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抓手,在美化学生行为举止、和谐身心、启迪创新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舞蹈教学的新理念新举措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 舞蹈教育 学生素质
2001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将舞蹈正式引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的高等院校,引进舞蹈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其充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舞蹈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上也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实践。
一、与时俱进,创新舞蹈教育理念
席勒说:“人性失去了它的尊严,但艺术拯救了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由此显现。要想使舞蹈艺术在提高大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首当其冲的是要避免对舞蹈艺术的错误认识:舞蹈仅仅停留在几个简单动作的拼接,或者一种高超技术的炫耀;其实,舞蹈是通过外在的肢体语言、神态等对内在思想进行的一种艺术传达、艺术表现。端正对舞蹈艺术的认识,发挥其净化育人的功能,才是我们将舞蹈艺术纳入学校课程教学的正确出发点。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抓手,而舞蹈所具有的独特美育功能又使它成为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功能,在于通过舞蹈来美化人的行为举止,作用于人的身心和谐,开启人的智力以及培养人的创造能力。这意味着作为素质教育的舞蹈教育是一种身体文明的教育,一种身心和谐的教育,一种开发创造力的教育,总之,是一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不可少的教育。
随着高校艺术教育的深入推行,传统的舞蹈教学理念一方面不能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教舞蹈知识与舞蹈的动作,教师作为绝对的主角,从头忙到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很少提及,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只是被动地接受、模仿教师的动作。进入新世纪后,舞蹈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各类学校得到广泛推行。我们要明确的是,尤其在普通高职院校,舞蹈课并不是培养高、精、尖的舞蹈创作及表演人才,而是要将舞蹈作为一种有用的形体技能与情感领悟,来促使广大学生拥有健美的形体、高雅端庄的仪态。在舞蹈教与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即形的训练,更应注重舞蹈感受和舞蹈韵味体验的提高,即心的熏陶,同时跳出狭隘的舞蹈概念,而从健身、体育、礼仪、塑形、审美等多角度来感受舞蹈的魅力。所以,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清晰地明确高职院校开设舞蹈课程的目的和作用,注重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感受身心和谐的愉悦,身心合一,内外兼修,这样,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舞蹈,才能更加富有成效,提高学生舞蹈学习质量,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融合传统,丰富舞蹈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内容通常有形体训练、民族民间舞和经典舞蹈作品赏析,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地方文化和地域传统,形成有特色的地域舞蹈特色教学。高职院校大多作为地方高校,与学校所处的地方历史文化有着天然的接近性和亲近感,作为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师,不仅承载传授舞蹈的教学使命,更可发挥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作用。教师在教授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舞蹈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的时令节俗,将民间舞蹈与其相对应的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相融合,让学生充分了解舞蹈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地域风情。
三、注重互动,创新舞蹈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特别强化互动的理念,要放弃原先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被动跟从、模仿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的素质教育教学观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渐渐把以教为主转化为以学为主、以做为主、以悟为主,把课堂变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平台,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着浓厚兴趣参与进来,从而让课堂活起来,让教学动起来,使学生由单一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愉快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不少高职学生在进校前与舞蹈课程接触不多,舞蹈教师要特别注重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理论知识讲解时,教师要多用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语言,让学生听得明白;指导相关舞蹈动作时,教师则要注重示范带动,帮助其快速形成正确的运动记忆,让学生将动作分解后记得下来,做得出来。在教学中,由易而难,由简到繁,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让学生一开始上舞蹈课就望而生畏、临难而退,从基础着手,注重培养学生舞蹈动作的灵活性和韵律感。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改变过去灌输式教育带来的僵化与不协调,强化学生对舞蹈语汇的理解和发挥,让课堂的舞蹈教学真正变得易学、好学、乐学。
四、因地制宜,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相长,好的教师是良好教学的起点和保证。相较其他门类的课程,舞蹈教学走进校园,尤其引入高职院校的时间还不长,个别高职院校还存在着专职舞蹈教师短缺的现象。要破解这一难题,可一方面从开设舞蹈专业的高校和艺术团体中引入专业的舞蹈人才,同时也可从本院校中体育、音乐等相关专业中选调教师,组建专业的舞蹈教师团队。舞蹈教师在注重专业特色发展的基础上,还应该结合高职院校舞蹈课程开设的要求,更加全面地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从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角度,提升自己的教学功底,比如掌握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体育、礼仪、影视等各类文化知识。蕴香吐韵,舞蹈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人文底蕴,才能更好地为舞蹈艺术和舞蹈作品注入自己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在舞蹈艺术世界找到自己的发挥空间;功夫在诗外,舞蹈教师只有充分把握了舞蹈艺术的人文特点,才能在舞蹈教学中,实现多种知识、多种艺术的贯通融合。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达到育人的目的,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感知、领悟的同时发挥动作思维,让自己的行为举止更加具有美感,从而更加热爱舞蹈,乐于舞蹈。
舞蹈教师还应该知行合一,在丰富自己舞蹈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舞蹈艺术实践,如指导学生编排节目、训练学生的艺术团队、参加各类舞蹈艺术汇演比赛等,将舞蹈创作、表演实践与舞蹈知识理论的学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有机地体现在舞蹈教学与实践的各个环节,从而更好地教好学生、带好学生,让学生在舞蹈课程学习中有技能、有才艺、有收获、有滋养。
五、搭建平台,注重表演实践活动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具有表演性、观赏性、娱乐性及参与性等特色,在进行舞蹈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外,还应多开展一些校园内外的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平台、多提供让学生登台的机会,使学生实现课堂学习与课余创作表演相结合。比如,由学生会或团委组织相关的舞蹈社团、演出、联谊等。在开展此类活动时,除了争取更多的同学参与、照顾到学生的参与面外,还应针对不同艺术水准、不同技艺特色的学生组织不同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尽可能都找到适宜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以艺术骨干和优秀学生作为核心,创造条件成立相关的校园艺术社团,激发大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与爱好,如成立校园舞蹈团、排舞队、礼仪队、健美队等。加深具有共同爱好和专长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以兴趣与特长来聚合学生,在社团开展的活动中学以致用,各展所长,使理论在活动中得以深化,进而达到在艺术教育中培养人、熏陶人、感染人、净化人的目的。因此,舞蹈教学可根据学生对象的不同,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差异,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设课堂之外的活动平台,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比如充分利用迎新晚会、校园艺术节等,来进一步呈现课堂教学成果。同时,适度地组织、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区表演、城市节庆、礼仪服务、竞技比赛等社会演出活动,既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以艺术的方式参与社会。让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让社团与活动相结合,让表演与服务相结合,走出符合教育定位、具有自身特色与生命力的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资华筠 刘青弋 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黑格尔 美学(第3卷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35。
[3]郑慧慧 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必要性[J].民族艺术研究,2007,(5):12。
论文作者:刘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舞蹈论文; 艺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高职院校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