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货币收支差异及变化分析_消费水平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货币收支差异及变化分析_消费水平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货币收支差异及其变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收支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城乡居民论文,货币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人均储蓄存款均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1978年到199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405元上升到5044元,十七年增长了12.45倍,年均增长16.0%;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38元上升到1995年的1479元, 十七年增长了10.7倍,年均增长15.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78年的316 元上升到1995年的3895元,年均增长15.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33.6元上升到1995年的1578元,年均增长15.6%; 城镇居民人均储蓄余额由1978年的89.8元上升到1995年的6671.6元,年均增长28.8%;农村居民的人均储蓄余额由1978年的7.0元上升到1995年的720.9元,年均增长31.3%。见表1。

表1 1978—1995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及人均储蓄的变化

年份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人农村居民

消费水平消费水平均生活费收人均纯收

(元/年) (元/年) 入(元/年) 入(元)

1978 405 138316133.57

1980 496 178 191.33 147.6

1982 576 221 494.52270.11

1984 662 283 607.56355.33

1986 920 376 827.88423.76

19881431 5081119.36544.94

19901686 5711387.27686.31

19911925 621 1554.3708.55

19922356 7181826.07783.99

19933027 8552336.54921.62

1994397911383179.15

1220.98

1995504414793892.94

1577.74

平增长速16.015.0

15.9 15.6

年份 城镇居民人农村居民

均储蓄余额人均储蓄

(元) 余额(元)

197889.8

7.0

198014.7

1982

208.2 28.5

1984

323.4 54.5

1986

558.1 94.4

1988

927.8 138.7

1990 1719.9 218.9

1991 2223.2 272.0

1992 2680.7 338.1

1993 3354.5 419.9

1994 4869.5 563.0

1995 6671.6 720.9

平增长速28.8 31.3

尽管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增长、收入增长及储蓄存款增长方面呈现一致性的高速增长局面,但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储蓄之间的关系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对这些差别的分析和认识,将对我国今后经济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及储蓄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收入水平、人均年储蓄增量与农村居民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改革初期(1978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405元, 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2.93倍,两者的绝对值差额为267元;而1995年,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到5044元,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3.41倍,两者的绝对值差额扩大到3565元。

从收入来看,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额为182.43元,而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扩大到2315.2元;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37倍,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47倍。两者的收入差距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倍数都呈扩大的趋势。

从储蓄存款情况来看, 1978 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储蓄余额的差距为82.8元,到1995年,这个差距则扩大到5951元。1978年城镇居民当年人均新增加储蓄为9.8元(收入减消费支出的余额的一部分), 是农村居民当年人均新增加储蓄的8.91倍; 而1995 年城镇居民当年新增加储蓄1802.1元,是农村居民当年人均新增加储蓄的11.4倍。

从1978年到1995年我国居民的收入、消费及储蓄的三个方面情况的变化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增长速度均快于农村居民。在上述三个环节,城乡居民的差距呈明显的扩大趋势,不但绝对值差距扩大,而且相对倍数也在扩大。其中城乡居民收入的倍数增长变化较小,由1978年的2.37倍上升到1995年的2.47倍; 但消费水平及每年新增储蓄增量的倍数变化较大,分别从1978年的2.93倍和8.91倍扩大到1995年的3.41 倍和11.4倍。

2.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其纯收入水平,而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其生活费收入水平。

由表2可以看出,在绝对值上, 城镇居民的生活费收入小于其消费水平,两者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1981年城镇居民的生活费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差额为98.3元,1995年则上升到897.06元;从消费水平与收入的比例关系上看,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其生活费收入的比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城镇居民的消费不仅仅由自己承担,城镇居民除了由自己的收入承担一部分自己的消费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消费由国家(或集体)支付,这是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高于其收入水平的主要原因。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小于其纯收入,这由表4的第4列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没有超过其纯收入,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完全或主要来自自己的纯收入,没有享受或只享受到很少一部分由国家(或集体)支付的消费。

表2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比较

年份城镇居民人均生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人均生

活费收入与消费水平与人均生活费收入与消费

水平之差(元) 活费收入之比水平之差(元)

1981-98.31.212 24.4

1983

-77.041.14663.77

1985 -116.681.17050.60

1987 -173.041.18945.55

1989 -307.331.24448.51

1991

-380.71.24787.55

1993 -690.461.29666.62

1995 -897.061.230

182.74

年份 农村居民消费

水平与人均纯

收入之比

1981

0.890

1983

0.794

1985

0.872

1987

0.902

1989

0.919

1991

0.876

1993

0.928

1995

0.884

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支出及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支出的相互关系的比较上,更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见表3。

从1981年到1995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支出的差额由105 元上升到1252.4元,即城镇居民享受到的由国家(或集体)支付的消费由1981年的105元上升到1995年的1252.4元,年均增长81.9元; 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支出的差额由1981年的8.2元增加到1995年的84.6 元,即农村居民享受到的由国家(或集体)支付的消费由1981年的8.2 元,上升到1995年的84.6元,年均增长5.5元。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农村居民享受的由国家(或集体)支付的消费有所增长,但增长极其缓慢,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而且1983年、1990年两年农村的消费支出大于其享受到的消费水平,说明这两年农村居民根本没有享受到国家(或集体)支付的消费。

表3 城乡消费支出与消费水平的比较

年份 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消 农村居民

生活费支 费水平与人 人均生活

出(元)均生活费支 费支出

出之比 (元)

1981456.81.230 190.81

1982 4711.223 220.23

1983

505.921.192 248.29

1984

559.441.183

273.8

1985673.21.191 317.42

1986

798.961.151 356.95

1987884.41.231 398.29

1988 1103.981.296 476.66

1989 1210.951.295 535.48

1990 1278.891.318 584.63

1991 1453.811.324 619.79

1992 1671.731.409 659.01

1993 2110.811.434 769.65

1994 2851.341.395 1016.81

1995 3537.571.354 1310.36

年份 农村居民消 城镇居民消 农村居民消

费水平与人 费水平与消 费水平与消

均消费支出 费支出之差 费支出之差

之比(元)(元)

19811.043105.28.19

19821.003 1050.77

19830.99197.08

-2.29

19841.034

102.56 9.2

19851.093128.8

29.58

19861.053

121.04

19.05

19871.047204.6

18.71

19881.066

327.02

31.34

19891.033

357.05

17.52

19900.977

407.11 -13.63

19911.002

471.191.21

19921.090

684.27

58.99

19931.111

916.19

85.35

19941.119 1127.66 121.19

19951.065 1252.43

84.64

从消费水平与消费支出的比例来看,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支出的比明显大于农村居民。

1981~1995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支出的比平均为1.2819,即国家支出的消费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28.2%,其中最高的是1993年为43.4%,最低的是1986年也有15.1%;而1981—1995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支出的比平均为1.045,低于城镇居民0.234,农村居民享受的由国家(或集体)支付的消费只是其消费支出的4.5%, 平均比城镇居民低约23个百分点。

从变化趋势上看,1981 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占其消费水平的81.3%,国家支付的消费占其消费水平的18.7%;到了1995年, 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占其消费水平的比重下降到73.9%,而国家支付的消费占其消费水平的比重则上升到26.1%,上升了7.4个百分点。 同期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占其消费水平的比重由95.9%下降到93.9%,国家(或集体)支付的消费由4.1%上升到6.1%,只上升2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城乡居民享受到的国家(或集体)支付的消费都在上升,但城镇居民享受到的国家支付的消费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农村居民。

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城镇居民的负担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不断上升。事实表明我国的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向城镇居民倾斜的程度在改革开放以来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继续扩大,这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的初衷是不一致的。同时,国家在向城镇居民再分配时采取的通过实物或其它福利形式的分配的数量与货币形式分配数量的比重在改革开放以来也是不断上升的,这种非货币分配是通过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及其它福利形式实现的,这同国家居民收入货币化改革的初衷也是不一致的。这也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改革进展缓慢,效果也不很理想,这方面的工作亟需加强。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倡导的国民收入分配向农业倾斜、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注意适当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

3.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结余大于其储蓄存款的增量,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结余小于其储蓄增量。

一般来讲,居民的货币收入主要有如下去向:生活费支出、储蓄、购买股票债券和手中现金。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收入与支出的结余、储蓄、购买债券、手中现金之间的关系却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在表4中,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减生活费支出的结余(第2列)远远小于城镇人均储蓄增量(第3列)。表4第4列为储蓄增量减结余的差,1981年这个差额只有9.2元,而1995年扩大到1446.8 元。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正常的情况下,人均储蓄增量不可能大于居民收入与支出的结余,但城镇居民的结余却远远小于其储蓄的增量,而且其差额是如此之大,1995年高达1446.8元。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减去生活费支出减储蓄增量,剩下部分余额(表4第7列)为手中现金,其值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由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中存在不明来源(或称未统计)的货币收入,仅仅从城镇居民的生活费收支的结余与其储蓄存款增量的关系就可以判断,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不明来源的货币收入(或称未统计的货币收入)高达1446.8元。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购买债券的支出及手中留存的现金,则其不明来源的货币收入(或称未统计的货币收入)数额还要大得多。表5中第7列为城镇居民各年不明来源的货币收入(或称未统计的货币收入)数值(未包括手中现金部分),即城镇居民的生活费支出、购买债券、新增储蓄存款三项之和与其生活费收入之差的部分。1995年,其数值高达1786.2 元, 即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存在1786.2元的不明收入(或称未统计的货币收入)。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减去生活费支出减储蓄增量减人均购买股票债券支出(表5第6列),剩下部分余额(表5第8列)为手中现金,其值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根据目前对居民收入及支出的行为判断,造成城镇居民收支不符这一怪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表4 居民生活费收入结余、年人均储蓄存款增量及其差额

年份城镇居民人均 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

结余(生活费收 人均每年 人均储蓄

入-一活费支

储蓄增量 与结余的

出)(元)

(元) 差额(元)

1981 6.9

28.0

21.1

1083

20.04

48.8

28.8

1985

12.12

98.2

86.1

1987

31.56 189.0 157.5

1989

49.72 336.5 286.8

1991

90.49 503.3 412.8

1992 154.34 457.5 303.2

1993 255.73 673.8 448.0

1994 327.81 1515.0 1187.2

1995 355.37 1802.1 1446.8

年份 农村居民人均 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人

结余(纯收入

人均每年 均储蓄增量

-生活活费支

储蓄增量 与结余的差

出)(元)

(元) 额(元)

198132.63 6.5 -26.1

108361.4811.2 -50.3

198580.1815.4 -64.8

198764.2628.8 -35.5

198966.0331.1 -34.9

199188.7653.2 -35.6

1992

124.9866.1 -58.9

1993

151.9781.8 -70.2

1994

204.17

143.0 -61.1

1995

267.38

157.9 -109.5

(1)农村居民货币收入的一部分存入城市中的各种银行机构, 因而将农村居民的货币收入及结余计入城市居民的储蓄存款,从而夸大了城镇居民的存款数量。但根据农村居民人均收支结余与农村人均存款增加额之间的关系判断,农村居民的货币收入存入城市银行机构的货币数量极其有限,以1995年为例,其数值不超过350亿元, 分摊到第一城镇居民,则人均为99.5元,即1995年因为农村居民的货币收入存入城市银行机构而对每一个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增量的夸大不超过99.5元(计算方法如下:假设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减消费支出减存款增量减购买债券的余额部分(见表5第8列)的50%是存入城市银行机构之部分,则这部分资金×农村人口数为其总额数,再按城镇人口均摊即可)。

表5居民购买债券支出及收支总差额

年份居民购买 城镇居民购 农村居民购

债券总额 买债券总额 买债券总额

(亿元)(亿元) (亿元)

1981 48.66

32.90 10.66

1983 41.58

26.68

9.56

1985 60.61

39.51 13.75

1987116.87

78.63 25.73

1989223.91 162.48 44.58

1991281.25 209.63 53.38

1992460.78 346.35 86.01

1993381.31 288.95 69.99

1994

1137.55 882.96 197.61

1995 1509 1193.81 249.35

年份 城镇人均农村人均城镇居民各农村居民各

购买债券购买债券项支出之和项支之和与

总额(元)总额(元)与生活费收纯收入之差

入之差(元)(元)

1981

16.31

1.33 37.4 -27.4

1983

11.98

1.18 40.8 -51.5

1985

15.75

1.70 101.8 -63.1

1987

28.41

3.15 185.9 -32.3

1989

55.00

5.36 341.8 -29.6

1991

68.63

6.26 481.4 -29.3

1992 106.99 10.14 410.2 -48.8

1993

86.64

8.22 534.7 -62.0

1994 257.42 23.101444.6 -38.0

1995 339.40 29.011786.2 -80.5

注:①本表中居民购买股票债券支出中只包括国债, 而没有包括其他的股票、企业债券等,因此统计数据比实际值要小。

②城乡居民购买债券数量按城乡储蓄余额比例分摊,然后再按城乡分摊到每一个人口,从而得到每一个城乡人口的人均购买债券数值。

(2)公款私存引起的城镇居民储蓄存款的夸大。 目前事业单位及党政机关的部分预算外资金及其收入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一方面逃避财务监督,一方面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目前普遍性的“小金库”问题正是这一现象的根源。据估算,目前公款私存约占居民储蓄的10%左右,按此推算,1995年公款私存的居民储蓄约有814亿元, 每个城镇居民分摊231 元, 即1995 年因公款私存而扩大的居民人均新增储蓄为231元。

(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调查统计中存在的误差。 由于我国居民生活费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变化较大的特点,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较准确的统计调查存在很大的困难,再加上我国统计调查基础薄弱的客观条件及中国人不愿露富的传统思想,因而在调查、统计、分析、估算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时很难保证全面性和准确性。

例如我国职工的第二职业收入、个体经营者的收入、文艺界、体育界艺员的收入、企业承包人、企业领导、国家干部的准确收入很难估算,而社会上的一些非法的“灰色”、“黑色”、“黄色”收入就更难估算。因此,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的调查统计误差难以避免。这部分误差有多大呢?如果按前面的第一、二项分析,除去前两项原因而起的误差,则1995年城镇居民收入的统计误差应为1455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的统计误差约为121元左右。

4.几点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几个结论: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收入水平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其中消费水平差距的扩大更为显著,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绝对值上,也表现在相对值上。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一是农村的城市化发展使较富裕地区的农村居民率先转变为城镇居民。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及临近城市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使这些地区的农民基本上由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产业。这种现象在东南沿海地区、大中城市的郊区较为普遍。另外,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很快,许多县、乡、镇转变为小城市。这种乡镇的城市化发展使我国一些最富裕的农民率先转变为市民,进而导致农民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扩大;二是国家的农业政策对农村居民支持的不够或达到的效果不理想,这在1985—1992年之间表现尤为明显。1984年农业大丰收之后的几年,由于农业供求状态的暂时好转而忽视了农业基础建设、减轻了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使农产品价格徘徊不前甚至下降,社会上普遍出现卖粮难的问题。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猛涨,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的正常增长。

(2)改革开放以来, 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享受到的由国家(或集体)支付的消费额呈增长的趋势,但农村居民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这是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国家(或集体)支付的城镇居民消费额快速增长,造成国家财政支出及企业负担的迅速增加,从而导致国家财政上的困难和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国家在工资制度、医疗保障、教育制度、住房分配制度、退休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目的是将职工的福利收入货币化、工资化,国家、集体和城镇居民个人合理分担各种福利费用,从而减轻国家财政上的负担。但在实际执行上,效果并不理想。首先,职工工资虽然由于各种福利、补贴等货币化倾向的发展迅速增加,但职工从国家或集体得到的医疗、住房、教育等福利待遇的增长速度并没有减小;其次,在国家负担的城镇居民福利不断扩大的同时,由企事业单位集体负担的城镇居民的福利也在迅速上升(如价格补贴、副食补贴、交通补贴等)。事实上不但国家的负担没有减轻,企业的负担却在大幅度上升;第三,在国家负担的城镇居民福利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不同阶层的城镇居民的实际福利分配发生变化,表现在国家机关、中央级事业单位及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职工享受到的非货币福利收入迅速上升而退休人员特别是企业退休人员、企业职工特别是行业亏损企业职工获得的福利收入却在下降。(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的一些特殊阶层享受的非货币收入则更加难以估算,他们的住房、医疗、保健等支出十分惊人,甚至其大部分的吃、喝、玩、乐及日常用品皆为国家和集体支出,而且这类人在社会上为数不少。)再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分析,农村居民除了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能享受到一些国家支出的非货币收入之外,一般很难享受到国家的货币收入;而集体的福利收入,则只有那些经济比较发达、乡镇企业搞的比较好的地区的农村居民才能享受到一些,但这些有限的福利收入同全国8 亿多农民的庞大规模相比,其比例实在太小,广大农民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3)目前,城镇居民的生活费收入、生活费支出、储蓄存款、 债券投资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扩大的趋势。这种不平衡的原因除了农村居民部分货币存于城市中的银行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中的公款私存之外,更主要的可能是城镇居民收入统计中的误差。而城镇居民收入统计上的巨大误差,往往会导致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的错误判断,不利于正确引导城镇居民的消费;也会给国家制定正确的消费政策、分配政策等决策提供误导信息,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这种收入统计上的误差可能也正是我国目前各行各业人员收入分配不合理现象的良好掩护。因为从统计数字上很难看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上的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人们只能有一种分配不合理的感觉但没有更充分的证明;同时,这种统计上的误差也为我国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起到了掩护作用,人们能感觉到腐败、看到腐败现象,但却很难抓住腐败分子,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收入统计上的漏洞。

(4)鉴于目前城镇居民货币收入统计中存在着巨大的误差, 改进现有的居民收入统计方法、加强居民收入统计工作的质量、增强居民收入统计数字的准确度应成为今后我国经济统计工作的重点。否则,难以正确衡量我国居民的真正收入水平,也难以正确衡量我国经济发展对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同时,没有准确的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也难以搞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工作,从而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目前,我国所得税征收难度之所以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不准,无法衡量个人所得税标准。

标签:;  ;  ;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货币收支差异及变化分析_消费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