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183;粮食作物——国家水稻工程湘乡基点研究有新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湘乡论文,粮食作物论文,种植业论文,基点论文,水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困挠湖南省水稻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早春低温阴雨烂秧,夏季多涝秋多旱,9、10月寒露风来得早,几乎季季有灾,影响水稻生产。为了抗御自然灾害,国家水稻工程湘乡基点从1996年起,就把水稻抗灾减灾技术的研究作为重点课题。经过3年的努力,已取得较大成果。他们利用大棚遮雨、旱地起垄栽培的方法,筛选出湘辐93-4、威优晚3、汕优198、96鉴24等一批耐旱品种(组合),并探索出与之配套的抗旱化学调控减灾技术;他们选用各地耐深水的品种资源在渍水田里种植,筛选出湘旱籼19号等耐涝品种(组合),并研究出淹后扶蔸洗苗,喷施“多德利”抗涝剂等减轻涝灾的技术;他们还采用设施栽培的方法,筛选出94早816、新香优77、新香优838等耐寒品种(组合),并创造出大棚隔层肥泥旱育秧栽培法,有效防止寒害造成减产。抗旱、抗涝、抗寒品种(组合)的筛选与配套技术,形成了完整的水稻生产抗灾技术体系。
该技术在湘乡市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泉塘镇2000亩高岸易旱田改种耐旱品种,推广耐旱技术,比常规栽培亩增产稻谷50公斤以上。山枣镇洙津村推广耐寒品种和技术,1997年遭受大的寒露风,晚稻空壳率比对照丘块减少,亩产达到590公斤,1998年6月5日至7日,大水淹没洙津村耐涝品种试验丘块72小时,单产仍达到490公斤,比常规早稻减少损失达一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