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济南 250013
1.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也逐年加大对新建医院和现有医院改造的投资,尤其在医疗设施的更新、医院环境的改善以及医院信息化的建设等方面越来越重视,医疗事业在近年的发展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现代就医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如医院地方有限,病患多、病人如果不预约看病的话,排队一次问诊通常需要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需要做检查等结果,医生半小时能处理完的病况,往往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极大的浪费了病患的就医时间。为解决病患就医提高效率,本文提出自己的思想与看法。
2.开发与研究家庭就医诊疗平台
2.1目的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化技术、视频传输技术等,开发软硬件就医平台,实现病患家庭远程视频就诊,微小病症不出家门就地解决。
2.2 平台架构
平台的开发,包括服务存储管理端、院方诊疗应用平台、个人家庭客户端、医生家庭使用端、移动救护端、认证诊所等。
图1 平台架构示意图
2.3 平台组成
2.3.1 服务存储管理端
本部分由管理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存储设备、管理软件组成。
2.3.2 院方诊疗应用平台
本部分由应用电脑、网络摄像机(带拾音功能)、接诊平台软件组成。
2.3.3 个人家庭客户端
本部分由家庭电视、网络摄像机(带拾音功能)及客户端软件组成。
2.3.4 医生家庭使用端
本部分由家庭电脑、网络摄像机(带拾音功能)及客户端软件组成。
2.3.5 移动救护端
本部分由车载显示屏、网络摄像机(带拾音功能)及客户端软件组成。
2.3.6 认证诊所
本部分由诊所个人电脑、医院发放认证端软件组成。
3.平台功能
3.3.1 服务存储管理端功能
与医院如HIS、LIS、PACS等系统统一数据库,实现无缝数据衔接,实现数据统一管理、统一分析、统一交互、统一存储。
3.3.2 院方诊疗平台功能
医院建设网络诊疗团队,组织部分医生专家进行排班座诊,通过网络对就诊患者进行远程问诊治疗;
就诊形成电子病历;
患者身份认证;
医生身份认证;
远程就医缴费功能;
远程就诊电子记录;
医生家庭使用端呼叫与转接功能;
移动救护端数据推送与转接功能;
医院治疗挂号预约;
病人检查项目预约。
3.3.3 个人家庭客户端功能
可以通过身份证与手机号、注册个人信息;
可以实现患者在家通过网络电视选择医院、科室、座班医生进行远程网络就诊;
可以通过网络客户端进行远程缴费;
可以查看电子病历。
3.3.4 医生家庭使用端功能
实现医生家庭身份认证远程接诊;
接诊形成电子病历;
对接诊后需到医院治疗的病人挂号预约;
对接诊后需到医院检查的病人挂号预约;
电子病历远传保存至管理中心存储;
3.3.5 移动救护端功能
对于急诊用户,救护车出诊,接诊平台通过网络时实推送病人信息供救护人员参考,救护车行使过程中救护人员可制定合理救护方案;
接收病人后可监护病人病情发展状况提供给院方,院方安排合理救治。
3.3.6 认证诊所
诊所与医院合作,经医院诊证的诊所可以通过认证客户端查看病人电子病历、医嘱、用药等。
4.就医流程
4.1 患者就诊流程
图2 患者就诊流程图
步骤:
1)、患者首次登录需注册进行实名认证,绑定身份证、手机号及银行卡;
2)、利用患者本人帐号登录就诊平台个人家庭客户端;
3)、选择就诊医院;
4)、选择就医科室;
5)、查询在线医生,选择医生就诊;
6)、在线医生全忙可以选择等待或急症呼救,院方管理平台帮助联系休班医生接诊;
7)、微小病症可直接处理的,医生填写电子病历,开具药方、上传统一管理平台;
8)、需救护急症病人,在线医生可协调救护车、指导家属协助治疗、病人状况实时推送给救护人员;
9)、病症不清者,可远程初诊后、安排预约检查、预约医生,到医院与医生面对面就诊;
10)、就诊同步生成电子病历;
11)、就医缴费;
11)、就诊过程实时监测,形成电子记录。
4.2 患者认证诊所就诊流程
图3 患者认证诊所就诊流程图
步骤:
1)、患者就诊结束后,可至附近经过医院认证的诊所或药店取/买药;
2)、认证过的诊所通过帐号登录医院诊疗管理平台;
3)、输入患者本人信息,做好人证合一核对工作,调取患者电子病历;
4)、根据医院开出的药方出具药物或进行注射;
5)、认证诊所补充电子病历、数据上传;
6)、患者缴费。
5.网络要求
本系统由于是点对点视频形式进行通信,所以对其基础的承载网络环境要求比较高。
目前实现双向1080p25fps高清通讯最低呼叫速率为1Mbps;实现双向720p50fps高清通讯最低呼叫速率为832Kbps;实现双向720p25fps高清通讯最低呼叫速率为512Kbps。
医院建设承载网络需按设置排班人员数量进行带宽设计;家庭用户、认证诊所等带宽需满足双向1080P高清通讯为最低需求。
6.结论
通过家庭就医诊疗平台,可以极大的提高病患就诊效率、节约时间、缓解医院人流压力。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09X700(上、下)。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3]《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2-201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论文作者:孙玉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1
标签:医院论文; 医生论文; 诊所论文; 家庭论文; 病历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