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视角下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张日成

就业视角下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张日成

(福建省长汀职业中专学校,366300)

摘要:目前,中职英语教学内容和模式多是沿用一般中学的英语教学模式,内容单一,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此外中职学生本身英语基础较差,如果继续沿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很差。中职英语教育应该找准自身定位,围绕学生就业的需要,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使英语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服务。

关键词:就业视角;中职英语;教学策略

1就业视角下的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1.1不重视英语教学,忽视对学生英语水平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技能实用型人才,因此,大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认为学生的学习重点就是学好专业知识,而对于英语仅仅是当作一门基础性课程进行开设,忽略了英语学习在学生未来就业道路上的重要性。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和领域走向国际化,大量的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进驻我国市场,对于英语技能的掌握,已经是时代对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许多中职学校却不重视英语教学,很多教师仅仅是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状况。

1.2英语教学内容不够实用

目前,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出现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现象较为明显。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不重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技能,由于英语教学内容实用不强,并不能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英语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学生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这就大大降低了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育发展方向。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运用技能之间的联系度不高,在新时代背景下,也就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与职业教育的特色不谋而合。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中职教育的职业特性更为明显,教学目标也更趋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中职院校为了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应用人才,在英语的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并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导向,不仅能够将教育理念有效落实到位,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英语应用的水平,与中职教育的职业发展特色不谋而合。(二)能够强化学生英语应用的能力。在英语教学的环节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至关重要,而最核心的教育目标则是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促进职业教育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中提升应用效果,这样一来既能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天分,同时还可以为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3.1以就业为导向,增强英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应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发展方向,重视增强英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技能。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就业市场更加注重毕业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只是就业市场对人才要求中的一部分,而实际运用技能才是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中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地点,要切实履行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责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以及英语知识运用环境。而英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就体现在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实际运用方面。中职院校可以创办多种实际模拟英语运用场景,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英语进行角色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技能,顺应就业发展的需求。另外,新时代信息技术资源也应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学生在上课时可以准备相关的英语学习设备,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收集英语知识并进行偏僻词汇的查询,充分利用课堂的学习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坚持因材施教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策略,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有效就业。同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针对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技巧,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针对学生英语实际交流能力的不足,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商业贸易交流,商谈各种业务。同时,教师要给学生详细的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各种词语、语法、发音等进行细致的研究,引导学生熟练应用英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就业导为导向,优化教学方法

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英语教学的创新与优化,便于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具体需要重视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这是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其次需要对教学项目进行优选和细分,对一体化教学的针对性进行强化,第三种是重视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让一体化教学具有更充分的实践价值。在英语课堂上,可采用情境对话、小组讨论、英语游戏等各种教学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开动脑经学习英语。比如,教师讲授“Get some rest”知识时,就应结合教学内容,与英语游戏有效进行衔接,采用“抢凳子”、“击鼓传花”等各种游戏,让教学氛围轻松欢快,让被淘汰或者被选中的学生,站出来唱英文歌曲,朗读课文,也可以应用所学英语知识讲一些比较简单的“story”。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活跃教学氛围,还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再如,讲授“Different Emotions”时,可营造“职员忘记领导交代的事情”这种情景,鼓励学生采用“Apology”模块语言进行交际,通过更多“实战”锻炼自身能力,为就业做好铺垫。

3.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英语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他们无法在专业混合的条件下进行专业性英语教学活动,这样的学生状况只适合公共基础性英语教学;另一方面是他们对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需求也存在盲点。这种情况下,如何满足专业化英语教学,提高教师能力迫在眉睫。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加强“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这种复合型教师队伍正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所需要的。“双师型”的中职英语教师由于个人的社会阅历特别是相关的工作经验,他们能够准确把握学生专业要求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且有较强的实践性。引入双师型英语教师能够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市场竞争能力。这类人才一则可以通过鼓励现任教师自己转型而实现,比如加强专业性英语学习,到相关专业岗位环境进行实地考察,丰富和提高自身英语的实践素养。但更重要的是广纳贤才,即可以从社会上不同工作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中,发掘那些具有良好的工作素养,并且能够很好的利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人员,将这部分人员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引入中职英语教师队伍,以更好地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人才的培养。

4结束语

总之,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已成为中职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语言工具,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中职教师要明确英语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就业为方向,紧密结合就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郁宏.基于“就业+素质”目标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6,09:49-51.

[2]张琴.基于就业导向探析中职英语高效教学[J].职业,2018,25:90-91.

[3]张祥贵.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思考[J].英语广场,2017,05:163-164.

论文作者:张日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就业视角下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张日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