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在教育发展中的缺失与思考_电大论文

电大在教育发展中的缺失与思考_电大论文

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缺位及其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播电视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8x(2004)07-0023-03

电大教育的“主体性”

关于对电大教育的诸多反思,实际上都可以归结为如何建立“电大教育的主体性”这一问题的不同层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电大当前最需要的是什么?电大的内涵发展明显滞后于外延的发展,原因大概主要就是“思想”的“阙如”。这里“思想”所指,应是大学精神。纵观古今中外大学的发展史,无一不是沿着树立大学精神的轨迹来解决不同时期所遇到的问题。

回顾电大20多年的发展,形成的大学精神是什么?这可能是我们难以回答、需要做理性反思的。我们不仅需要阐释大学精神的历史、内涵和功能,着眼于大学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而且应当着眼于大学精神的未来,着眼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建设。唯其如此,讨论和解决电大教育“主体性”问题才有了钥匙。

电大教育“主体性”的建立是解决成为主流教育的根本问题。电大教育的“主体性”的建立,一方面需要破除传统教育话语霸权的钳制,积极吸收世界一流和国内大学的先进成果,改进和创新电大教育的办学实践和路径,真正由“输血”的维持转变到”造血”的自立,真正发挥电大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办学特点。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很多来自现代开放大学的新术语、新方法、新思想已经构成了中国电大教育的内在组成部分。我们只有深入到大学的核心,充分了解了“他者”,才能清楚地确定“自我”。如果我们真的想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电大的偏见或不正确看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能够真正有效应对现时代问题的具有内在生命力的“中国电大教育”理论、规划、行动和实践。电大教育只有从大学精神上自信地建立了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最终消解所谓“主流性与主体性”之类的质疑,从而参与到大学教育与文化的交流对话之中。

生源质量与教育模式改革

宽进不是扩大招生规模、增强办学活力的根本点。宽进与严出是对等的,世界上成功的远程开放大学无一例外地遵循着这一基本教育规律。就我国教育市场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就业环境、以及学历对人们各方面的影响和心理压力等方面来看,严出不仅有一个度的问题,主要是质量评价与标准,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度的掌握以及在教学过程活动的具体实施都有不可言状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宽进无度或没有适度的门槛,严出也就失去了基本保障和条件。

现代远程教育不是弱者教育,相反,其不仅对参与学习者的一般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还对参与学习者的某些能力有特殊的要求。如:自律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电大现有各类教育的生源质量问题恰恰表现在其学生的关键能力较差,这就不可避免地给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增大了难度。使人担忧的是,一些教学改革和模式探索并没有考虑生源的实际水平,把学科性教学支持服务难以解决的问题,归咎为非学科性支持服务,不切实际地放大非学科性支持服务的作用,其研究结果不具有推广的普适性,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

提高国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要根据不同群体,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和不同层次的教育。现阶段的电大教育有必要对生源质量做一定的筛选,保证教育目标和教学设计的实现。宽进有度、严出有法,既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电大走好低门槛、向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纵深发展的必经之路。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与主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也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电大也不例外。尽管电大在“四个面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专业设置显示出很大的灵活性,但是并不能由此拒绝、排斥或否定发展“长线”专业,即教学、科研、学术、师资等方面条件较好、力量较强的专业。从高等教育发展观来看,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树立品牌、形成特色、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学校的实质与内涵的表征。如果电大长期游离于学科建设之外,不能形成学科建设规划并予以实施,那么,进入“主流教育”只能是一种口号,师资、教学、科研的水平很难得到真正提高。

众所周知,教学科研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师资队伍。电大师资队伍如何建?按照什么标准建?这是长期困扰和制约电大发展的瓶颈。而学科建设的缺位是电大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最好诠释,或者说,学科建设才是维系师资队伍的纽带。从这个意义上同样也不难理解,教学及教学质量也都是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展开的,电大在提高教育质量的众多措施中,由于缺乏学科建设的驱动,有些方法显得浅尝辄止。

其实,电大还是有很好的条件和优势,完全有可能建成一些在全国有水平、有影响的学科和专业。应当以全国电大为单位,把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中的优秀人员通过学科整合纳入到教师队伍中来,集中全国电大的教师队伍和科研力量,来发展电大自身的重点学科,从而去牵动其他专业的建设;树立学科建设的思想,营造学术氛围,培植学术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把学科建设作为树立电大“品牌”的内涵来认识,围绕学科建设去发展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学科建设在电大具有巨大的潜能和作用,但它不是自然表现出来的,需要去认识和挖掘。

考试机制改革

考试机制是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方面,是引导教学改革走向、测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它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教育、管理、激励的功能和导向作用。电大近年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初步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是,改革成果并没有进入良性循环,起到带动和扩大的作用。主要原因是,考试机制改革与教学模式改革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路线不同步,明显滞后于教学改革。

电大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是建立以自主学习、协同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教与学模式。但是,考试内容与评价方法却并没有随之变化。这与考核学生分析能力、研究性学习要求有较大距离,一方面给教学模式的探索增加了难度,创建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在这种考试机制下得到的不是推进和保护,而是扼杀和夭折。另一方面则导致学生仍然千方百计地强化考试要求的内容和主要题型,越来越注意考试的“技巧”和”方法”,又回到为考试而学习的老路上。

考试机制的改革,是撬动教学整体改革,尤其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电大考试机制改革的方向应真正从考查知识为主转变为考查知识应用和能力为主。电大在实施远程开放教育中,更应倾重于考试机制的改革。电大要改革考试机制,首先要使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考试检测目标三者统一起来,科学看待而不是囿于“五统一”中的统一评分标准,视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的要求和特点,选择不同的考试方式和考试组织形式。其次,要以能力考核为主,把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表现出来,发挥考试对教与学改革方向的引导与指挥作用。其三,确定适应成人远程学习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寻求恰当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综合测试和开放测试,有效检测教学质量。

对现代远程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是认知和情感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活动和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中心主义教育。教师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不应淡化或削弱,而应在教学、指导和情感关怀等方面得到加强,因为这种特殊角色有时是无法用技术媒介虚拟和代替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对象也不是无选择的。远程教育的确可以打破藩篱,使更多的人享受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但这并不是说远程教育是普适性的。教育对象不同,远程教育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会不同。在远程教育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技术传输条件还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远程教育更多的还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所以,教育对象应有所选择。许多人认为,新的技术手段使得名优教师的资源让更多的人共享,从而能提高教学质量。其实,现代远程教育的突出优势在于其交互性,而这种交互性同时也为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价带来了新问题,如学习者状况、教学情景、教学内容、网络环境、交互效能等因素的影响,都关乎远程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正确认识和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重要的是在认同技术和技术带来的更丰富的教育手段的同时,不懈追求教育的真谛。

对电大教育发展中某些缺位的焦虑和思考,在当下并不是老问题的简单重现,而是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格局和在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新语境中所彰现出来的新话题。它的关切点在于,不是苛责、而是反思电大教育的建构历程,探讨电大教育建设性的向度和面向未来的姿态,走出对传统教育模式简单仿照的幽谷,从而突出中国电大教育的自主性。其目的,就是期望电大在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进一步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大教育体系,建立最优的教育模式、资源配置模式和各种组织互动模式,从而使电大教育事业更富有活力。

标签:;  ;  ;  ;  ;  

电大在教育发展中的缺失与思考_电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