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区嘉兴煤业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国内煤矿资源开发成果显著,但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针对这种情况,要求积极开展通风管理工作,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加以预防,推动有序生产与安全运行。基于此,文章将矿井通风管理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致力于降低矿井通风事故的发生率,进一步推动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井;通风管理;通风事故;预防措施
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矿井通风管理的作用十分重要,为煤矿开采作业提供了必要前提条件,有效创造良好的井下空气环境,使得井下有害气体被稀释和排放,降低矿井粉尘量,减缓安全事故的蔓延速度,争取更多的急救与抢险时间。正是因为矿井通风和企业的经济、生产效益以及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存在紧密联系,所以煤矿企业需提高重视程度,充分利用科学化方式,贯彻落实井下通风管理措施,从根本上降低矿井通风事故发生几率。
一、矿井通风管理现实意义
一方面,通风管理可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充足氧气。一般来讲,井下作业的环境为封闭化,若氧气不充足,很容易引发窒息,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1]。特别是在开采深度增加的情况下,氧气含量减少。在通风管理工作全面优化的情况下,使得井下作业人员获得充足氧气,不仅可实现安全作业,且开采效率也全面提高。
另一方面,井下有害气体得以排除。在通风管理工作开展期间,能够将有毒气体及时排除,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为煤矿开采生产创造了安全环境。
二、矿井通风管理现状阐释
(一)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煤矿开采工作危险性较大且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大部分专业工作人员都没有意愿从事此项工作。为此,煤矿开采队伍成员一般都是农民工,由于其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且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在信息化背景下,矿井开采对信息化的要求明显提高,农民工很难与信息化需求相适应,直接影响了通风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与效果。
(二)管理机械设备不先进
为全面提高通风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就必须采购质量达标的通风设备。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煤矿企业所使用的通风设备相对陈旧且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情况明显[2]。加之煤矿市场的稳定性较差,已经有很多煤矿企业在经营方面开始面临极大挑战,没有充足资金采购全新的设备,导致通风管理工作的质量无法提高。
(三)通风设计科学性缺失
目前阶段,国内煤矿企业所选择使用的通风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通风设备的增减,风门数量的增减等,很容易引发严重的漏风风险。另外,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的通风管理经验不足,直接影响了通风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四)缺少充足的通风设备
近年来,受市场环境的直接影响,现代煤矿企业经营难度明显加大。但由于大部分煤矿企业内部并不具备科学化的通风管理系统,所以致使通风管理的科学化与有效化受到了不良影响。而且,企业内部的通风设备不充足,与安全标准要求不吻合,在通风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三、加强矿井通风管理预防通风事故的有效路径
众所周知,通风管理系统性与复杂性特征明显,所以在实施通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煤矿企业要结合实际需求采取必要的完善策略,以有效落实并开展管理工作。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通风管理机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十分关键。为此,煤矿企业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通风管理工作更加合理与科学,增强通风过程有效性。其中,通风工作的开展需借助通风设施与井下工作风路,所以,要想进一步推动通风工作的进行,就要不断改进管理机制[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风量调节方式的选择
贯彻落实通风管理工作期间,因矿井所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工作概况也有所区别,对于通风条件的需求也必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煤矿企业为不断提高通风管理科学有效性,就必须对局部风量进行适当地调节,尽量与井下通风需求相适应。
现阶段,对局部风量进行调节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适当增加风阻。此种调节方式的基本原理就是与阻力数值相互结合调节风量,若阻力与要求不吻合,应当合理增加阻力,确保通风系统各风路对风量供需处于平衡状态。
②科学降低风阻。此种调节方式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区域风量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将风量降低,以达到风阻下降的目的,最终达到各风路风量供需平衡的目标。
③充分利用通风机。对此方式的应用,主要是对通风机加以利用,充分发挥辅助作用以有效调节风量。在此过程中,要对大风路区域作为重要参考。此方法所需施工时间不长且操作相对简单,施工工艺也相对简单,但安全性不高且管理难度较大[4]。
(三)加大通风安全管理教育力度
现代煤矿企业应高度重视通风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相应途径与手段,针对既有工作人员实施安全教育,使其安全意识水平与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在实践过程中,煤矿企业应当与生产实际情况相互结合,组织并落实教育培训工作,注重井下通风操作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井下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煤矿企业应充分利用奖惩机制,对工作人员重视通风管理的程度加以调动,使其能够自主参与通风管理工作,全面优化自身操作能力以及技术水平。若在井下发现违规行为,应当采取针对性的处罚措施,同时还要奖励提出通风技术建议的工作人员[5]。在此基础上,煤矿企业领导还应当高度重视通风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作为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进而为井下作业工作人员营造更加安全与理想的生产环境。
(四)全面优化设备水平
要想全面推进矿井通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以机械设备作为重要支撑。为此,煤矿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在设备建设方面就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确保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为井下通风安全提供必要保障。其中,煤矿企业要采购现代化通风设备,严格监督通风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确保管理质量达标。同时,对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予以及时发现,全面提高通风系统运行效率与安全性。另外,煤矿企业应综合考虑矿区实际情况,对通风类型加以选择,以实现局部通风量动态化的平衡。在此基础上,现代煤矿企业应实现通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增强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在不同区域合理安排监督工作人员,系统检查通风工作的开展状况,使系统更具稳定性,且风向水平和安全标准吻合。若存在安全问题,则要采取科学化的处理措施,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6]。而且,煤矿企业还可以定期安排专职工作人员,科学绘制井下的通风系统,对相应的数据信息加以完善,合理创建信息档案,并以此为参考依据,贯彻落实日常维护工作与检查工作,使得通风系统运转更加稳定与可靠。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开采为高危作业,要求煤矿企业对安全管理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影响井下作业安全的因素,采用针对性解决措施,不断提高通风管理工作质量,降低通风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郭翔.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与通风事故的防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9):4303-4304.
[2]邓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与通风事故防范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9):2773.
[3]许文军.浅谈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J].科技风,2018(25):99-100.
[4]张鹏.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与通风事故防范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2134.
[5]赵东,赵永斌.浅议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与通风事故防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2345.
[6]吕继恒.探讨加强矿井通风管理预防矿井通风事故[J].数码世界,2018(6):145.
论文作者:李定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矿井论文; 煤矿论文; 井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风量论文; 企业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