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麻醉科 湖北十堰 442000
【摘 要】目的右美托咪定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静脉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µg.kg-1.h-1,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2)、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T3)、30min(T4)各时点的MAP、HR,并记录T3 、T4、拔除气管导管后60min(T5)时患者的VAS、Ramsay评分。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对术后苏醒的干预效果。结果 与C组比较,T1~T4时D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与T0时比较,T1~T4时D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比较,T3~T5时D组VAS评分明显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学稳定,同时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苏醒质量。
【关键词】脊柱外科手术;右美托咪定;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
脊柱外科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体位变动等因素导致血压剧烈波动,术后苏醒期更易出现反射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氧耗增加,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心脑血管意外。因此,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减轻应激反应对保证患者手术及麻醉安全至关重要。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催眠和无呼吸抑制作用,能够降低交感神经张力间接提高迷走神经张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40~70岁,ASAⅠ~Ⅱ级,体重:45~75kg,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疾患患者;有休克、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对照组(C)组。
1.2麻醉方法 入选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麻醉诱导给药:咪达唑仑0.06mg/kg,舒芬太尼0.6µg/kg,丙泊酚2-2.5mg/kg,顺阿曲库铵0.2mg/kg;C组麻醉维持方案: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1-2mg.kg-1.h-1,瑞芬太尼0.2µg.kg-1.h-1,每间隔30min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mg/kg维持肌松。D组在C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µg.kg-1.h-1,直至手术结束。
1.3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2)、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T3)、30min(T4)各时点的MAP、HR,T3 、T4、拔除气管导管后60min(T5)时患者的VAS评分(0分:无疼痛;10分:无法忍受的剧痛。VAS评分<3分镇痛有效)和Ramsay评分(1分,烦躁;6分,深睡状态,呼唤不醒。评分>5分为镇静过度)。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与T0时比较,T1~T4时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T1~T4D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比较D组T1~T4 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表1)。
2.2与C组比较T3~T5时D组VAS评分明显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表2)。
注:与T0比较,aP<0.05;与C组比较,bP<0.05
3讨论
脊柱外科手术因术中血压波动、术后苏醒不佳等因素,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应避免其发生。因此,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对不良刺激反应至关重要。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催眠和无呼吸抑制作用,能够降低交感神经张力,间接提高迷走神经张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右美托咪定通过降低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而产生BP降低、HR减慢的作用[2]。
本研究发现,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中最高血压值明显降低,最高心率明显减慢;术后苏醒期最高血压、最高心率显著降低;与右美托咪定抑制术中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降低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有关[3]。术后苏醒期,患者可因疼痛、引流管、气管导管及导尿管等刺激诱发躁动[4],全麻苏醒期躁动可能造成窒息、血压升高、心律失常、手术部位出血、切口缝线断裂等严重后果。本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躁动程度及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抑制拔管期的应激反应,VAS评分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与右美托咪定通过兴奋蓝斑核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产生剂量依赖的镇静、镇痛、催眠和抗焦虑作用,削弱应激反应有关,从而有效抑制躁动的发生。
综上所述,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可以维持术中及术后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能有效抑制患者应激反应,降低苏醒期躁动,减少术后苏醒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曾琼,朱美华,梅凤美,等.右美托咪定预防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9):885-887
[2]Bloor BC,Ward DS,Belleville JP,et al.Effects of intravenous dexmedetomidine in humans.Ⅱ.Hemodynamic changes.Anesthesiology,1992,77(6):1134-1142.
[3]胡宪文,张野,孔令锁,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抑制气管插管诱发患者心血管反应效应的比较.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30(11):1304-1306.
[4]旷满秀,郭曲练.麻醉恢复期病人躁动的分析与处理.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4):108-109.
论文作者:刘炳信,詹莎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患者论文; 动力学论文; 术后论文; 气管论文; 脊柱论文; 导管论文; 评分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