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备份;恢复技术;运用;探索
引言:
伴随着信息化与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工作与学习中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变成了目前最受关注的技术,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与储存载体。数据库技术是现阶段使用最广泛的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处理和存储每一类信息,在信息时代中具有特别关键的意义。但是就现在的数据库技术的使用中,经常会出现数据库遭到入侵和破坏的情况,这样不但妨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此文通过对现有的数据库备份技术的分析,深入研究了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的运用。
1 计算机数据库备份技术
1.1数据库备份技术的含义
数据库备份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将数据库里的一些数据或者所有的数据复制到另外的存储介质或服务器上面。原服务器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之后,能够使用备份数据来继续给用户提供资料的技术。在数据库发生问题时,能够通过备份的数据及时把数据进行恢复,让数据的危害最小。数据备份不但具备数据出现问题遭到破坏时能够及时恢复的作用,而且还是保存归档历史数据的一种方法。
1.2计算机数据库备份的类型
按照不一样的需求使用的数据库备份方式也有差异,一般能够划分成:事务日志备份、文件备份、全部备份、差异备份这四种类型。不一样的备份类型需要使用的空间与采用的方法也存在差别,同时也具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不足。
(1)事务日志备份。事务日志只是数据库中的一个文件,在操作数据库的各个环节,数据库都会出现对应的日志文件。具体包含了数据库的删、查、增、改等各个操作都会出现对应的记录。它记录了登陆者的全部操作流程、系统的查询结果与错误日志。备份事务日志可以很好的找到数据库上的全部操作过程,以此来把此作为数据库日志文件的基础,进行数据的恢复。
(2)文件备份。就目前来说,文件备份使用不多,只有在数据量比较大的情况之下才会使用,数据量比较的时候,所建立的数据库的文件也比较多,在较短的时间里不可能把所有的数据都进行备份,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使用文件备份的方式,每天备份一些数据文件,这样分批次来完成所有文件的备份。
(3)全部备份。完全数据备份是经常使用是备份方式,它是把整体的数据库拷贝到另外一个储存介质中。其包括了数据库里的全部信息,具体有用户表、索引、系统表、系统日志、储存环节、视图、用户建立的事物与函数等。完全备份所需的时间比较长、需要的空间也比较大。
(4)差异备份。差异备份具有效率高、使用空间不多的特点,其具体来说就是对照完全备份而展开的,即把上次备份到现在改变的数据进行备份的方式。
1.3数据库备份时间
一般来说,数据库备份时间有不定时备份与按时备份两种。不定时备份即在没有固定时间差距,按照具体需要进行备份;按时备份即按照需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在进行数据库备份的时候应该做好有关的记录,建立日志,避免数据出现问题,在恢复的时候造成混乱的情况。[1]
2 计算机数据库恢复技术
2.1 数据库恢复技术的含义
通常而言,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恢复技术即恢复数据库自身,换句话说就是在因为某一种故障而造成数据库出现失误或者数据状态不同时,采用恢复技术让它恢复到正常或者之前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数据库恢复技术
目前,经常使用的计算机数据库恢复技术有下面几种。
(1)指定文件恢复。指定文件恢复顾名思义就是对单个的文件进行恢复,具体就是根据网络备份系统来把某一个文件进行恢复。具体做法就是查看备份数据库或者目录,找到需要恢复的文件,对其使用恢复技术,这时计算机系统中的有关软件就会自动驱动储存设备,最后进行加载存储就完成了对需要恢复的文件进行恢复。
(2)重定向恢复。此类恢复技术通常是把备份好的文件恢复到另外一个系统上面,这个流程是把数据恢复到同一个系统的不同地方,而不是把它们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个不但可以恢复全部的数据库系统,还能够恢复指定的文件,存在比较好的灵活性,能够按照不一样的需求来选择使用。
(3)全部恢复。这种技术一般在出现意外性数据损坏中。比如,由于无法抵抗的自然灾害等而导致计算机数据库遭到破坏,造成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等现象,这时就应该对数据库采用全部恢复技术来进行恢复。这个技术可以比较完整的恢复数据库中储存的很多信息,而且操作也不复杂,是现阶段较为常用的恢复技术。
3 数据库安全影响因素
3.1 病毒破坏
经常见到的是采取对数据库终端植入病毒的方式来破坏数据库,黑客能够从数据库和外界信息的交换过程来把病毒植入数据库里,在植入病毒的计算机还没有检测出病毒的时候,破坏数据库或者在规定的时间里往外界发送指定的信息。遭到病毒破坏的数据库,只有把病毒清理之后,把数据库进行恢复,才可以确保数据库的顺利使用。
3.2 物理破坏
数据库是把存在存储作用的原件放在指定位置的组织结构。因此,可以采用物理方式来破坏数据库。通常企业会采取严密的方式来保护数据库。保护数据库不但可以确保其顺利运行,而且还可以防止人为的恶意破坏。物理破坏是不能通过软件和程序来有效预防的,遭到物理破坏的数据采取经常使用的数据恢复方式是不能使其恢复的。
4 计算机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结合方式
计算机数据库的使用过程中,或许会由于某种情况而造成数据的丢失或删除,此类情况会带来很多的后续麻烦。想要尽可能降低此类问题而造成的损失现象,数据库系统的恢复与备份就变得特别重要了。在平常的工作中,使用最多的就是下面两种保护措施,它们都可以确保信息系统的顺利运行。
4.1 硬件冗余设计
数据库运行的物质基础就是硬件设备。这个措施是在建立系统立项最开始的时候,硬件设备采购方案确定的时候,经过全面考虑之后开展的。通常包含了异地灾备、磁盘阵列、其余介质备份等硬件支撑的多重保护设计。针对系统务必全天运行的要求,应该使用服务器双机热备、多服务器组成群完成负载均衡等方式。在这种情况之下,热备或者负载均衡 所应该增加的硬件和软件,需要很大的成本。在资金投资对硬件配置直接影响的情况之下,明确了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的基础完备情况。
4.2 数据库平时管理和软件操作
采取硬件组建的方式让企业的数据库存在着物质基础,可以正常运行,然而数据库的平时管理保证工作应该通过已有的硬件情况着手,建立合适的方案。在数据库出现破坏时,造成了数据丢失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恢复技术,对所丢失的数据进行恢复,恢复到正常状态或之前的状态。
结束语:
总之,企业的核心数据通常都保存在系统化的关系数据库里,企业信息化的运行维护工作的重点就是数据库的安全。其中,前期的冗余设计与平时管理,是确保数据库正常运行与继续扩展的关键措施。在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的有机结合之下,对保护计算机的数据库更有利,在出现意外破坏时,可以尽可能地降低或者避免损失。
参考文献:
[1]潘峰. 计算机数据库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1):155-156.
论文作者:,,马昊杰, 黄敦坤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数据库论文; 备份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计算机论文; 文件论文; 方式论文; 《科技中国》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