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各种信息系统与技术在农网中的应用,使得系统的数量越来越多,造成信息无法及时传递与快速传递,最终出现信息孤岛。而信息孤岛对于农网营配的调度管理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各种不同信息分布的系统当中,缺乏对其统一管理与有效利用,再加上农网技术力量与上级电网之间具有比较大的差异,对于各个系统进行维护的能力还不充足,使得各种电网系统在使用中实用水平差。因此,积极优化农网营配调度管理的模式,从而为农网营配提供快速的信息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电网;营销配电;管理模式
对于农网的建设,现阶段已经逐渐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同时各种信息化系统与技术在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使得许多农村大致上能够实现自动化农网配电。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随着各种信息系统与技术在农网中的应用,使得系统的数量越来越多,造成信息无法及时传递与快速传递,最终出现信息孤岛。而信息孤岛对于农网营配的调度管理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各种不同信息分布的系统当中,缺乏对其统一管理与有效利用,再加上农网技术力量与上级电网之间具有比较大的差异,对于各个系统进行维护的能力还不充足,使得各种电网系统在使用中实用水平差。因此,积极优化农网营配调度管理的模式,从而为农网营配提供快速的信息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农村电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农村电网信息化的建设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统一的接口标准,系统维护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一般来说,虽然农村电网信息化系统的数量和种类都较多,但是在进行信息交换时,每个系统都有定制的接口,接口标准缺乏统一性。并且农村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但是由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农村电网信息化的实际需求;(2)技术手段与管理方式不协调。农村电网在加大改革力度之后,已经具备一套比较成熟的采集和存储数据技术,但是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数据信息是分开储存的,不利于系统管理一体化的实现;(3)缺乏改造资金。相比较城市电网而言,农村电网具有负荷轻、用户不集中以及覆盖面广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电网改造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资金缺乏,所以导致农村电网的改造进程比较缓慢。
二、农村电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网建设水平相比前几年的建设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进行农网建设的过程中,自动化系统的调度越来越熟练,为农网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加规范的传播方式,促进了电力各项指标的上升。但是,在农网的实际运用中,由于农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很难对信息进行统一整合,使得农网的信息化建设不全面,当前农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农网内部的信息化系统数量庞大,并且程序比较复杂,虽然能够满足系统对于功能的要求,但是系统的接口标准并没有进行统一,因此,信息的传播和交换工作就很难开展。
(2)即使现阶段,我国的信息采集技术已经基本走向成熟,但是对于信息的管理却没有比较完善的系统,无法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导致大量的信息没有及时进行交换,对信息资源很难进行有效利用,导致信息资源的浪费,农网营销配电管理技术也是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农网营配调度的管理模式设计
3.1总体设计模式
为有效的处理农网在建设与配电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建立起相关的农网营配模式,充分的利用其维持农网的正常供电,从而提高农网营配的管理质量,而其主要的管理目的主要是整合农网的数据和信息,减少或者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并利用有效的技术与手段进一步将农网内部的各种信息系统优化,从而促进农网的正常运行。
3.2整合自动化系统
在农网的运行过程当中,农网的营配调度维护工作通常都是同一个技术小组负责,并且小组成员需要借助调控的一体化系统来整合营配调度信息,并充分的将调控一体化在自动化与一体化功能利用起来,从而减少人力与财力物力投入,减少工作量。而整合自动化系统主要从图形服务、报表服务、权限服务、告警服务、计算服务、信息分层以及数据接口等服务当中建立起实施数据库与商用数据库服务等,从而将自动化系统有效的整合起来,实现农网营配调度的一体化管理。
3.3优化信息的整合模式
以往在农网建设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取数据集成的方式来实现信息的集成,具体措施是在农网的内部建立起一个数据库或者数据中心,接着通过数据中心将各种信息合理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而随着当前农网建设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以往信息的集成方式难以适用,因此,研究人员通过不断的完善SOA(其主要是通过服务系统、发布系统。授权系统、查找与绑定系统等从服务提供者发布到服务请求者当中),是SOA逐步变成现代农网的建设过程中信息集成和信息整个的主要手段。和以往的信息数据的集成方式比较,SOA信息的集成模式应用优势更为显著,将其在实践当中应用,不但能够给农网内部的各个信息系统提供传播的通道,还可以促进信息系统的功能提升,完善农网的信息交换,从而促进农网的发展。
3.4综合应用农网营配调度
在农网的营配调度中,应该综合应用其子系统,选择浏览器-服务器的架构,根据数据处理流程能够分成数据的分析层、数据的交互层级数据的表示层三层结构。其中,数据的分析层指的是对于请求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应用原则进行分类、规划、整理以及统计处理等,同时还有组织好相关的数据;数据的交互层应该建立标准化互连接口,并根据数据应用层的要求,向总线处请求数据;数据的表示层主要是把农网数据用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展示出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作为我国重要能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电网改革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农村电网的改革力度,以农村电网的实际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引用先进的技术,全面优化农村电网营销配电调度的管理模式,从而确保农村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裴非,林一凡,于晓牧,韩述虎,杨建新,王晓军,吴仰宇.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技术框架研究[J].陕西电力,2010,25(3):475-478.
[2]陈丽娟,朱晓燕,赵俊峰.国内电网实时数据集成应用综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5(1):331-332.
[3]张辉,孙兴波,张峰.探析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J].电子制作,2013,14(18):315-316.
[4]陈毓春,李斌,吴福保,王余生,林晶怡,陈企楚,邹文.新型农网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J].农村电气化,2011,19(11):824-826.
论文作者:张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农网论文; 电网论文; 信息论文; 农村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