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架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支护方式,建筑物结构距离楼地面较大高度时需采用的支护结构,这种支护方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其施工过程对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要求特别严格。本文就高支模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展开探究,提供给类似的工程施工作参考共勉。
一、高支模架工程施工技术阐述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采取高支模架的施工技术已经非常普遍,其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属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深刻的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所以,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管理,对于施工现场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高支模架技术即为在施工环境较高的情况下,展开支撑以及搭建有关的建筑模板的构件,施工模式属高空作业,有效维护施工安全顺利的展开,对于自身构件的质量提出严格的要求。高支模架施工技术主要是对土建工程较高结构进行施工,推动整个土建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并达到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从而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在实施高支模架技术施工过程,因为结构部位处于较高的高度,施工期间钢管架的搭设、模板的安装、钢筋的绑扎安装、混凝土的浇筑等都在较高的高度进行,所以会产生的一定隐患。鉴于此类问题,必须严格全面的掌控好高支模架项目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防患于未然,减少不安全的问题产生,确保施工质量安全。本人就参与施工管理的梅县区雁洋镇4万吨粮仓项目高支模工程施工案例进行分析。
二、高支模架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一)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单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8700㎡,建筑高度为12.8m,梁截面为450×1500,400×1000,350×900,480×700,400×700。板厚150mm、120mm。设计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地基基础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基础,建筑物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高支模架施工技术分析
首先,在支架及模板施工的步骤上。立杆属于重要的环节,在立杆底部位置设置底座或者垫钢垫板,规格100×100×5,支架搭设应该考虑到方向性和稳定性,即无论纵向还是横向均需进行建立,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其中,横向扫地杆要固定好直角扣和纵向扫地杆下面立杆,纵向扫地杆是固定好直角扣跟底座上面立杆。如果立杆基础具有不同的高度,应该延长高出的 纵向扫地杆向低处,达到同立杆可以进行固定的长度为宜,控制高低差在1米之内。如果是把立杆设置到梁底的方式,应该实施可调托座并且直接传送力,可调托座同钢管的交接处进行设置水平杆,严格的遵循梁宽度展开明确梁底立杆的设置,如果立杆顶端建立可调托座,需要掌控好可调节高度在20厘米以内。另外,保障立杆具有合理的纵向距离,确保立杆纵向和横向的距离完全满足标准的设计要求之内。搭接的举措只能是应用到立杆的顶步接长上,其他接头的连接应该实施对接扣件模式方可。在设置竖向剪刀撑方面上,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模板支架不仅周边需要进行竖向剪刀撑的科学布置,同时对于中间的部位也必须建立起纵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沿支架四周外立面由底至顶连续设剪刀撑,即沿梁纵向两侧由底至顶设置剪刀撑,剪刀撑间隔不得大于6米,沿梁横向每3跨设置剪刀撑。而且是按照从底部到顶部的方式展开。模板支架之间形成水平剪刀撑,即每间隔四排立杆的距离设置一道,由上至下的顺序按方案进行设置。
其次,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方面上。主要是对于结构水平构件、竖向构件采取分开浇筑的方式,可以实现支撑架具备更高的平稳性,实施梁板的浇筑之前,完成好浇筑框架柱的施工,同时设置好支撑架体、框架柱子展开拉结。其次,展开支撑架的搭设(应用钢管),以18毫米九夹板和松木木枋实施配置模板。进行支撑架的拆除时,要检查好浇筑混凝土是否达到龄期或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在检查合格以后展开模板拆除操作。
最后,支架管材及扣件的质量标准。在实施各种器材的采购时,必须要确保具有完整的产品合格证、检测检验报告等,而且需要所采购的生产厂家拥有生产许可证的规范厂家。支架搭设钢管扣件,应该先展开抽验检测的操作,遵循标准要求。确保钢管外径、管壁厚度等偏差在合理范围内,保障钢管表面锈蚀深度,包括钢管弯曲变形达到一定的标准为宜。钢管必须要在经过严格的检验并且符合标准以后才能使用。钢管及扣件进场必须进行分类的堆放妥善,避免堆放的场地出现积水。另外,施工现场要形成钢管扣件的使用台账,仔细的记录好钢管扣件数量、质量检验等指标。
三、提升施工安全的有效策略
(一)实时跟踪监测模板支撑系统
项目部和班组每天要展开认真的安全检查,同时展开详细的安全交底工作,以书面形式呈现出全部的安全检查、安全交底工作情况;对于模板支撑体系来说,一方面需要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确保良好的刚度和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使得模板形状以及尺寸等满足设计要求。也就是让土木工程结构以及构件的各部分形状尺寸正确,可以满足对于浇混凝土的重量、施工荷载等有效的承受。同时构造要简单便捷有利于拆除,方便绑扎以及安装钢筋,确保模板的接缝部位无变形和漏浆的情况。另外,监测的项目要全面,涉及到支架沉降、变形以及位移等,控制实际的监测频率。
(二)严格的依照专项方案要求落实支架搭设以及验收、拆除工作
进行模板安装时,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需要严格的遵循已明确方案展开,施工期间控制好立杆之间的距离以及水平杆步距等。在验收模板方面上,搭设支撑系统之前,项目技术负责人要落实严格的基础加固需要处理地基,结束了安装高支架以及模板以后,需要把拼装间隙、地基沉降进行消除,项目部验收,相关的项目要满足的标准就是:立柱底部基础需要实施回填夯实,掌控承载力,立杆部位采取混凝土硬化处理;确保具有正确合理的底座位置,确保自由端高度以及顶托螺杆伸出长度达标;扫地杆、剪刀撑设置以及立杆的间距等均满足标准的规定;检查好底模预拱度达到要求标准等等。
(三)严格审查施工技术管理专项施工方案
针对高支架模板施工,需要提出专项的施工策略,通过专家论证产生科学的报告并修改和健全完善。进行超常规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支模系统设计期间,应该保障具有科学的计算结果,避免仅凭借经验进行。在实施施工操作超高超大建筑结构期间,具有较大的支撑荷载,所以需要利用已有强度周边构件展开卸载,实现降低支撑上荷载的效果。特殊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应该跟踪监测浇筑混凝土期间的模板支架荷载,在施工中及时的传送信息,维护施工安全展开。
当前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支模建筑的数量也在相继增加,在此期间,施工产生的危险问题也在逐渐的增多,给施工项目的质量及安全性造成影响。高支模施工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必须高度的重视施工安全,以科学的方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性。
论文作者:钟贵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模板论文; 支架论文; 立杆论文; 钢管论文; 剪刀论文; 纵向论文; 扣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