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迎来崭新的局面,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近年来仍然不乏关于施工渗水漏水问题的质疑,居民用户对施工质量的感受取决于直观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建筑工程出现渗水漏水问题,无疑会给居民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因此,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建筑单位对防水防渗透工作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降低渗水漏水出现频率。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基本概述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十足的发展,行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实现企业的长远性发展,应充分利用更为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而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而今,建筑工程渗漏问题相对突出,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滋生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最终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构成威胁。为缓解当前问题,应重视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严格规范技术要素,强化对技术流程的科学性规范,以大大降低建筑工程渗漏发生概率。建筑工程一旦出现严重的渗水、渗漏现象,会对项目本身构成很大的损害,如会破坏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还会对建筑工程的美观度,从业主角度来看,对房屋维修会为业主的基本生活带来不便,还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与心理负担,最终会威胁业主的正常生活。由此可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严格规范,为房屋防渗防水提供重要的技术条件。
2建筑工程渗漏产生的部位及原因分析
2.1外墙渗漏
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现象,由于现代建筑墙体结构多采用剪力墙,而剪力墙多采用砖体进行砌筑的形式。若砖体砌筑缝隙抹灰不均匀、不饱满、则可能造成后期雨水沿着砖缝渗入。同时在墙体施工中,可能存在孔洞,若孔洞封填不密实,也可能出现渗水现象。因此墙体出现渗漏原因主要是墙体砂浆填缝不密实、墙体裂缝、墙体孔洞处理不当等。
2.2屋面渗水
在建筑屋面防水施工中,屋面是建筑支撑结构,若屋面结构所承受的载荷超出一定的临界值,则可能在屋面中出现裂缝,且随着承受载荷的增加,裂缝宽度逐渐增加,导致屋面结构发生渗漏现象。同时,屋面混凝土结构在温度作用下,可能造成屋面结构局部部位出现应力集中,而形成温度裂缝。此外,屋面防水层施工质量不当,例如粘贴防水卷材接缝处理不当,导致防渗性能下降,出现屋面渗水病害。
2.3地下室渗水
建筑地下室施工中有大面积地下连续墙结构,地下连续墙质量不合格极容易导致连续墙出现裂缝,而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通过裂缝渗入到地下室。在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对施工缝处理不当,造成施工缝部位出现渗水现象。在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施工处理不当,混凝土结构表面不平整,影响防水卷材的粘贴效果,在防水材料粘贴施工时,粘贴质量不符合要求,防水卷材搭接不密实,从而导致后期建筑物地下室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现象。
2.4卫生间部位
卫生间部位位于建筑工程室内,这一部分与人们生活最密切,并且在卫生间部位存在的通水管道最多,因此一旦卫生间部位管道出现裂缝,孔隙或者直接损坏,就会出现大量水流,水流经过墙面就会直接造成大量渗水、漏水。情况严重的话,会直接影响到楼下用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防水防渗透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3.1外墙防水防渗施工
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应用效果,应及时做好防水防渗处理,将更为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其中。在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体系中,主要包含小砌块、混凝土墙板与外墙窗口三个层面:在小砌块防渗方面,小砌块干收缩性强,将小砌块投入到项目建设体系中,需要开展长期的养护与管理,旨在通过此种方式来对小砌块的性质予以改善,这样可让小砌块更好的被应用到建筑建设之中。为避免小砌块在上墙之后由于收缩而出现裂缝进而使得外墙面出现渗漏问题,应避免将养护时间<28d小砌块应用到项目建设之中。为做好小砌块防渗操作,小砌块使用前,必须保证小砌块能放置在合理的环境之中,以防止小砌块被水淋湿而受潮,继而会大大降低小砌块的使用效果;在混凝土墙板防渗方面,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强化技术流程操作的规范性,把好技术关,从混凝土浇筑、捣实与养护工作等方面着手,加强对混凝土墙板的防水防渗处理;在外墙窗口防渗方面,应做好窗口缝隙的科学处理,否则会导致渗漏问题。施工时,等到窗口施工后,要做好窗口缝隙的密封处理,为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应使用密封胶来对缝隙进行填充。此外,还应在窗口的下槛位置设置泻水孔,主要是以后下雨时,保证在下槛位置不会发生积水现象。
3.2屋顶部位防水防渗透施工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屋顶部位是为整体建筑遮风挡雨的重要部位,因此在屋顶施工环节中必须采用防水防渗透施工技术,提高屋顶施工质量。施工时,首先应制定好科学防水防渗透施工计划,从屋顶防水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具体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都应提前做足准备,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因小失大,出现渗漏问题。其次,施工计划设计完成后,应由专业采购人员挑选质量优异的防水防渗透建筑材料,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能够与防水防渗透施工工艺相结合,完成屋顶施工。最后,屋顶施工结束后,还应由专业施工人员对屋顶施工表面防水进行彻查,确保屋顶防水施工顺利完成。
3.3地下室部位防水防渗透施工技术应用
对于地下室防水防渗透建设来说,应该将防水防渗透施工技术贯穿在全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对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进行合理规划,选择适当的防水防渗透施工技术,一般来说应多注重混凝土施工工艺,为地下管道修建提供稳固、坚实的铺设环境;其次,地下管道铺设会受到压力的挤压,在选材上应选择抗压性能强、表层耐力强、硬度大的管道,并实施预埋套管施工,以确保管道能够承载压力,不会被挤压破裂,出现渗漏问题。
3.4卫生间部位防水防渗透施工技术应用
分析卫生间部位出现渗漏问题时提到,卫生间部位的通水管道非常多,因此引发渗漏问题的原因也涉及到许多。对此,在施工中应该采取针对性的科学措施,根据建筑工程卫生间结构选择与之匹配的防水防渗透施工工艺。首先,不同的卫生间建筑结构决定了管道铺设的位置,卫生间管道通常都设置在内墙之中,因此要进行管道铺设的科学设计,防止管道交叉过多,管道路线增加,促使渗漏问题发生几率扩大;其次,要选用优质管道,只有确保管道质量,不会出现破裂,才能有效防止渗漏问题的产生;最后,实施防水防渗透施工技术,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操作,对卫生间管道结构连接处进行科学处理,并仔细进行防渗漏质量验收,保证卫生间防水防渗透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舒适度、适用性有非常大的影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透施工工作完成的好,能满足居民用户的需求,反之建筑工程出现渗漏问题的话,会给居民用户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也会降低工程经济效益。对此,必须做好建筑工程防水防渗透施工建设,提升建筑工程外墙表面、屋顶、地下室以及卫生间部位的防水防渗透施工质量,使建筑工程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志臣.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07).
[2]闫党望.浅谈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1).
[3]叶琳昌.我国建筑防水技术发展历史回顾与展望[J].建筑技术,2016(03).
[4]许成华,陆兆祖.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5).
论文作者:杜春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砌块论文; 防渗论文; 部位论文; 屋面论文; 卫生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