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江苏祥瑞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江苏 2142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得以不断发展。从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进步,到建筑结构的推陈出新,再到建筑高度的逐渐上升,无一不昭示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作为我们衣食住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越发展,越能够发现工程技术中的不足,建筑工程就是这样。随着建筑工程的多样化以及多量化,各种建筑工程技术的重要性也越加明显,深基坑技术正是众多建筑工程技术中的重点技术。本文主要以实例探讨了深基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深基坑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在深基坑技术中,由于技术不够完善,在实际的施工中并不能完美地应用,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使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基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这不仅能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建筑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1.深度不断增加。为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加强土地的利用率,深基坑工程深度不断的增加。过去地下只是建设普通的地下室,如今地下逐渐向停车场、商场以及娱乐场所等方面发展。其深度相比于以前已经增加了2-3倍,平均在15m 左右。有一些特殊建筑其基坑深度寂静达到了20m甚至更深。
2.施工条件差。一般情况下,越发达的城市其建筑基坑越深,这就给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带来的很大的不便。在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其人口密度也非常大。而且在地下也大多都存在着很多的交通路线,这样就会是深基坑的施工和设计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自身建筑的稳定,还要考虑对周围建筑的影响。不能对周围建筑的稳定和安全造成破坏,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交通的疏导。
3.施工难度大。在深基坑工程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不仅其深度在不断地增加,横向发展也在不断的扩大。这种情况下极大的考验了支护系统的性能,为大面积深坑提供最为有效和稳定的支护已经成为现在研究的一个主流课题。如果土质比较疏松,其基坑地面就会很容易下沉,从而影响上层建筑。因此,在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详细的土质检测,并根据土壤的特性设计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应用实例
1.工程概况。对于某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来说,其地下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则利用现浇的方式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构建。整个工程的施工现场比较狭窄,除了施工场地的南侧留有一定的空地之外,其他方向上均存在构筑物,但是一定要开出施工过程中所需的道路以及材料的堆积场所。施工场区的自然标高达到了11.5m,建筑基坑在开挖的过程中实际深度达到了9m。
2.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分折。在该项目工程中,由于施工场地比较狭窄,而且场区三侧都已有建筑物,土方边坡在 1:1以内,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损害到三个方向上的建筑物。该地区地下水位虽然比较高,但是土壤质量比较差,所以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降水措施。施工工期定在了4月到6月份之间,这一时期降水较多,所以一定要确保基坑的降水以及排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保证土体边坡的稳定性。
3.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技术措施。第一,利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围护。四周的土体可以利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避免四周的地下水深入到基坑里面。水泥搅拌桩的设计方法为:要求直径为φ700,相邻两个搅拌桩之间搭接的长度应该在 20cm 左右,搅拌桩的长度应该为 10m。沿着搅拌桩长的方向需要每隔两米在桩的内侧位置增设两根桩,以此来加强搅拌桩具有的抗折能力。搅拌桩在完成施工之后需要养护 28 天。第二,将深井与轻型井点降水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利用深井降水有效的降低施工场地的地下水位,并且将放坡系数控制在 1:1之内;利用轻型井点有效的降低边坡内水位。深井降水的设计:要求深井直径保持在 φ360,深度控制在14m,沿四周设置 10 口深井。轻型井点降水的设计:选择型号为 JQ-90 的轻型井点,总管的直径为 φ100、支管的直径为 φ50、滤管为 1m、深度控制在 6m。第三,进行边坡防护的工作选择型号为 C20 的混凝土,在土方的边坡处浇筑 80mm 的厚度,避免雨水对边坡的冲刷造成土体出现滑移的现象。
4.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具体工艺流程
(1)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第一,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第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施工场地的平整:将淤泥以及杂草等物质清理干净。二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将搅拌桩垂直的允许偏差控制在 1%的范围内,将搅拌桩的桩位允许偏差控制在 50mm的范围内。三是搅拌桩在完成 7 天之后,需要进行浅部开挖桩头,通过目测的方式查看搅拌过程中的均匀程度,通过量测的方式查看桩体的直径大小,要求抽查总体桩数中的 5%。
(2)深井降水施工工艺。第一,工艺流程。具体流程为:对管井进行定位,完成钻机的就位,进行成孔工作,进行换浆清孔工作,在相应的孔里放置井点管,完成抽水工作。第二,管井的具体做法以及需要的机具设备。一是管井的具体结构:利用钻机钻出直径为Φ800的孔,在孔内防止钢筋混凝土管,要求井管的外直径达到φ360,内直径达到φ300,在井管上面10m的位置和下面 2m的位置分别放置不透水管,在中间 2m的位置放置透水管,要求在水管的外面包裹两层 60 目尼龙丝布。二是成孔工作:在开始成孔的过程中一定要将钻机缓慢的推进,在导向部位完全进入到土层以后,才可以加快速度。三是清孔工作:在完成成孔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换浆清孔了,这时需要将钻机的钻头提高到距离孔底位置不远处的位置,进行100-200之间的空转,确保泥浆能够正常的循环,然后保持中等速度将密度为 1:1 的泥浆压入到管内,换出密度较大的泥浆,这就完成了清孔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避免出现塌孔的现象。四是抽水:在完成现场的实验抽水之后需要对每口深井进行抽水工作。要求在 24小时之内不间断抽水,在地下水位的高度达到施工设计的规定之后才可以进行土方的开挖工作。
(3)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第一,具体的工艺流程。首先需要开挖土方,然后进行集水总管的敷设工作,沉设井总管,完成冲孔工作,灌砂,将井点管跟集水总管连接在一起,完成抽水工作。第二,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一是在该项目工程中主要选择型号为 JQ-90的轻型井点,要求总管直径达到φ100,支管的直径达到φ50,并且长度控制在6m,滤管的长度控制在 1m,要求支管之间的距离保持在 1m-1.5m之间。二是在灌砂的过程中,要求管内的水面随着灌注不断的上升。在使用井点的过程中,应该实时监测真空度,通常要将真空度控制在55.3kPa以上。
(4)土方开挖的过程中注意问题。第一,在放坡的过程中,要求将基坑放坡的系数控制在 1:1。第二,在开挖基地标高以后,需要人工进行挖设相应的排水坑以及集水坑等。第三,开挖时有专人指挥,基底土质经有关人员现场确认后,立即用人工进行修整,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第四,土方开挖结束后及时在四周作砖砌挡墙,外表面抹 1:1水泥砂浆,防止地面上水流入基坑,造成安全事故。
3.基坑监测。为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为结构施工创造条件,从土方开挖开始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测基坑周边的变形,及时反馈及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使基坑不发生意外破坏和变形,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在土地利用率日益增高的今天,深基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也是为了能够尽可能多地容纳人口。在深基坑技术应用越加广泛的大环境下,优化深基坑技术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只有不断优化深基坑技术,才能够保证深基坑技术满足不断发展的建筑工程的要求,同时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深基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发挥是现代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佰鑫.浅析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15).
[2]唐珊.浅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4(9).
[3]徐爱东.浅谈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3)
论文作者:刘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过程中论文; 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直径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