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莫晓云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莫晓云

身份证号码:45212919890926xxxx

摘要: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建筑建设规模正在逐年扩大。而在建筑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人们逐渐对建筑质量有一定重视程度下,其能够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安全保障。本文简单阐述了后浇带设置原则以及重要性,从而详细阐述了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后浇带;房屋建筑;技术要点

在对整个房屋建筑进行建设时,后浇带施工为最关键的部分,在进行施工时必须要依据相关的技术规范,不能够让工程存在任何的质量问题,否则就会对施工企业以及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形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对后浇带施工相关要点进行分析,有着一定的实际性意义。

一、后浇带设置以及其作用

在建筑实际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中能够预防与解决钢筋混凝土因为本身收缩不均匀以及沉降现象形成具有危险性的裂缝。根据具体设计以及施工要规范,在底板以及梁相关位置设置施工缝。后浇带进行实施时间要选在气温低的时间段,可运用浇筑水泥或者是在水泥中加少量铝粉混凝土。为了防止新老混凝土间产生裂缝,从而形成薄弱位置。在设置后浇带部位时,还需要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因素。在对后浇带进行设置时,其需要遵循的相关原则为抗放兼备,要将放作为主要设计原则。由于一些普通混凝土会发生裂痕现象,而后浇带设置是将其部分应力进行释放,之后再运用膨胀混凝土对裂缝进行填补,以此抗拒余下的应力。在建筑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伸缩最大值情况下,则就能够运用后浇带方式合理增加伸缩最大值。而作为整个实施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在基础、梁以及板部分后浇带在梁板支设并且拉筋,在拆卸梁板之后余留后浇带模板。等到结构沉降稳固之后,后浇带部分运用吊模的方式实行浇筑。

后浇带为整个钢筋混凝土浇筑之后的结尾工作,其主要是将临时施工缝进行补填。质量高的后浇带施工可以有效的防治整个钢筋混泥土所具有的物理性以及自然原因导致的变形情况,在此基础上呈现了建筑物的实用性,确保了居住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在后浇带施工前后都要进行相关措施,在施工阶段运用木板将其覆盖,以防有垃圾出现。并且其两边要进行支撑,以此保障结构在施工期间的承建能力。

二、浇带施工技术的功能

后浇带施工技术有三种,其一为沉降后浇带技术,其具体作用是解决在一些高层建筑中主楼与裙楼沉降中出现差异的问题。其二为温度后浇带技术,具体作用是为了解决混凝土因为温度差太大而出现的拉裂问题。其三为收缩后浇带技术,其具体功能为解决混凝土在凝结之后存在收缩裂痕问题。

(一)解决沉降差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沉降差是十分常见的,其主要是因为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混凝土温度应力不均匀的原因导致的。所以要运用后浇带技术对其进行解决。在实施后浇带技术时,把高层建筑与裙房结构分离,并且在完工一半沉降量后再将混凝土连接部分实行浇灌,再把两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在实行浇筑作业时,要将两个建筑主体强度进行检测,再进行后期沉降差计算,分析其会出现的附加应力。在施工阶段中,有效的实施后浇带技术能够提升地基性能,并且提升了浇筑质量。

(二)减少温度收缩的影响

混凝土在运用过程中会有自动收缩现象,这是因为温度差原因。通常在施工完成之后,温差带给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同时还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出现。不过在结构变形受到限制时,温差就会形成一定的温度应力,并且对建筑墙体形成一定的影响。这样就会让墙体有裂痕的现象出现,进而对整个建筑质量形成恶劣影响。但是后浇带技术可以减少温度收缩带来影响,提升建筑结构对温度的变化防御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一)保障后浇带宽度以及间距的合理

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是对应力问题进行解决,其具体是把构建依据其相关的特征以及功能分成多个模块。但是木块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在对施工缝进行设计时,要对整个建筑的问题进行考虑。其一般是建筑楼层若是在22层以下,则楼层板楼和建筑基础承受力的钢筋要保持完整,不能够进行分割以及开裂处置。不但是房屋建筑结构整体性要求,更加是保障建筑施工和安全必要。在有些建筑项目中,其施工后浇带跨度很大,这种情况就要对受力钢筋实施分割措施,并且在后期施工程序中实行焊接操作。这样的操作方式能够减少楼板两边受力荷载,以免出现结构下垂的现象。在对施工后浇带距离进行设计时,其必须要依据施工图纸,或者是依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

(二)保障施工位置以及施工材料质量

在对后浇带施工位置进行确定时,其要对整个混凝土受力情况进行深入的评估,在这个基础上选择承载外部力最小的位置施工。例如,不能够在建筑物中的剪力墙部分进行后浇带施工,其一般是在建筑的大梁和模板上选择位置,进而避免因为剪力太大或是弯矩大形成的压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先要对施工部分进行清扫工作,要保障施工缝不存在积水以及杂物。施工之后要让后浇带构建表面具有一定湿润度,并且要保持24小时以上。除此之外,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选用时,其需要对混凝土的收缩能力进行考虑,要选用稍膨胀的混凝土。

(三)保障模板设计和混凝土建筑质量

在后浇带施工前期工作也十分重要,其必须根据规范做好每项步骤。其首先是对模板进行设置。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建筑模板装置工作。模板一般是钢丝网,在规格上要选用一致,且网格要均匀布局,在此基础上确保浇筑后质量统一。同时还要严格的对模板装置质量进行把控,保证模板的稳定、刚度以及强度能够符合施工要求,以此确保一些高层建筑在跨度很大的情况下,地下室梁支持荷载不会超过相关的极限,从而保障了钢支撑结构的安全性。在对建筑项目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依据先制定完成的施工计划进行,尤其是要确保钢丝网侧面受力要在规范范围中。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混凝土振捣质量十分关键,其不但要确保其振捣充分与到位,同时还不能出现振捣太过的现象,以防对模板钢丝网进行破坏。为了减少混凝土泥浆流失量,还要对模板和机械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的控制。

(四)保障施工时间以及断面形式的合理性

在进行建筑项目实际施工的时候,后浇带断面形式必须和混凝土结构断面一样,这样才不会因为断面不同而出现受力集中以及建筑结构变形现象,并且还能便于建筑后浇带直缝问题的解决。在对后浇带施工时间的明确方面,其一般是在建筑完工沉降之后进行,低于22层的建筑主楼与裙房要同步进行施工。因为裙房作业量比主楼作业量少,且时间很比较短。这样就让裙房完工时间比主楼完工早,这样就会导致两个建筑结构的沉降发生时间不一致。针对这个现象就需要等到高层建筑主楼沉降完成以后,再实行后浇带施工作业,这样就能够避免后浇带遭到建筑沉降形成应力影响。根据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因为其中包含了建材以及施工季节上存在的不同,这就让后浇带浇筑时间比较迟,这就要相关的设计单位在施工图纸上明确表示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施工是整个建筑项目建设时关键环节,其是对建筑发生沉降问题进行解决的有效措施。将其运用到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中,能够确保整个建筑结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将后浇带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一些要点进行分析,详细的阐述其中应该要控制的重点作业,具体在其施工地点、施工时间以及施工间距设置等方面进行控制,以此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建军,王红磊.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01:110+108.

[2]江国忠.关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科技展望,2015,14:32.

[3]贾世辉,郭元浩.浅谈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J].河南建材,2012,01:17-18.

论文作者:莫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莫晓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