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老年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_杨银川 王 静 朱彦涛

杨银川 王 静 朱彦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北京 丰台 100000)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052-01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老年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老年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按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优质护理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硬化 优质护理 健康教育 老年

肝硬化是一种长期慢性肝脏病,往往预后差,病情重且不可逆,易反复迁延[1]。老年肝硬化在临床常见,尚无彻底根治方法[1]。老年肝硬化患者机体衰退,代谢功能差,常会伴随严重的黄疸、腹水、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等并发症,最终导致生存质量差,死亡率高,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3]。所以如何使老年肝硬化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获得最佳生存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201年以来,贯彻国家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部署与安排,全国各级医院积极开展以"提供满意服务,夯实基础"为主体的活动,意在改善护理服务现状,加强护理工作,使护理真正做到"贴近社会、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

[4]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对我科收住的150例老年肝硬化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150例老年肝硬化患者,女54例,男96例;年龄60至89岁,平均65岁。病程2至30年,平均14年。并发症:3例电解质紊乱,2例肝肾综合征,10例肝性脑病,18例上消化道出血。文化水平:大学及以上15例,中学105例,小学40例。职业:农民52例,退休98例。入院时150例患者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将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包括住院环境、用药注意事项及主管医护人员,由责任护士一次完成;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入院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卧位护理、舒适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患者的安全管理、出院护理等多反面下功夫,从护理工作的细节抓起。主要措施:(1)新入院患者,向其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陪护制度、探视制度、安全制度和责任护士、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主治医生信息及主要技术设备。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和心理状态;(2)住院期间健康教育:住院期间,对患者显示积极的态度,护士每天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倾听患者说什么,识别患者的需求,获得患者的反馈,使工作能够及时改进并提高。通过患者的反馈再详细向患者介绍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意义及目的,常用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腹腔积液患者每日应准确测量体重的重要性等。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要反复多次记忆教育;直观现象教育;少而精,重点突出的教育;语言通俗易懂。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卫生宣教,减少探视和陪住,保持室内清洁和定期消毒,注意个人卫生,指导家属如何防止褥疮有关知识。对于特殊人群(残疾人)要进行特殊护理及特别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例如,聋哑人,在对这类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时可以通过写字的方式,但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低的人群可以尝试画图的方式,患者通过看图来了解宣教内容。另外,老年患者常伴有抑郁、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有自杀倾向的表现。针对这类人群要做好心理护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不仅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姿势、语言、面部表情,还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更要灵活应用各种沟通交流技巧,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积极给与疏导,尽可能满足其心理要求。(3)进一步教育:住院后期,病情趋于平稳,向患者传授自我护理技巧,如情绪调节法、放松疗法等,使其乐观面对生活;可进行轻体力劳动,如整理家务、扫地,帮助患者树立信心。(4)出院健康教育:出院前一天,进行出院指导,出院时发放服药指导卡及医患联系卡,嘱咐患者遵医嘱吃药,定期进行肝功能复查。

1.2.2 评价 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调查,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掌握情况观察组,健康教育掌握45人,基本掌握24人,未掌握6人;对照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21人,基本掌握30人,未掌握24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组健康教育掌握率不同。详见表1。

3 讨论 

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有更全面细致的掌握,能够使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更加准确完成,使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5]。使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得到显著提高,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详细地介绍,使患者能够更加自觉地采纳一些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使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同时还可以使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能力和技巧得到锻炼和提高,使患者健康需求得到满足,使护患接触增多,增加彼此信任,护患关系融洽,患者满意度提高。优质护理使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各个治疗和护理环节始终贯穿健康教育,进而避免因个人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而发生的治疗和护理遗漏,甚至过错事件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吴柳,范竹平.239例肝硬化时代偿期患者的短期预后评估[J].肝脏,2009;14(1):11-3.

[2] 张薇薇,袁学华,朱琳,等.17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25(5):377-9.

[3] 占国清,郑三菊,王崇慧,等.65例老年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8;24(5):346-8.

[4] 郭燕红.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促使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5-307.

[5] 涂传涛,张顺才.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实用肝病杂志,2009,12(12):158.

论文作者:杨银川 王 静 朱彦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7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老年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_杨银川 王 静 朱彦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