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常规护理;精神分裂症
积极心理学理论是积极心理学疗法的理论基础,能够继发患者满足、自信等积极心理,促使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自身疾病,在多种精神病康复治疗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1]。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有必要在治疗期间辅助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以辅助治疗,促使患者康复,但该观点是否正确,有待验证。为此,笔者特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展开本次分组对照试验,通过观察患者阳性与阴性PANSS评分变化,评价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行性、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纳入时间: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与体征分析、病史查询以及查体等综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②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③近两周内未服用过抗精神分裂症药物;④临床资料以及检验数据完整无缺;(2)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智力障碍或者有自杀倾向者;②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或者重大创伤者;③因视听功能障碍等因素无法配合治疗者。
以护理方案为本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分组标准。对照组患者21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男10例,女11例;年龄为26~55岁,平均年龄为(37.97±2.48)岁;文化程度:小学4例,中学11例,大学6例;研究组患者21例实行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男11例,女10例;年龄为27~55岁,平均年龄为(37.91±2.57)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中学11例,大学4例;在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性别分布等资料上,两组患者均保持了同质性(P>0.05),可作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根据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实行健康教育,并提供读书、打牌、下棋等娱乐活动,并提供日常生活护理,但不涉及积极心理干预。
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行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干预内容涉及健康宣教、行为干预、精神激励、励志干预等,具体操作如下:
(1)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倾听患者主诉,以专业知识、温柔语气为其讲解病情康复过程、注意事宜、配合方法等,帮助患者逐步了解自身病情变化,明白自己不断接近康复目标,保持积极心态;同时,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关心的问题,详细解答后进行针对性认知宣教,纠正每一位患者的错误认知,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2)积极行为干预:通过诗歌、绘画和音乐等艺术活动,调节患者心理状态,为其选择节奏强烈、欢快的音乐,画面轻松而美好的绘画作品,积极向上的文章。同时,鼓励患者每日定时进行适当强度的活动,同时根据患者喜好选择活动,包括打篮球、骑自行车等,增强患者体魄,改善患者免疫力和意志力。
(3)精神激励:定期品评患者的书法、绘画、文学以及刺绣作品,对作品优秀者进行赞美、鼓励,对于作品不够优秀但态度积极的患者进行奖励,稳定患者情绪。同时,为患者播放人生励志录像,增强患者康复治疗的勇气与自信,鼓励其以日记方式记录自己情绪变化,并减轻心理负担。
1.3观察指标
参考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2],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PANSS评分量表包括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表(7项)、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共30项,每个项目从无到重分为七个等级,依次是1~7分,1分表示无症状,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重。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无序分类资料实施2检验,而数值变量资料以()表示,实施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精神分裂症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病,可划为功能性神经病范畴[3]。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智力、意识方面的障碍,但在发作时可产生伤人、自杀等冲动等行为,且患者往往伴发抑郁、自卑、绝望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目前,临床上对于本病主要采取机体、心理以及康复干预为一体的综合治疗,其中心理指导在康复期间有重要作用,然而常规护理中对患者心理护理环节往往不够重视。
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期可产生焦虑、抑郁、自我低效能感等负性心理,对患者康复十分不利,而如何缓解、疏导患者负性心理,已经成为治疗本病的关键。积极心理学理论,要求以科学方法研究患者幸福感,倡导心理学积极性,关注患者健康、生活品质、幸福感,在该理论指导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心理方式,从而顺利适应社会。鉴于上,笔者在设计护理方案时,着重认知、行为、精神肌力方面护理干预,可激发患者正能量,增强幸福感,调动潜能,促使病情康复,结果可佐证这一点: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
综上: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治疗中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 王亚萍,张佩芬,袁秀霞,等. 氧化应激在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19,99(1):9-13.
[2] 蒋菊芳,裴建琴,张紫娟,等.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自我效能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5):1155-1159.
[3] 郁京萍,蒋菊芳,姚惠珍,等. 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激越行为及社会交往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138-142.
论文作者:曹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心理论文; 学理论论文; 阴性论文; 指导下论文; 阳性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