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建施工现场采用标准化管理的探讨论文_程娜

在房建施工现场采用标准化管理的探讨论文_程娜

程娜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起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建筑施工标准化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房建施工;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一、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内涵

标准化管理是一种协调、统一的概念,它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因此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了对于基本统一规律的搜集,对标准的制定以及发布,并延伸至后期的实施过程中。标准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统一化的管理和指导,提高管理的效率,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其主要的特点包括了简单化、统一化和协调化。所谓简单化就是通过标准的方式,对较为复杂的管理和技术类问题进行整合,并用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表达,去烦就简,剔除其中较为多余的、不标准化、低效能的东西,最大限度的保留最高效的东西并进行精炼和总结,从而保证基本效率。统一化则是将不同的方法进行和标准转化成为同一种标准,总结其中的共性特点,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协调化则是通过合理的方式,对标准化的各个部分进行协调统一,同时也要兼顾标准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和制度,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

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优点

1、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

标准化管理与一般的管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能够通过一组标准化的规定、制度和操作方式,将多种复杂的无序的施工活动统一规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标准化管理对于施工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对工序的统一管理。通过标准化的表达,各个工序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协调统一。其次,在人员管理方面,由于有了标准化手册的引导,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基本的工作准则,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标准化的管理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从而从管理层面提高整体的效率。第四,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而言,由于有了标准化的管理,各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一种相同的信息渠道和共通的语言形式,从而能够提高沟通效率,如此一来能够更好地对人员进行管理。

2、现场标准化管理能够保证现场施工安全与人员健康

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和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场所,传统的管理方式比较杂乱无章,对于现场的管理和施工过程的控制都有不到位之处,管理体系也不健全,从而导致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频发,人员的健康也得不到保障。而通过标准化的管理,能够对施工现场的设备、人员和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一方面通过日常的检验规律制定标准化的设施管理规定,保证设施运转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人员管理的标准化和培训,对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教育,同时也增强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最后,通过标准化的管理,能够减少施工现场的无序化,降低安全管理的难度。

3、施工现场标准化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在间接的经济效益方面,施工现场的标准化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操作手册,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完整的标准化的管理手册也是帮助其工作的重要工具。标准化应用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操作,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如此一来,能够间接促进这些管理和操作者将自身的努力转化成为经济效益,尤其是对成本的节约和工期的缩短方面,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现场标准化管理能够改善企业的形象

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能够促进施工企业注重基本的场地施工情况,提升企业的形象管理。一方面,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整洁,对于企业而言能够更好的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另外一方面,由于标准化的制定,间接增强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员工更加对企业的发展愿景有了明确的想法。第三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清洁生产、优美环境、人身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高,一个对自身职工、社会及环境爱护的企业会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改善与当地居民、社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承担政治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责任。

三、房建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

1、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监管的范围包括质量策划、质量培训、质量检查、质量交底等工程现场质量监管。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控制标准,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和检验方法,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质量标识管理,将施工中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彻底消除,使建筑施工质量全程处在受控的状态。

2、工程质量验收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要全面遵循国家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对各工程环节进行质量验收,首先对工程项目进行自检,然后由质检专员对工程项目进行评审,最后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全部验收合格后要做好检验记录并备案。

3、创优工程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的创优工程管理,可以通过制定年度创优计划的方式,实行创优工程评定、工程申报、工程预检和迎检等工作,实施精品工程生产线,运用阶段考核、目标管理、精品策划等精品工程生产线理论,使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都得到保证,创建客户放心满意的优质工程。

4、质量综合管理

在工程项目质量总监例会中对项目质量信息进行讨论研究,及时分析建筑工程的质量动态情况,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定期统计、整理、上报工程质量情况,根据各项工程的质量报告进行分析,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跟踪质量整改的执行情况,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如出现质量事故,要积极组织各部门人员对质量事故情况进行分析,执行解决对策,检查质量整改是否全面落实,将质量事故各项事宜妥善处理。

四、房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

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内容。高空作业和流动性是建筑工程施工最为显著的特点,加之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劳动力是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建筑施工企业不仅是总承包合同的履约者,同时还是工程项目生产作业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正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多个身份,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安全生产作业负有重要责任。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的顺序和职能划分,安全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安全综合管理。安全综合管理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获取和识别,识别和评价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危害,加以控制在工程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防治职业病;第二,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包括文明安全施工管理、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安全防护方案审核、现场安全施工内容监督以及施工作业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等;第三,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指对即将入场的施工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及施工中作业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第四,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主要指作业人员工伤办保险的认定。

结束语

施工现场采取标准化管理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保证现场施工安全与人员健康,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并改善企业的形象。各施工企业应从自身企业的特点出发,从管理制度标准化员工管理的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施工现场管理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以及施工现场文档与信息管理的标准化等方面进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从整体上提升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优化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李永明.BY公司项目管理标准化体系设计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3.7.

[2]魏元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标准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8.

论文作者:程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在房建施工现场采用标准化管理的探讨论文_程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