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 宣汉 636150)
实施新课程,难得一见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高论,笔者略谈一些想法。复习课不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内容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以归纳的方法串起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是一个加深理解,扩大知识联系,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过程。
目前一些老师上复习课,大多采用的是题海战术。复习时,老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甚至有的老师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是一个类型的题就可以练上几十个同样的题。要不老师就学生平时不会做的题收集起来,再做几遍。整个复习过程,就是学生做题、集体对答案、再做、再核对的过程。老师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做题写得头晕脑胀,手脚发麻,教师讲得声嘶力竭,累得不行,但收效却不大。
那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呢?
一、明确复习的目标,把握教学的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数学教材整理与复习的具体内容,明确复习的总目标。根据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的不同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分目标,通过不同目标的实现过程,让不同的学生在自主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探索多样复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复习课要避免教师条分缕析式的讲解,要让学生唱主角,老师应该努力创新复习课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全员参与。例如,全册书的复习可采用先分单元,再连结单元结果的复习模式。用课件或黑板贴纸,将单元整理结果拼在一起,绘制成一张全册结构图,帮助学生充分把握本册的内容,初步形成以单元为主题的知识网络,积累复习知识的经验。也可以打破单元整理模式,以活动引领或核心问题引领的方式开展复习。如:三年级下册对时、分、秒测量,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三个单元的系统复习。师:同学们会数数吗?除了数可以数,还有什么也可以数出结果。引导学生理解“时间,质量,长度”的多少也可以通过“数”计量单位得到。引入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的复习。而对于每一单元的复习,更应该从以下几点落到实处:
1、复习导入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复习课原本就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再学习,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较难再引起学生的注意。要重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注重复习方案的设计。复习课前,教师首先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涉及本节复习内容的题目,然后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将要复习的内容有机整合,以一种新的问题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由此来唤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六年级圆的周长的复习时,我先用课件展示我上街购物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老师所买物品的共同性质——圆。然后先让学生独立将自己知道的圆的相关知识整理在练习本上。然后小组内交流,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最后整理出该单元所学的知识网络。同时帮助老师解决怎样让老师买的圆形菜墩更结实时,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根据生活经验想出捆一圈铁丝的办法。应该准备多长的铁丝,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圆的周长来解决,更有学生想到应捆两圈或3圈更结实。那就要先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再乘2或乘3。以分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根据提供的信息,动手操作。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起来。将圆的周长的相关知识准确运用于生活中,能力得到巨大提升。
2、梳理沟通,形成知识网络。如果平时所学的知识总犹如一颗颗散乱的珍珠,那么,复习就是为了把这些散乱的珍珠串成一串串的项链。因此,梳理便承担起了串珠成链的职责。梳理要达到这一目的,需做到以下二点:
① 引导学生将那些内部存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来,也就是所谓的知识的泛化,达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标。找出知识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只要抓住这一共同点,就能掌握知识的重点。根据不同点而泛化开,可以解决与之更多的相似知识。
(2)在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老师让学生从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一操作活动入手,然后将平均分成的4个小正方形分开圈起来,使学生在同一情境的几个变化中,完成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计算和分数的简单应用几个内容的回顾整理。然后形成网络。
3、精先习题,灵活多变,拓展提高
(1)整理与复习离不开必要的练习。用以复习课的练习题目,切不可随便拿来就行,而是要根据知识的要点和训练的重点,精心选择和设计,题不在多,一道好题,往往会直到做一道,会一类的作用。要多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形式,注重开放练习,让学生通过变式练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2)在设计练习题时,还要注意重视基础,突出针对,强调综合.
复习课的练习既要重视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也要有综合性的练习。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挑战性。如在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这一单元的复习题的设计中,我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单项练习题。
(3)复习课练习题的设计还必须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如在复习“圆柱的体积”时,我设计了如下一道题:某位同学洗手时忘记关自来水龙头,这个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自来水的流速为每秒5米,请问:这位同学10分钟浪费了多少升水?这一道题,是运用圆柱体积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成这个题,有助于学生回顾圆柱的相关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的掌握。
三、自主总结,自我反思,成果共享
复习课的总结相比新授课,更着重于概括性和整体性,在设计时要使前几个阶段的内容在条理化后,通过系统性总结后,画龙点睛,提挈要领。我在复习“小数的意义及性质”时,课堂上引导学生自我总结:
师:通过复习,你觉得有什么新收获?
生:我准确知道了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计数单位。
生2:我理解了小数性质是怎么总结出来的。
生3:我准确掌握了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了。
每一个学生相对之前的新课都有了更大的提升,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数学复习课是有待开垦的新地带,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结合学生情况不断实践,复习课也会越来越精彩。
论文作者:王智荣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1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老师论文; 这一论文; 单元论文; 小数论文; 内容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2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