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广水市2015年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论文_刘心弦1,魏忠明2

湖北省广水市2015年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论文_刘心弦1,魏忠明2

1.湖北省广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广水 432700;2.湖北省广水市蔡河镇卫生院 湖北广水 432700

【摘 要】目的:了解广水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开展后目标人群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制定健康教育相关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广水市乡镇/办事处抽样用表》,在全市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个乡镇/办事处的4个行政村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200份。结果:广水市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67%,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6.30%。不同年龄组人群在健康知识知晓与健康行为形成的情况差异不大,但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区域人群健康知识知晓与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广水市居民的健康知晓率虽没有达到2015年70%的指标但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了2015年60%的目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是一项旷日持久的运动,需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策略完善健康教育。

【关键词】健康知识;健康行为;效果评价

为了深入了解广水市2015年居民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更好地为广水市健康教育指引方向,我市相关工作人员于2015年11月份对本市居民进行了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广水市18岁及以上的居民。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12份,有效回收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4.34%。

1.2抽样方法 根据《广水市乡镇/办事处抽样用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抽取4个乡镇/办事处;再根据《广水市行政村/社区抽样用表》,在已抽取的4个乡镇/办事处中各随机抽取1个村/居委会;随后根据《广水市村组/居民小区抽样用表》,在已抽取的4个行政村/居委会中各随机抽取l个组,每个组随机抽50人(如本组人数不够,则顺延至相邻村组),总计200人。

1.3调查内容 使用省健康教育所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内容统一编制下发的《湖北省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三个方面。

1.4质量控制 为了减少调查中的偏差和失误,本次调查认真地做好了下列工作:①针对调查表格的内容对调查员进行培训,以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熟悉调查问卷的每一项内容,以减少调查者偏倚;②调查前向接受调查的对象详细阐明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使其充分理解,求得合作;③现场调查时,给予其充足的时间,并请被调查对象当场完卷,提高调查的可信度,同时确保问卷的回收率;④回收问卷时及时复核,及时更改或补充错漏。

1.5数据处理和分析 回收有效问卷经审核后统一编号后,使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以a=0.05为显著性水准)。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200名居民。其中,男性96人,占48.00%;女性104人,占52.00%。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44.70±11.88岁。文化程度:文盲及半文盲的19人,占9.50%;小学的74人,占37.00%;初中的77人,占38.50%;高中/中专的23人,占11.50%;大专/本科的7人,占3.50%。

2.2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6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居民对于常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基本上都能达到50%以上,其中“您认为按国家规定给孩子打预防针能够预防哪类疾病”、“关于戒烟,您认为下列说法哪些正确”及“下面的描述中,健康的心理是”这三个知识点的知晓率高达90%以上;但对于专业型较强的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尤其“餐后血糖的正常标准值是低于 mmol/L”这个知识点的知晓率最低仅为14.50%,35岁及以上成年人血压、血糖知晓率分别为46.50%、31.85%。

2.3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 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6.30%。居民对于“被动物咬伤”的行为的行为形成率最高,为98.00%;而“定期接受健康体检”行为的形成率最低,为43.50%。

2.4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情况 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在健康知识知晓(c2=2.011,P=0.366>0.05)与健康行为形成(c2=0.909,P=0.635>0.05)上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区域间的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67%,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6.30%,虽然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湖北省健康教育的相关指标,但是健康知识知晓率达标还有一定差距。这可能是因为区域间城乡两级差别较大导致整体水平下滑。此次调查结果与2012年相比,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却下降,这说明行为的转变要靠知识作为充分条件[1],而行为的改变从侧面也反应出居民的素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需要长期、反复的干预措施来得以巩固[2]。

此次调查中,对35岁以上人群血压、血糖知晓率进行了调查,血压知晓率为46.50%,血糖知晓率更低仅为31.85%,这与慢性病防治规划中关于35岁以上成人血压、血糖知晓率达到70%、50%的要求差距较大[3]。根据我国慢性病现状,对居民的健康已经构成了巨大威胁,我们应该在加大健康教育积极动员全民参与的基础上落实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建档和随访制度,提高测血压血糖率、知晓率,尤其对高危人群和病人做好“查、管、治”工作。在干预措施上要做到“因人而异”,做好相关的健康指导。

随着控烟工作的逐步推进,大家认识到,健康教育是控烟工作的重要手段[4]。从此次调查中能看出,人们对于烟草的危害认知高达93.50%,控烟行为的形成率也高达82%,从侧面反映出我市“控烟行动”收效不小,但离“无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们只有加大控烟和戒烟宣传的力度和深度,充分利用传媒来动员全社会的参与,把控烟、戒烟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控制相结合,大力倡导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等措施的话,“无烟”指日可待。

定期体检是近几年大力倡导的身体保健方式之一,及时了解自身身体状况能较好的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病痛遏制在萌芽状态。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定期体检行为形成率并不高,只有43.50%,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中的重点人群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实施有较大的差距。由于经济、保健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定期体检的落实还需要我们在加大宣传教育的同时,多部门协调一致,可谓任重道远。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文化程度、性别及生活区域都是影响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的因素,而对于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及职业等可能影响因素没有纳入调查选项,可能会导致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在今后的调查设计中要全方面考虑相关因素,获得更好的资料。

参考文献:

[1]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6

[2]刘芹德,刘希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关“健康检查”的知信行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619.

[3]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4]孙晓莉,李倩.天津市某社区居民吸烟情况调查及健康教育[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9):1358.

论文作者:刘心弦1,魏忠明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湖北省广水市2015年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论文_刘心弦1,魏忠明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