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误区之忧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忧思论文,师范大学论文,误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顾后20年,我国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可谓师范教育史上的一块“里程碑”。然而,这一时期的辉煌,并不能掩盖与其伴生的诸多问题,今日师范大学的发展必须走出如下误区,方能迎接21世纪的挑战。
误区一:师范性标识上的“三明治”现象
谈到师范大学与其他大学的区别,恐怕谁都会在“师范”二字上大做文章。这里的“师范”又意味着什么?难道仅是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上来印证其师范性吗?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是否真的能把师范大学与其他大学加以区别?有人曾形象地以“三明治”来隐喻我们的师范性,即在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之间夹心的教育、心理课程。师范大学“夹心的课程”不外乎沿袭而来的公共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及教育实习等4门课程。于是, 又有人隐喻综合大学或其他专业性大学(如医学院)为一块“蛋糕”,即把专业性与学术性融为一体而创出的一种独特“专业风味”的办学模式。是否师范大学的“三明治”做法该向医学院之类的这种“蛋糕工艺”学点什么?即如何把师范性的内容表现在课程设置的实质上。
走出这一误区的思路似乎来源于西方师范教育发展的启迪,即如何通过一定年限的集中性专业教育(3年或4年),再通过修完教育心理专业一定的课程而获取教师资格证书(2年或1年)。这一思维模式的惟一疑虑便是:如此改革,是否要压缩一定的课程设置?从当前“闲散”而“偏离”的师范大学课程设置现状来看,这一顾虑纯属多余,况且这一思路又正好适应了我们一方面实施教师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另一方面又鼓励其它非师范大学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国情。目前,国家教育部组织实施的“21世纪师范院校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就是朝这一目标努力的。
误区二:学术上的“自卑情结”
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问题,是师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老问题了。然而,老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答案会日趋明朗化。在今天,师范大学要不要学术性的问题本身已让人觉得有点可笑了。它本身是一个“假问题”。因为师范大学首先是一所大学,是大学不言学术性,那么它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呢?长期以来,师范大学在学术性的发展上,从向综合大学看齐的努力中受挫而转向师范性的自我营建与陶醉中,似乎一强调学术性就必然轻视了师范性。加上我国高教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师范大学似乎已退出了高等院校的竞争之列。这是师范教育学术性上的“自卑情结”所致的后退。没有学术性发展的师范大学面临着两方面的危机:一是被高等教育的洪流所淘汰;二是被社会教育实践所拒斥。这样的危机,似乎从原国家教委在世纪之交启动的“211工程”中,使师范大学的关注者拨云见日。师范大学的发展不仅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
导致这一误区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有二:一是重学术性必轻师范性;二是重学术研究必轻教学实践。试想师范大学中如没有那些给学生以思想、以方法的学者型教授,而仅有那些如同留声机般一遍遍重复发黄教案的教书匠,教学质量不滑坡又能怎样呢?学生不厌学又该怎样呢?这难道不能为人们敲响警钟吗?事实上,不言学术性,便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便不能保证师资队伍素质的连续提高。学术性背后潜在的竞争性中的选择与淘汰,正是师范主体发展的动力。师范性与学术性,犹如师范大学车体之两轮,不可偏废,独轮运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师范大学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有什么错?
误区三:教学上日益严重的“应试教育”与“升学教育”
应试教育与升学教育现象一直被视为高考指挥棒的直接产物。似乎上了大学,就再没有如此偏颇的教育行为了。事实上,今日师范大学中的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现象也相当严重。这确是今日师范大学发展中的又一悲剧。
对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之后进入大学的学生,在教学上该怎么办?为此,师范大学在教学管理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学生的厌学与专业思想的低落,便师范大学的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高。在探索中便有了“考教分离”的“高招”,便有了“教为考服务”、“60分万岁”等现象。“学生考得不好,说明教师教得不良”的错误逻辑,迫使教师为迎合评价指标而把终考作为目标,致使教学内容僵化。学生为对付考试,“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完全重蹈了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覆辙,完全背离了大学阶段的素质教育。难怪一些有识之士慨叹:该减轻大学生的学业负担了!试问大学阶段这种“合格率”的简单达标又意味着什么?难道不是对素质教育有意无意的放弃吗?
面对师范大学的毕业分配,一股热流又自然而然地形成,那就是考研热。考研本为好事,可一旦教学被其左右,就又陷入了教育为少数“资优者”服务,而不顾大多数学生发展的升学教育。大学里的升学教育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是因为人们把关注的焦点过于集中在高考上的缘故。但事实上,它已成为影响师范大学教学方向和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师范大学在四年级的一年里,学生没有任何学习任务,只有考研辅导,师生皆大欢喜;有些师范大学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给学生强调学好外语对考上研究生的重要性,致使有志于考研者从一二年级始便有的放矢,而无意于考研者则得过且过。
误区四:迷失方向的“外语热竞争”
今日师范大学普遍弥漫着一股“外语学院”的气氛。这也是特殊的应试教育的结果。不知从何时起,师范大学把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其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特殊指标,而形成一种迷失方向的“外语热竞争”。中文系的本科毕业生“句读之不识”而拿上英语四级合格证,这不成了一种漫画式的讽刺吗?不会写信的大学本科生即使手执英语六级证书又有什么意义呢?莘莘学子们如拿不到四级证书便没有了学位证书的强大压力,迫使他们把80%以上的时间尽花在外语的学习上。万般皆下品,惟有“外语”高,在公共课和专业课课堂上,学生俯首默读外语的现象已司空见惯了……
这种偏执的近乎异态的“外语热”,完全背离了师范大学的培养目标。英语作为师范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课程计划里是两学年的教学任务,这已基本满足了中学师资综合水平中外语水平的要求。从近几年的四、六级考试来看,师范大学的英语平均水平距离四、六级的目标水平甚远,需要正常学生全身心投入2~3年方可达到,无论从师范大学课程计划上,还是评价体系上,这种热症均表现出一种对培养目标的公然的、片面的“干扰”。在今日提倡素质教育的社会背景下,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外语,不仅关系到师范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而且关系到下个世纪基础教育的学生素质。我们既不能降低水准,也不能过分强调外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