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会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学习历史上的大事件并对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背景和人物进行记忆,这样死背硬记的方式无法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还有可能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混淆。因此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下,注重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1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由于历史知识和历史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是学生无法去亲身体验的。因此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无法深入的理解历史知识以及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与历史事件有关的影片、纪录片等,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加深对历史事件和知识的理解。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播放纪录片《复兴之路》中有关于鸦片战争的资料,从而让学生在历史情景中了解到鸦片战争对国家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对纪录片的观看和对两次鸦片战争背景的分析,理解战败的原因以及失败的必然性。通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培养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2设置启发性问题
要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就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因此教师要优化课堂提问环节,要设置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分析:中世纪的天主教地位是怎样的?宗教改革开始于哪个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宗教改革?“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影响?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的重要性。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们能够让学生在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后思考,从而正确的认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实质,让学生了解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通过启发性问题的提出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有很多的知识点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为了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将两者混淆在一起,而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知识和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历史知识。如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儒家、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关键词用思维导图绘制出来,然后再将不同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列出来,如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主要观点有仁、有教无类、克己复礼等;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其主要思想观点为道、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等。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整节课的内容,完善了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使得知识更加的条理化,还加强了知识点之间的练习,让学生逐渐养成总结知识的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培养学生的史料运用能力
历史其实就是后人通过对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字、物品等进行分辨、考证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历史其实就是一门史料实证的学科。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贯穿史料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作者和不同观点的史料,引导学生对这些史料进行选择性使用和分析。由于不同的史料是不同的作者所遗留的,而不同的作者由于其所处年代、政治立场、个人的学识修养、社会地位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很多的历史史料会出现观点不同或者相互矛盾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选择和整理,能够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史料进行整理和对比的过程了解史料和史时的不同。如在“王安石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史料,如《神宗实录》、《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宋史·兵志一》、《张载集·文集佚存·边议》等,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对比不同史料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学生学会客观的看待事物的本质,从而能够对历史问题做出客观的评价。
5结语
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师就要能够以历史核心素养为基础,注重对学生史料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学会客观的看待历史事件,并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事件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体会,并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提高历史素养,推动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徐亚颖.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8):140.
[2]陈少谊. 运用思维导图 提升高中历史学科素养[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0):102-103.
论文作者:许先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学生论文; 历史论文; 史料论文; 教师论文; 路德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 高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