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公民教育_公民教育论文

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公民教育_公民教育论文

弘扬民族精神重在加强公民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民论文,弘扬民族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弘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明确了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的培育思路。本文就民族精神与公民素质的内涵及关系、提高公民素质要求的指标体系、公民教育的思路及载体建设等问题略呈管见,旨在为繁荣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添砖瓦之力。

一、加强公民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群体意识和品格,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共同理想、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民族精神具体表现为那些受到公民的普遍认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的思想和行为的基本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民族精神以其独有的导向、凝聚、塑造、激励等多种功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一个民族的繁荣富强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只有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整个民族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任何一个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都有一种个性鲜明的、拥有较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精神。任何一个成熟的民族,必然有与其繁荣、发展相适应的民族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才有了在世界民族中生存的资本。没有统一意志、远大抱负和高尚品格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可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衰落是从精神支柱的崩溃开始的话,那么,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则以民族精神的觉醒为先导。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郑重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提了出来,要求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中,对民族精神价值的高度重视。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需要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需要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经受任何风浪考验,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需要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的民族自尊自信意识。

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铸成,一是取决于这个民族每个公民的素质;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整体的精神风貌,而一经铸成的民族精神又影响着每一位公民素质的提高及整个民族的发展。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2](P179)明确指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反映了党在追求社会发展目标中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确立社会发展目标方面的体现。提高全民族的三大素质是对公民素质的集中概括,明确了提高公民素质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P158-159)公民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培育“四有”公民,促进公民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公民素质在当前突出的任务就是通过公民教育充分唤起公民的主体意识,使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以社会主人的身份出现,充分展现人的价值,全面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中国现代化进程呼唤公民素质的提高。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公民素质就是第一国力。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从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说,国际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精神的竞争,是公民素质的竞争。一个国家在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兴旺发展,乃至昌盛富强,究其深层原因是它的民族精神的振起。公民教育的根本追求,在于全面提高公民素质,振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里,既强调了“培育”公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又提出了培育公民必须占领的理论研究阵地、舆论宣传阵地、精神思想阵地、文学艺术阵地以及“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四种公民教育形式。占领四大阵地、运用四种形式,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公民教育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达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

通过对民族精神和公民素质的比较,旨在说明精神力量的弘扬和培育必须依赖物质力量的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提高公民素质。研究公民素质要求的指标体系及公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把握我国公民素质的现状,认识开展公民教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最现实的举措,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到公民教育的阵容中来,才能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项宏大而系统的社会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公民素质要求的指标体系及公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本文把公民基本素质要求的指标体系按系统划分为五类十六项。

(一)思想道德素质

1.思想素质。由于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脑中经过思维活动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结果,所以,思想素质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理性反映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凝结的思维结晶。思想素质是人的质量和品位的决定性因素,制约着人的活动和价值的大小,良好的思想素质能够积极、灵活地认识、适应环境,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相反,思想素质不高,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会对客观事物作出歪曲的反映。从新世纪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思想建设和思想引导将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公民教育抓住了思想素质,就能抓住人的灵魂,并使之按照社会要求的方向发挥积极作用。在思想素质中思想方法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思想方法不正确或不健全,就会影响人的整个思想素质的形成、发展、质量和品位,当前公民思想素质的提高,应从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培育入手。认识世界、认识公民自己的最科学、最有效的思想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它是形成公民良好思想素质的桥梁和保障。

2.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把调节人与人相互关系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固有的个体特质后积淀而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道德素质是组成人格的最重要的成分,它与思想素质相配合,构成人的完整的动力源泉。道德素质蕴涵着巨大的能量,具有动力、调节、控制、引导、塑造、示范等多种功能,直接影响和指导着人的思想和行为。道德素质是为人处世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必要的道德素质,就不会有人的灵魂和人格,就可能危及他人幸福和社会稳定。当前,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确保公民道德素质达到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要求,以提升公民整体文明程度;增强公民以主观约束自我心灵和行为的道德自律功能,以扩充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公民调整各种社会利益冲突的本领,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加强公民职业道德教育,使公民具有创新本职工作的强烈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二)科学文化素质

3.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是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系统地将一般知识和技能内化到人的基本智能储备系统中,逐步集聚、凝结、升华而成的教育成果。教育素质主要表现为教育程度、智能结构和学术水平等,它不仅是一种内含的品质,而且须通过人的言谈举止和行为活动,特别是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教育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础性素质,是提高和优化公民其他素质的平台。教育素质的高低是公民能否提升认知能力和自身地位意识的关键所在。“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是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提出的新要求,是教育发展观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它突破了以往那种强调单方面、单层次发展的教育观念,从整体的视角、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公民教育要发挥教育部门特别是教育科研机构的提升作用,努力提高公民的教育素质,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4.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指公民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是公民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科学素质主要体现在科学知识、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上。其中科学精神是灵魂,它不仅可以激励人们去学科学、用科学,而且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公民的科学素质与知识的扩散和应用密切相关,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公民的科学素质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人的知识的增长而自然提高、自动实现,需要通过相应的教育来培养。多年来,由于缺乏科学精神,不少富裕起来的人热衷于愚昧迷信活动,甚至一些高知识水平的人也相信了邪教的歪理邪说,这些教训说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目标应从知识的层次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不仅需要从正面对全体公民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还要从反面对各种迷信愚昧、反科学、伪科学和邪教活动进行揭露和打击,消除其对人们心灵上的毒害。

5.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将人类文化积聚、内化为人格内容的精神结晶,具有丰富人性内涵的个体特质。由于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所具有的积极面和消极面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承下来,均有可能同时成为一种素质而潜藏并不断发挥作用。文化素质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人的整体素质状况,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斗争异常激烈,因此,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的根本所在,我们应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途径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三)政治素质

6.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指人作为一个政治角色对自己所承担的政治义务和所享受的政治权利的理解、把握、反映和见诸行动等情况的总和,是人在政治生活中培养出来或必须具备的个体特质。公民政治素质说到底是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的统一。当前,公民政治素质教育关键是提升公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增强公民参政议政的实践能力,通过扩大基层直接民主、群众自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以国家主人的身份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维护和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是引导公民政治行为的基础性工作。另外,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以形成有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管理的社会政治氛围。

7.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指公民掌握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的综合能力。法律素质作为公民的内在观念和外在行为方式的总和,其内容从内在理性层面上讲,涉及公民的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法律知识等;从外在行为层面上讲,涉及法律的习惯、行为等。公民法律素质的一般要求体现为:对法律基本知识的一般了解,对法律规范的自觉遵守,对他人违法行为的力所能及的制止和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等。当前,公民法律意识薄弱,依法调整矛盾的能力偏低、自律能力较差是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关键在于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所以,普法教育仍待加强。要加强让法律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的有效性研究,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营造学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法治氛围和行为习惯。由于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依法治国就是人民治国、民主治国,所以,培养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是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条件。

(四)社会素质

8.社会素质。社会素质是适应社会、符合社会生活要求,并经充分社会化后得以形成的个体特质,是社会内容在个体身上内化的质量和程度,是以社会阅历为基础的综合性素质,包括对社会性质、特点的理解;对社会规律、规则、发展趋势的掌握;对社会关系的协调能力等。人的社会化就是社会素质逐渐形成的过程。社会素质是人成熟的最有效最核心的因素,是公民充当某一社会角色、使其它素质充分发挥社会作用并实现社会价值的先决条件。当前,提高公民社会素质就是要求公民最充分最真切地认识社会,体察社情,掌握社会现实情况、发展趋势与动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9.经济素质。经济素质是指人们认识经济现象以及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的总和,包括宏观方面对国民经济走向、市场发展变化、市场分析预测的认识能力及宏观经济管理水平等。微观方面包括产品创新、经营管理活动、投资理财、物价比较等能力。我国公民经济素质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商品意识、创新意识、市场分析预测能力弱,经营能力特别是产品更新能力、投资理财能力及市场应变能力都显不足。影响公民经济素质的主要因素是公民受教育特别是受经济教育的程度和掌握运用科技的能力,以及国家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商品经济发育的程度等。经济素质薄弱不仅会影响公民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而且会影响公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因此,提高我国公民经济素质应从基础做起。从掌握现代经济生活常识和必要的金融知识,掌握现代生活工具之一的电子货币的使用入手,加强理财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理财能力已经成为当代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0.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从事某种能满足谋生需要和事业需要的专门职业所必备的专门经验阅历、知识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总和。职业素质是职业化带给人的个体特质,其核心是适合专门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这个基本成分加上实践积累的工作经验阅历,就构成完整的职业素质。我们通常所说的“业务素质”就是职业素质,它既是谋生的条件和工具,也是创业的条件和工具。在市场经济时代和全球化时代,职业素质日益成为成功者的第一拐杖,其中,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基础,专业阅历和经验是核心,二者高度融合成为干好业务工作不可替代的基本本领。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提高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经验、职业技能熟练程度,成为安置就业、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突出问题。

11.生活素质。生活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经历体验,对生活取向、生活态度、生活作风、生活方式选择、生活规则和生活条件的理解与抉择,以及逐渐形成的生活技能、生活习惯、生活爱好和生活情感等等的总和。生活素质能真正反映人的真实面目或本性的个体特质,实际是一个关系人成熟程度的基本素质。任何人不了解、不熟悉生活,不理解生活的本义,即使教育文化素质很高,也容易出现逆常理、反生活的反应和举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在生活上的放纵自己,误把追求和贪恋个人生活享受当成是生活的惟一目标,甚至走向堕落、腐败的现象告诉我们:提高公民的生活素质,热爱生活、追求崇高生活目标、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情趣,应对生活挫折,赋予生活意义等是当前提高公民文明程度的基础工程。

12.能力素质。能力是指人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才能及胜任某项工作的本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统一。能力素质是人的其他所有素质在行动层次上释放能量时所赖以进行的行为机能的总和,是其他素质中所有能动成分的精华聚合。一般讲,能力素质分为三个层次:以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处理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做人的能力;以完成职责为主要特征的做事的能力。能力素质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能力群,这三个层次就是能力的三个维度,构成了人的能力的整体。就内在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和外在的做人、做事的能力来看,公民内在自我素质的提升是公民能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练好内功就为处理好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奠定了基础。

13.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总和。创新是人类特有的创造性劳动的本质体现,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由于创新是人们对传统的超越和发展的心理倾向,所以创新就要立足于创,追求于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传承这一民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创新对公民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创新素质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现代公民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它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高层次素质要求,也是人们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因此,培养创新素质也就成为公民教育的核心问题。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即崇尚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创新思维,即用新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能力,即开创新局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如公民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和创新人格等。因此,公民创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确立公民的创新观念、培育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激发创新热情,营造有利于公民创新素质提高的良好环境,使公民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公民。

(五)健康素质

14.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指人的解剖生理特征,也就是构成人的生命体的所有物质成分的质量和健康状况的总和;是以自然性为基本特征的、纯物质的个体特质。公民身体素质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公民其他素质的质量、效能和价值。面对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身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和特殊意义。公民应自觉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把身体锻炼放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位置。只有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在价值,以利于社会和他人。

15.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人心理机能方面的个体质量。事实上,所有公民都需要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支撑来认识、掌握、改变和发展自我。可以说,心理素质是公民一切素质的心理平台,只有在这个平台上才能建筑其它素质。由于心理素质直接构成公民对环境、对现实、对应激情况做出的反应,也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始终依托的心理平台。通常公民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诸如心理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消极、退让、无为、怨恨忌妒,经受不住挫折、打击,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心理容易扭曲变态而不会调节端正等等,就是心理素质差、心理基础薄弱的表现。心理素质的提高,要求加强对公民的心理辅导,通过各种教育和训练,增强公民心理保护的自觉,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成为心理健康的合格公民。

16.卫生素质。卫生素质是人的卫生观念和卫生行为习惯的综合反映,也是现代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尺。党的十六大把“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3]三个素质并列,把“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三个体系并列,充分说明公民的卫生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重要的地位。我们要以改善公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公民的健康素质为目标,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以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村镇为载体,以解决社会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突破口,提高全民族的卫生素质。

三、加强公民教育的载体建设

公民教育可以说是对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尽管公民教育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各国对公民教育的界定不一,总的讲来,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是一种协调个人与国家、社会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公民的政治、经济、法律和道德社会化。公民教育源于近代的西方,是伴随着公民地位的确立和宣传宪法中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规定而派生出来的。法国是进行公民教育最早的国家,1791年,即《人权与公民权宣言》通过的次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提出了公民教育的思想。20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提出了“国家公民教育论”,主张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忠于这个国家的公民。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演变,公民教育已经被各国普遍推广。如美国从1988年起,纽约各中学先后开设“法制课”和“公民学教育课”;新加坡从1992年在小学推出了《新好公民》教材;1997年法国教育部决定将公民教育贯穿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全过程,并设立相应的考试制度。可见,关注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国外有专门的机构在从事宣传和推广公民教育的工作,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针对公民不同年龄的特点,推出不同的教育内容,而且形式活泼、新颖,为社会的文明、公民基本素质普遍提高奠定了基础。在我国,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开始实施公民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03年在《纲要》印发两周年之际,中央将每年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可见,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工作,把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不久将会改变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成熟的、系统的中国公民教育的体系,没有相应的教材,没有固定的课程体系的局面。

学校是进行公民教育,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主要基地。学校进行公民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学校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融于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全过程中。特别要强化执教为民、以生为本的意识,克服教育的“应试化”传统,扭转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体、美、劳教育的惯性,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开设公民教育课程,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做合格公民”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家庭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启蒙之地。公民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将其渗透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日本1996年7月通过的题为《关于面向21世纪日本教育发展方向》报告中,提出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的教育口号,而国际意识、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公民意识被列为生存能力的重要内容。我国可充分利用18岁成人宣誓等形式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通过“在家庭做个好成员”为主题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孩子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自立的能力。

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场所。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从自己的行业实际出发,有计划地抓好公民教育工作,开展“在单位做个好建设者”为主题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把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与企业文化建设、公民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活动结合起来,并将其细化为指导职业行动的措施、可供考核的指标。

社区是全社会公民教育的缩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大课堂。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教育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积极开发公民教育资源。要以“在社区做个好公民”为主题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突破口,运用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军民共建、科教文卫下乡进社区等多种形式开展公民教育。利用各种公民教育基地和现代传媒、互联网阵地,推广群众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积极开展公民教育活动。社区应充分占领思想理论、宣传舆论、文学艺术、图书板报等阵地,通过“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多种公民教育形式加强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基地。尽管学校、家庭、单位和社会在公民教育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还必须加强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的专门机构的建设。与国外相比,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有待加强、研究机构有待创建。美国建国后就开始进行公民教育,19世纪美国公立中小学校普遍开设公民教育相关课程。19世纪末,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全美教育协会的组织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被认为是美国现代公民教育形成的标志,在全美推广并沿用至今。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等都有专门的公民教育研究机构。公民教育被认为是教育的最基本内容,一般中学生毕业后就具备现代公民的基本意识。还有一些国家将公民教育纳入终生教育,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学习班。可以说,公民教育已成为世界当代教育和面向21世纪教育的一个关注点。

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是摆在人文社会科学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和历史使命。当前最紧要的是调动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建一批专门从事公民教育研究的载体。在我国,专门的公民教育研究机构尚不多见,所以创建专门的公民教育研究基地并有效地发挥其科研、资料根据地的指导和辐射作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求的客观需要,是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紧迫任务和重大举措。

标签:;  ;  ;  ;  ;  ;  ;  ;  ;  

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公民教育_公民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