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铁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出行方式.能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非常大的便利,但是,地铁的运营、调度、维护和维修工作比较繁琐,提高了工作的难度.也正因为此,地铁车厂的事故较多.如果不进行严格管理,将会危及到社会和群众的安全。本文主要研究车厂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地铁运营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地铁车厂;事故;对策
1 地铁车厂事故的主要原因
1.1人为因素的影响
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擅自离岗、打盹、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当车厂出现一些安全隐患时,无法及时地发现,,容易导致安全事发生。
1.2管理因素
最近几年,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逐渐出现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但是地铁车厂的管理工作没有借鉴这些优秀的做法,自身的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主要问题是:缺少科学的管理体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没有按照管理方案去实施;车厂一味地降低成本,忽略了管理岗位的工作,使得一名管理人员做两个工作,或者更多的工作;部门负责人不太重视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要求比较乏对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存在轻视管理工作重视技术工作的现象。
1.3应急预案不科学
当出现—些安全隐患和小的安全事故时,车厂的工作人员没有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也是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关键,这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则是车厂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惰况时,有些束手无策,一般企业和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会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以预防突发情况的发生,地铁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所以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必须提上工作日程。
1.4环境因素
地铁车厂一般建在地面,相关行车设备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如下雨、刮风、下雪、雾霾等,都会影响驾驶员瞭望信号和观察线路的情况,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事故;另外在防洪季节,还有可能会发生塌方落石,线路沉降,道床冲空等,影响行车安全;而在寒冷季节,又有可能造成运营设备冻坏,影响安全运营;强烈的雷电,还有可能毁坏或干扰通信、信号设备,都能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2 应对地铁车厂安全事故的主要对策
2.1完善日常安全管理
改善劳动条件、满足员工的休息时间、保障员工的休假制度、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以及增强员工的娱乐方式。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编写生产岗位安全职责与职权。
车厂控制中心调度必须坚持安全生产,正确及时地指挥列车运行,防止因指挥不当造成事故隐患。遇突发紧急事件时,要冷静、正确、及时处理,必须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应变能力。必须熟悉主要行车人员情况,掌握车辆、线路、设备等方面的知识,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行车作业程序,掌握与其他部门调度的工作衔接,掌握处理各种行车意外情况和行车事故的方法。
加强对司机的违章行为造成行车事故的管理与控制,不断做好对列车司机的技术业务培训,强化和改善对行车设备的管理,提高司机适应环境变化与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车厂调度在编制调车作业通知单前,认真检查线路、道岔、停留车情况,调车作业人员要熟悉调车信号显示内容及其显示方法。信号楼值班员需正确、及时排列调车进路,开放调车信号,做到随时监控机车车辆运行。调车作业中,司机与信号楼值班员保持联系,严格执行呼唤应答制度。车辆停放时,严格执行车辆停留、防溜及止轮器存放的规定。
在施工安全方面必须要执行施工负责人制度,施工负责人在经过培训合格,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在施工作业时必须做好施工防护措施,在施工区域两端轨道上设置红闪灯防护,如果接触网停电检修作业,在该作业地段两端挂接地线。施工结束后,施工负责人负责线路出清、人员撤离现场,经检查确认撤除防护后,办理注销施工登记手续,车厂调度取消封锁线路。
2.2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车厂要制定明确的、合理的安全管理的目标,将目标层层分解,然后落实到每个岗位与专业中,并严格的监督工作人员是不是真正的履行安全工作的责任,然后进行考核,并提高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同时,具体工作内容要齐全明确,并增强其可橾作性、通过安全目标管理体制,发挥“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安全素质。建立车厂的安全工作制度和实际工作项目相结合,其中有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责任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与事故处理制度等,其中安全工作责任制度最为重要。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中,它是一项最基本的制度,也是确保安全工作得以实现的重要组织手段。
2.3采用先进设备及其检测体系
接触网隔离开关操作人员进行断送电作业时,采用五防锁远程监控系统。作业人员的每一步作业流程都能进行远程监控并语音提示,避免作业人员简化作业程序,违规作业。车场控制中心装设电子一体化占线板,使车场调度能够实时了解车场的车辆状态、施工作业、接触网供电状态以及线路封锁情况。从而避免车场调度盲目作业、压铁鞋调车、列车进人无电区、工程车进人施工区域等。
设置库门开启警戒线示意图,并安装灯光机械连锁装置。库门开启到示意图标志范围内,库门开启灯光自动转为绿色,否则为红色。使司机对库门开启状态一目了然,减少工作量,避免撞库门事件发生。升级车厂微机联锁系统,在信号楼排列进路时,能够实时的进行语音提醒,避免信号楼错排进路,错误转动道岔等。加装车厂列车进场、出场、动车广播系统,能够使施工人员及时了解到车厂车辆的动态,避免发生人员撞伤事故。装设三重安防系统,包括周界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和广播系统三个子系统,能够全时、全方位对人或动物在地铁安全控制范围进行视频和声音报警,有效保障地铁运营安全。
2.4建立事故处理专家系统
地铁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经验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地铁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要求快速、有效、准确地识别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恢复地铁正常运行,这还是一个值得深人研究的工作。近年来,在安全科学领域中计算机技术已与安全管理、安全评价、风险分析预测等工程技术广泛结合,并且推动了安全科学发展的进程。利用计算机准确及高速度的科学计算功能进行安全分析、事故诊断、安全决策等任务。专家系统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的知识与经验,在轨道交通系统发生该类事故时,现场处理人员能够通过事故处理专家系统,搜索到该类事故的处理措施,利用该流程指引来进行事故处理,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地铁事故处理专家系统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
3 结语
总之,在现如今的发展环境下,地铁的数量逐渐增多,车厂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相关的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注重工作的安全性,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进行预防,提升工作的科学性,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旲骏驰.王希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11-23.
[2]韩立祥.地铁车厂的安全管理[J].安全设计管理.2010(08):25.
论文作者:谢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地铁论文; 事故论文; 进路论文; 行车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