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症医学科 重庆 400042)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167-02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所应起的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的症候群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且也常是引起AMI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现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1.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概述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AMI起病急骤、症状危重,是中老年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病情复杂、病程迁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且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病情恢复。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持久的缺血会对心肌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死因就是心律失常[3],该并发症的致死率较高[4]。护士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以及高超的护理技术和熟练的技术操作[5],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给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可以使患者配合治疗。
2.治疗措施
入院即刻常规镇痛、給氧、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等治疗,进行心电监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适应症者行溶栓治疗或急诊介入治疗。对持续多形性室速或心室颤动,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起搏器临时起搏治疗。合并休克使用多巴胺升压或主动脉球囊反博术治疗。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困难不能缓解者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3.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较重,大部分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对于治疗环境较为陌生,较为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焦躁甚至恐惧的情绪。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时,常伴有意识丧失,患者意识恢复后,处于极度恐惧失望状态,求生欲望强,变现躁动不安,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对于患者的病情向其进行介绍,让其对于自身疾病有基本了解,消除其紧张情绪,树立起与病魔进行斗争的决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饮食护理
患者在急性期间主要以流质饮食为主,在住院接受治疗1周后可以食用半流质食物,食物要尽量清淡、低脂肪、高蛋白,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摄入,禁止食用豆浆、牛奶等产气的食物。要多餐少食,不可一次性饮食过量。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如香蕉、杨桃、雪莉等。食物中的钠、钾、镁,必须加以注意。一般应低盐饮食,尤其是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小便中常见钠的丢失,故若过分限制钠盐,也可诱发休克。因此,必须根据病情适当予以调整。
3.3 排便护理
AMI病人中,出现便秘高峰时间为3~5天,便秘时用力排便,腹腔内压力增加,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容易诱发心力衰竭、休克、甚至猝死,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在AMI治疗中,保持大便通畅也是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不容忽视。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情况,对于排便较为困难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缓泻类药物。大部分患者对于在床上进行排便表现出不适感,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对患者在床上排便进行指导,对于肠道蠕动过快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止痛药。护理人员要特别提醒患者在进行排便的过程中不可以过度用力,防止患者心脏的负荷过大。
3.4 皮肤护理
患者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迫部位要经常给予按摩,预防褥疮的发生,并注意观察皮肤的温度、湿度有无变化。
3.5 基础护理
对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要进行持续性的监测,一旦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配合医生开展工作,做好抢救准备,建立静脉通道,备好纠正心律失常药物及除颤器、临时起搏器、其他抢救药品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扩冠、镇定、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治疗。要保证患者有足够氧气的吸入,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吸氧措施,每天做好更换湿化水与鼻导管,湿化瓶每隔3d就要更换1次。对于患者的临床表现也要给予关注,对于疼痛感较强的患者要使用镇痛药进行治疗。
4.常用药物
①度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②吗啡5mg,肌肉注射或静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③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
5.小结
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该种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心律失常,常发生在24~48小时之内,以实性心律失常多见。护士可以通过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电图变化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感及时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如有异常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制约心律失常的发生。在对于患者进行积极抢救的同时还需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大部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后病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护理干预还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改变不利于病人康复的行为和习惯,具有自我保健能力,增强病人的安全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心理干预、日常生活干预、治疗干预、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推动患者早日康复。患心肌梗死的患者,经常因为各种不适当的生活习惯而诱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或加重病情,甚至猝死,护理干预能早期发现心律失常,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救治,降低患者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陈玉莲.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情况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2,14(3):1079.
[2]饶国涛,李屛,朱俊.吉林医学,20111(23):100.
[3]闰红.急性必肌梗死并发心率失常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16(3):413-414.
[4]杨跃进,华伟.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8.
论文作者:雷凤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病情论文; 心肌论文; 病人论文; 并发症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