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安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11)
(2宁夏民政厅民康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4例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合理饮食控制、坚持锻炼、按时取药、服药依从性、个人生活自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控制患者血糖,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精神病;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323-02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精神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两者均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时间治疗。但由于精神病患者具有一定精神症状、自我控制能力差,导致糖尿病治疗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给治疗及护理带来一定难度。常规护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我院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本文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类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3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84例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42例中,男性11例,女性31例,年龄38~76岁,平均(58.16±4.03)岁,糖尿病病程1~21年,平均(11.09±1.35)年;对照组42例中,男性12例,女性30例,年龄38~77岁,平均(58.38±4.12)岁,糖尿病病程1~21年,平均(10.59±1.6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具体为(1)提出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以往临床经验提出问题: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2)循证支持。查阅相关资料,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与生理问题进行评估,并列出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查找护理方法的依据,组织专家对证据进行评析,以保证所收集的证据来源清晰、内容真实、有科学性,同时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收集的证据制定护理计划,并进行实施。(3)心理护理。患者如果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会产生多种并发症,可能影响以后的生活,患者会产生担心、焦虑等不良情绪,使精神病加重[3]。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安抚,了解其真实想法,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和健康需求,以减缓其不良情绪。(3)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提高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变其不健康行为。护理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健康讲座、电视、宣传材料发放等。内容包括糖尿病及精神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用药方法、护理要点等。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从而主动配合护理治疗。教会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方法,学会自我监测血糖,以控制血糖水平。(4)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结合其饮食习惯制定科学的食谱,保证营养充分、饮食均衡、少食多餐,多进食豆制品、新鲜果蔬,控制钠盐的摄入。(5)适当运动。告知患者坚持锻炼的意义,帮助其制定锻炼计划,每日坚持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安全性较高的运动,以增强患者抵抗力,运动宜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对患者自我保护能力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合理饮食控制、坚持锻炼、按时取药、服药依从性、个人生活自理等5项[5]。每项20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保护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2.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两组护理前,自我护理能力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需要长久治疗,而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特殊性,治疗依从性差,从而使病情加重。而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当,持续发展可引起重要器官组织的损害,可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糖尿病。科学的护理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常规临床护理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不佳。
循证护理是是建立在大量真实证据上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从临床实践的护理问题出发,将临床研究成果、患者需求、临床经验三者有机结合,使患者得到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的护理。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本组资料中,观察组经过循证护理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治疗效果。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与资料报道一致。循证护理通过查阅文献,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并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针对性的为每位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开展循证护理。通过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压力;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教会患者及家属护理方法、掌握糖尿病测试方法、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饮食护理可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运动指导可以帮助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以增强抵抗力。另外,在循证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查阅资料找寻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合理的护理方法,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总之,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绍卿.精神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565-566.
[2]王玉玲.健康教育对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2,18(2):253-255.
[3]龙丽芬.200例精神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研究探讨[J].大家健康,2013,7(2):180.
论文作者:武瑞娟1,张海堂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病论文; 糖尿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方法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