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建筑电气系统也被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概念和应用优势,通过配电系统、通信系统、防雷系统、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故障监控诊断系统几个方面着重探讨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路径,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的参考依据,确保建筑智能系统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引言
近些年来,为了促使人们的多样化要求得到满足,逐渐出现了智能建筑。和传统建筑系统相比,智能建筑具有较大的优势,包括智能化、集成化等,能够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智能建筑功能的发挥效果,需要引起人们充分的重视。
1电气自动化
在我国电气工程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作为一项新兴学科,已经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在具体设置自动化控制时,需要使其生产工艺和产品进一步满足电气自动化发展需求。在具体设计自动化控制时,需要对其机械和电气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确保能够使其电气自动化,实现更高程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在设计自动化控制时还需要有效提升设计成品质量及其外观,确保操作简易性,在选择电子设备是,尤其需要对其加强重视。在具体进行自动化设计过程中,设计原理主要是通过进行不同电子设备的有效连接,使其技术工艺能够在不同设备上实现一定程度的功能共享,同时,科学应用微型电脑实现有效互动,使其现代设备实现一定程度的人性化,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条件。
2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电气及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时监控。众所周知,建筑中线路复杂,电气系统之间关联性较强,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要不容忽视。由于人为监督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确保故障诊断或事故发现的实效性,而电气及自动化技术既能及时反馈电气系统运行状况的相关信息,又能为维护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为建筑设备或线路的排故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应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建筑系统中的利用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设备控制。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系统下达指令,连接设备可识别指令并执行操作,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避免人为操作存在的误差或疏忽情况。与此同时,在设计智能建筑时应加强自动化基础建设,加强系统与控制机房之间的有效连接,确保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再通过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双管齐下,使设备命令的传达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最后,优化设计。此环节主要应用于建筑设计阶段,由于电气管线之间错综复杂,若方案不够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使用效果,而且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甚至需要二次返工,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建筑成本,所以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建模,确保方案的适应性,使电气工程得到优化使用。
3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手段
3.1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第一,在变电站方面。通过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监控系统的工作状态,这样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又可以增强运行的稳定性。在设计智能建筑变电站系统时,可以将传统的电磁设备发展为全微机化设备,同时将电力信号电缆发展为光纤,借助于计算机来实时采集分析数据,这样信号传输质量可以得到优化,自动化控制效果也可以得到显著增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通过电气自动化信息系统的运用,能够实时全程监控变电站,避免出现窃电等不良行为。第二,在供电系统方面。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将用户对电能的多样化需求充分纳入考虑范围,进而合理分配电量,这样电能配置效率、资源使用效率等得到有效提升,避免出现电能浪费现象。
3.2通信系统
建筑信息之间的传递需要通信系统的支持,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即是确保通信的效率和质量,使信息以文字、声音、图片等形式交互。传统的通信形式主要是电话交流,但互联网技术给信息传递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智能建筑之间可以构建局域网络,在计算机系统的辅助下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网络范围内的所有办公及电子设备都能进行连接互通,提升数据的传递效率,使通信系统更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电气图文系统还可以检索有价值的数据,收发文字邮件,实现电视会议,利用传真通信等,节省大量交流互动的时间,与快节奏生活频率相适应,确保用户之间信息往来的实效性。例如会议电视,是通过通信技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跨区域交流,节省了占地资源还能保证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有效传输,使参会者如同身临其境,使会议交流互动可以打破面对面的局限性。再如桌面会议即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交互,两地的参会人员可以在同一块黑板上完成信息交互,还能将会议黑板信息打印出来,以供参考。
3.3变电站融合
在电气工程建设过程中,变电站是其中作为常见的一项电气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有效调整电压,分配电能和变化电压,变电站自动化对其继电保护和测量仪器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我国传统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对于人工监控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人为对其进行长时间监控和管理。应用人工检测时,很难实现实时检测,导致变电站建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引进,能够确保更为有效的监测变电站,对变电站具体工作状态实行实时监控,当变电站工作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安全防护,同时帮助维修人员及时定位故障位置,对其进行有效解决。但是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就可以实现变电站结构的合理优化,确保变电站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在保障变电站工作效率和稳定性的同时,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3.4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在建筑居民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会将大量的家用电器运用过来。同时,电气设备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这些电气设备的广泛运用,促使人们的生活便捷性大大增强,同时也容易有短路、电流等不良问题出现,这样不仅电器使用寿命遭到缩短,还会对建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显著扩大了用电需求,更是需要充分重视电气安全控制。在智能建筑安全系统中合理运用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等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增强电气绝缘性能,同时准确计算地面与带电物体的安全距离,保证智能建筑的安全。此外,通过合理运用直流调速、晶闸管等技术,可以有效监督、控制供电线路载流量,促使智能建筑的电气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建筑涵盖了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建筑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个专业内容,为满足现阶段人们的工作和居住需求,利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完善建筑系统衔接,降低事故风险发生频率,有效节省人力资源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能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性转变。
参考文献:
[1]唐浩.论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7):177-178.
[2]刘耀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59.
[3]杨彬.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5):178-179.
[4]罗成英.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数码世界,2017,9(12):66-67.
[5]李常.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8,4(12):77-78.
论文作者:张子勇,杨青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智能建筑论文; 变电站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气论文; 系统论文; 对其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