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试用小语“能力训练”教材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提高学生论文,有效途径论文,小语论文,语文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特征的小学语文“能力训练”实验教材,终于在赣南大地立下了根。
我们之所以能在国家教委审批之前引进这套教材进行实验,并在短时间内扩大实验规模,并不是我们有什么先见之明,而是我们在对这套教材理性分析、感性认识前提下,感觉它编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尤其是其“目标导学、分层施教、分步提高”的结构体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分项阐述我们的体会:
一、目标导学符合认识论的普遍规律和汉语学习一般规律,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内化和完善。
目标导学是“能力训练”实验教材阅读教学的特色之一。全套教材体现了目标明确、目标具体、目标集中的特点,每个单元或两个单元训练一项能力,每项能力下又分设2—4个训练要点。一个要点传授一方面的知识,指导一种学习方法。阅读部分每单元由阅读例话、阅读例文、阅读训练三大块组成。其中阅读例话详尽地介绍该单元的训练目标,介绍学生应掌握的一种方法,阅读例话在本单元阅读教学中起着指导作用。例如第五册阅读部分着重训练三项阅读能力:(1)理解词语的能力;(2)认识句子的能力;(3)分析自然段的能力。以上三项能力训练目标分解在第一、二、三、四单元的阅读例话中予以解决。教学时,围绕各单元的训练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授予学习方法。如第五册第一单元就着重教会学生理解词语的两种方法:(1)联系上下文;(2)查字典。本单元第一组课文《翠鸟》、《一定要争气》、《赏菊》,先着重训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第二组课文《八角楼上》、《瀑布》、《周总理的睡衣》则着重训练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方法。这样目标集中,学法明了。第一组课文中《翠鸟》是讲读例文,目标都是训练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学时首先发挥课文例子——讲读例文的示范作用,初步领悟具体操作方法。如《翠鸟》中有个词语“疾飞”,这个词语的下文是“一眨眼,它又轻轻地停在苇杆上”。只要“一眨眼”的工夫,翠鸟就飞来停在苇杆上了。这“疾飞”就是形容飞的速度很快。然后利用巩固例文,教师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进一步感悟出具体操作方法在课文的体现,这实质是“自悟”。在学生大脑中构建思维反射体系,形成阅读的一种思维习惯,懂得一种方法。教材还安排了“自学例文”和课后的单项练习,让学生积极尝试,运用已初步掌握的阅读方法(即训练目标和训练要点),自学带“△”课文。实践一种方法,巩固一种方法,这就是自练的过程。经反复体会、积累经验,并进行总结概括,形成了科学、系统、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体系,学生不仅学会,而且达到会学,从而实现了目标是出发点,又是归宿。
目标导学的思维流程
12 3 4 5 6
序列 训练目标讲读课文巩固 自学 课后 训练
(阅读例话) (讲读例文) 例文 例文 练习 目标
活动自 学自悟自练自得
“目标导学”的作用是:1.训练目标犹如课堂教学的导航灯,简化了头绪,教路学路清晰,易教易学。2.通过自学、自悟、自练、自得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参与引向深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方法,学得轻松活跃。3.由于学生的全面参与,激发了学习兴趣,形成了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4.由于训练目标导向明确,学生普遍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初尝成功的欢乐,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做到“一课一得”。
二、分层施教是落实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是个体素质提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分层施教就是采取班级授课,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的办法。使一般教学与分层、个别教学相结合,保证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教师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在年级教学要求基本一致的前提下,采取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的方法,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每课后的单项练习都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为基础性的,面向全体学生。选做题主要面向学习能力较强的中上学生。选做题均有若干题目组成,让学生自由选择,提倡愉快学习,使基础好的学生更上一层楼,激发中间层次的学生追一追的热情,让暂时落后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
针对甲、乙、丙三组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学时教师予以不同的点拨、诱导,助其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对三个不同层次小组学生予以适度的、公正、客观的评价,关系到学生信心的树立、主体意识的唤起和人格的主动精神的培养。针对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需要和分层评价的需要,该教材改革评价方法:以赛代考,设计一、二、三等奖。学生只要有进步,某方面、某环节、小部分的均可以,教师恰如其分地予以肯定,让其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因势利导,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热情辅导耐心等待,并给予点拨、诱导,让其努力跳一跳摘到果子,推动学生不断进取,向着更高、更美、更远大的方向努力。
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评价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需要,是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其好处有:1.减轻了学习负担。2.增强了学习信心。3.解决了以往“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老师教不好”的教学困境。4.规范了教学行为。
三、分步提高反映了语文能力形成的客观规律,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构建打下了基础。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构建,不能一蹴而就,一步登天。必须有一个积累过程,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积累、提高,再积累,再提高,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能力训练”教材按汉语自身的规律,把汉语的知识和能力分解成一个个的知识点、能力点,然后又按汉语教学的规律,按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这些知识点、能力点组合成一个有一定梯度,又呈螺旋上升趋势的“金字塔”式结构,充分体现了这套教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分步提高”即是引导学生沿着教材提供的阶梯,到达语文能力高境界的一条极佳途径。请看五至八册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体系: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怎样理解怎样认识怎样分析 怎样分析
五册 词语 不同语气自然段(一)自然段(二)
的句子
怎样划 怎样划 怎样归怎样归
六册分意义 分意义 纳段落纳段落
段(一) 段(二) 大意(一) 大意(二)
怎样概
怎样理 怎样编 括文章怎样概括
七册解句子 列小标题的主要文章的主
内容(一) 要内容(二)
怎样弄懂怎样理解
段落之 文章里深怎样归纳 怎样归纳
八册间的意思含的思想文章的中 文章的中
联系 (一) 心(二)心思想
从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各册各单元的训练目标既有内在的相关性,又有一种递增向上的连贯性,充分体现了教材编排的严谨、科学,使执教者易于操作,学习者易于循序渐进,“步步高升”。
编者对选编课文也按“讲读例文”,“巩固例文”,“自学例文”组成认知台阶。每单元由两组相同的阅读例文组成。学生的学习分三步走:(1)通过讲读例文掌握方法。(2)通过巩固例文,加深对“方法”的理解。(3)通过自读自学例文,实践一种方法。
编者在设计练习时又设置了能力训练的坡度,表现在每册教材分课文后的单项练习即“练习”;一个单元之后的多项练习,即“阅读练习”;还有一册后的综合练习。这三类练习既有台阶,又呈螺旋上升。其中每篇课文的“练习”功能不同。讲读例文的练习以记忆性为主;巩固例文的练习以理解性、巩固性练习为主;自学例文的练习以运用性练习为主,并渗透创造性练习内容。在三类课文学习的基础上,随着三种不同功能练习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扎扎实实的提高。
一册与一册教材之间的阶梯,一个单元与一个单元之间的阶梯,单元内一篇课文与一篇课文之间的阶梯,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阶梯,使整个教材显得高低有序,组成了一个立体的知识能力框架。加上目标导学,分层教学,这些由执教者针对活的教学实际而采取的灵活措施使得整个“能力训练”实验教学显得有血有肉,丰富而挺拔,它确实是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套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