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浦江县前吴乡中心幼儿园,322200
[摘 要]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它是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的身体或言语性的攻击表现。而本次我的主要研究则是幼儿因不会交往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即幼儿通过碰撞身体或者抢夺物品的方式,来主动吸引其他幼儿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自己交往的需求。它与幼儿的认知水平、家庭精神环境、教育方式不当,以及不良的外界环境因素的诱惑有关。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吸引注意力社会性交往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般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的身体或言语的攻击表现。而本次我的主要研究则是幼儿因不会交往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即幼儿通过碰撞身体或者抢夺物品的方式,来主动吸引其他幼儿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自己交往的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人际交往。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与群体之中,可以说,社会性交往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以及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会像对待“小公主”、“小皇帝”一样呵护他们,对这些独生子女产生的一些不适当行为也是听之任之,与此同时进行全方位的细致照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样的呵护和照顾下,幼儿缺乏应有的社会性交往认知,从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最终导致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对自我的情绪无法进行调控,只能采用攻击性的肢体动作来解决问题。另外,现在很多的幼儿教师对此方面的培养也非常不重视,以至于幼儿不管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是采用攻击性手段来解决问题。如在游戏中去故意的抢夺别人的玩具或者拍打他人,如果家长和教师任由其发展下去,这将会严重阻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样的行为长此以往,也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二、矫正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一)家园一致,实现共育
让幼儿获得融洽的同伴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这就意味着要减少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频率。这样重大的任务不在托幼机构一方,也不在家庭的一方,而在于家庭和幼儿园的共育。孩子总有那么一面你是看不到的,但是如果很多人把自己观察到的孩子相互告知,那将会让彼此更加了解孩子,针对孩子出现的不适当行为,也能做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学前期儿童白天在幼儿园,晚上在父母身边,只有两者之间的互通,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当幼儿在家或者在园出现攻击性行为,双方及时沟通,教师在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和相关描述后,就能很快分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二)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正确认识男女差异
作为新一代的教师和家长,对于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幼儿自主选择的玩具或者用品不要强加成人的判断,其中当男孩喜欢粉色,父母和教师都要以鼓励的眼光对待。同样的,当女孩喜欢玩积木、篮球之类的,教师和家长也要学会尊重其发展,让幼儿在没有固有文化的约束下自由发展。对于幼儿读物的甄选,要看其内容的。不能千篇一律的赞扬男孩,也不能是只赞扬女孩。要让幼儿懂得男孩女孩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和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彼此的不同,而不是社会文化、认知所赋予的。
(三)重视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幼儿与他人沟通、交流的纽带,它将幼儿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和做人的本领都内化,形成每个人的个性。在人际交往中,语言的表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语言我们可以了解对方的情绪情感,从而知道哪些行为做了会让身边的人不高兴,可能会发生矛盾。所以重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在家庭,也在幼儿园。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带幼儿走出家庭,参加各种不同的社会活动,扩大幼儿的社交范围,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感知他人的交往性语言,从而明白攻击他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发生矛盾时,协商反而能增进彼此的关系。当然,父母只做这些事不够的,父母要为幼儿树立起榜样,做到能动口时不动手,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父母的这种良好品行。在幼儿园,教师就应负起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职责,尤其是语言的发展。这种语言的培养不是刻意的强迫或者模仿,而是需要教师有效性的指导和树立榜样,时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四)强化移情作用
移情是指个体体验在特定情境下他人的感受,继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时能够及时地做出恰当的反应。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从而引起幼儿的共鸣,有利于减少攻击性行为。为此,教师和家长应给幼儿提供更多丰富生动的相关影视和阅读材料,让幼儿在观看中去学习。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适当的陪同幼儿一起观看,当看完之后,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相关内容,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观看后的感想和感受。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认识到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同时当幼儿遇到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就能适时的想到自己所学的内容,从而及时控制自己的消极行为。当然,只靠观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实际体验。当幼儿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教师和家长应抓住时机,运用移情的方法教育幼儿,让幼儿明白同伴的伤心和委屈,以此来促进其人际交往。
总之,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想需要的是呵护,教师的细心观察,家长的耐心引导,将会打开我们孩子的心灵之门。只有读懂孩子,了解孩子,才才会给孩子一片蔚蓝明亮的心灵之窗。
参考文献
【1】何国强.动画在幼儿攻击性行为中的影响及其对策 [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4)
【2】李丹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J]. 学周刊A版, 2015,(1) .
【3】刘亚红.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其应对策略的实践研究 [J]. 作文成功之路(下旬), 2017,(4)
【4】唐明飞.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J]. 动漫界, 2016,(20) .
【5】蔡成梅.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其应对策略的实践研究 [J]. 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4,(3)
论文作者:楼淼渺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幼儿论文; 性行为论文; 教师论文; 孩子论文; 家长论文; 父母论文; 语言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