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心理干预预防产后心绪不良的效果分析论文_闫丽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30070

【摘要】目的:分析持续心理干预预防产后心绪不良的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70例产妇,撷取时间是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持续心理干预。比较两组EP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EPDS评分比较,观察组的较低,与对照组的SAS评分比较,观察组的较低,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优势突出,P<0.05。结论:持续心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了产妇的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关键词】心理干预;产后;心绪不良

产妇在产褥期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是与配偶出现隔阂、不愿去他人沟通、感情淡漠、沮丧以及心情压抑等,患者普遍对家庭以及生活失去信心,厌倦生活,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欲、食欲均有所减退,给社会以及家庭均造成了严重的负担[1]。本文笔者为了辩论持续心理干预预防产后心绪不良的效果,特撷取本院收治的70例产妇查究,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撷取本院收治的70例产妇,撷取时间是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为(30.06±7.92)岁;5例是经产妇、30例是初产妇。对照组年龄在23-36岁,平均年龄为(29.52±6.66)岁;4例是经产妇、31例是初产妇。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突出,P>0.05,具有优异的可比价值。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予以治疗,清淡饮食。

1.2.2 观察组:(1)积极的帮助产妇正确的看待母亲的角色,告知其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指导产妇正确的掌握喂养方法,掌握对婴儿最基础的护理,让产妇在照顾婴儿的过程中感受到婴儿带来的幸福,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调整产妇的心理情绪。(2)积极的鼓励产妇进行自我保健以及康复运动,注意产褥期营养的均衡性,根据自身情况做产后操,有助于机体的恢复,同时加快了子宫的复旧。指导产妇正确的护理乳房,鼓励婴儿及早的吮吸,促进乳房的排空,可有效的降低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生率。(3)积极的与产妇的丈夫及其家庭成员取得联系,取得家属的配合,告知其家庭支持对于产妇产后心理情绪的重要影响,真诚的予以产妇一定的关心和爱护,让产妇在整个产褥期怀有积极、乐观、愉悦的形态[2]。(4)根据产妇的兴趣爱好每天为产妇定期播放30分钟的轻音乐,陶冶产妇的情操,调节患者的内分泌、循环以及呼吸系统的功能,使得产妇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1.3 评价指标

1.3.1 EPDS评分:采用EPDS评分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定,12分以下代表无抑郁(包括12分);13分以上(包括13分)表示产后抑郁[3]。

1.3.2 SAS评分:采用SAS评分表(焦虑评分表)评定,大于50分,小于59分代表轻度焦虑;大于60分,小于69分代表中度焦虑;大于69分代表重度焦虑,小于50分属于正常群体[4]。

1.3.3 生活质量:采用QOL评分表(生活质量评分表)评定两组的生活质量,包括肌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健康、躯体功能、生命力、心理健康以及一般健康,总分是100分。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软件统计,EP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代表计量资料,是t检验;用检验,P<0.05,优势突出,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比较EPDS评分、SAS评分

EPDS评分、SAS评分:观察组的均比对照组的低,差异突出,P<0.05,见表1。

3.讨论

产妇在产后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多持续在2周,产妇伴随着烦躁、易怒、哭泣、悲伤、抑郁、焦虑等一系列负性情绪,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自杀行为,严重威胁到了产妇以及婴儿的生命安全。产后抑郁在不同地区的发生率有所差异,我国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有资料显示,我国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可高达34%,严重的损害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并且对其家庭、婚姻亦造成了不良影响。

持续性的心理干预对产妇的情绪以及思维活动进行了干预,多途径的进行心理疏导,促使产妇正确的看待生产之后角色的变化,提高适用性,同时耐心的指导产妇喂养新生儿,尤其是初产妇,因为缺乏喂养经验,喂养不恰当时,产妇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更加需要一种科学、有效的指导,引领其正确的度过产褥期。持续性心理护理增进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实了沟通内容,可以及时的反馈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的问题,了解产妇的需求,赢得了患者以及家属的信任,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构建了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该方法有助于护士更全面、更有效的了解产妇的具体情况,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以及差异性,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促进产后恢复,让患者有一种被重视、被关爱的感觉[5]。故本研究示:EPDS评分、SAS评分:观察组的均比对照组的低;观察组生活质量远比对照组的高,差异突出,P<0.05。

综上所述:产妇产后予以持续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况,促进产后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广大患者值得信赖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佳,李宝香,李朝晖. 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影响的Meta分析[J]. 当代医学,2013,19(05):14-16.

[2]肖瑶,王佳佳,胡英华,等. 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01):164-166.

[3]徐素君,陈敏,陈立新,等. 持续心理干预对预防高抑郁评分产妇产后抑郁的作用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15,22(08):993-995.

[4]张凤凤. 心理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对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6):4440-4443.

[5]汤锦燕,肖燕兰,余婉波. 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和保健教育对初产妇临床分娩及产后康复效果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15,22(09):1099-1101.

作者简介:闫丽,女,毕业于兰州大学护理学本科专业,现就职于兰州市安宁区疾控中心。

论文作者:闫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持续心理干预预防产后心绪不良的效果分析论文_闫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