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力视角下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_国际竞争力论文

国际竞争力视野下的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人力资源开发论文,视野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概念。最初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涉及到军队的组织,战略的谋划与战术的运用等。18世纪产业革命后,随着欧美一些强国的出现,经济力量与其国际竞争力的联系日益简单明了。到二战以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后,一些国际组织的专家们开始致力于对各国状况的研究与分析,其中以世界经济论坛(WEF)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的研究方法及体系影响较大,它每年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已成为各国政界、经济界领域审时度势、制定决策的重要参考物。

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目前,我们要面向21世纪,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国家有关部门早已开始关注我国的国际竞争力。80年代中期,国家体改委把国际竞争力研究引入我国;1989年责成有关机构开始与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商讨合作开展国际竞争力的世界评价体系,从而使我国国际竞争力研究有了世界标准。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定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国力的强弱程度。在WEF与IMD看来,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五种不同因素的组合,即变革因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和工业序位结构。其中变革因素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对国际竞争力发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国家(地区)未来竞争能力如何,将取决于其人力资源方面拥有的优势。

本文拟就上述观点,根据1996年国际竞争力报告,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在国际竞争力中的位置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人力资源与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理论

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庞大,共包括381项指标,归并为八大类要素,其中国民素质一项反映一国国民素质与生活质量。在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民素质是通过“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可获得性”来评价的,其本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理论。二者都将人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强调了人对推动经济前进的决定性作用。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理论是国际竞争大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理论,应该成为人力资源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在世界竞争力报告对国民素质的评价中,主要通过七个方面的分析比较,运用42项指标来综合评价各国的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这七个方面要素是:人口,劳动力,就业,失业,生活质量,教育和劳动者精神面貌。虽然国与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指标的选择与运用不一定对每个国家都合适,但它们基本上反映了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的情况,可以运用这些指标对各国的国民素质竞争力进行分析。

二、中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分析

在1996年国际竞争力报告中,中国综合排名列所考察的46个国家和地区的第26位,国民素质单项排名为第35位。从分类国家和地区看,中国国际竞争力水平高于经合组织国家中的7个,列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第7位,是12个转型国家国际竞争力比较的第1位。但就国民素质这一要素来看,仅高于俄罗斯、印度等11个国家,不但落后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而且还落后于捷克、波兰、匈牙利等其他转型国家。国民素质明显地成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劣势因素,这一点通过国际竞争力资产负债表可以明显反映出来。

国际竞争力资产负债表是系统全面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优劣势评价结果的重要手段。其中资产方列入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全部竞争力评价指标中在世界排名最好的前60多项,负债方列入的是排名最差的后60多项。

表1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1996年世界竞争力报告公布的中国国际竞争力资产负债表的国民素质部分,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指标都属于“负债”,“资产”方很少,且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就业人口总量及工作时数上;而“负债”方共有19项,其中教育问题占了8项。公共教育人均支出较低,教育体系不适应竞争需要,中等教育入学率低,20~24岁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低,成人文盲目率高,经济知识文盲率高,这些问题在世界排名中均在倒数9名之内;另外,工作方面、社会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人口、劳动力资源的竞争力分析

1995年我国人口达123100万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毋庸置疑,人口总数这一指标值在国际竞争力报告中排名第一。这固然意味着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但带来的问题更多。首先是庞大的人口对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压力,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各方面的矛盾;其次是巨大的就业压力。199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为61946万人,绝对量位居世界第一,相对量在报告中排名第8位。失业率为2.9%,排名第6位,好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但是,这一数字为名义失业率,大大低于实际失业率。如果考虑到农村地区和企业中的隐性失业人口,失业率将大大超过这一数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高达1.2亿,占整个农村劳动力的1/4以上。即使乐观地估计,200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将超过2亿人。城镇失业率,考虑到稳性失业人口则可高达15%,即使从名义失业率来看也有长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升级,失业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将日益突出,尤其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是较低的失业率也会导致庞大的失业大军。

再从失业人口年龄构成上看,失业人员的年龄构成轻,多为24岁以下的年轻人(表2)。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失业人口中年龄在34岁以下的占81.62%,其中年龄在24岁以下的占52.64%。如果长期存在这种情况,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将严重影响这些年轻人未来的发展,并危及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

(二)生活质量的竞争力分析

国民生活质量是反映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最直接的指标之一,是评价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1994年以来,我国在生活质量单项排名中一直列第42位,明显阻碍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更新、更复杂的问题。

1.收入分配差距增大,贫富悬殊逐步扩大。在全国1.4亿职工中,大约有942万贫困职工,其家庭人口均为2760万人。在通货膨胀和就业不足的打击下,不仅已有的贫困居民生活条件日趋恶化,而且不断有新的居民进入贫困层。由于有些企业长期停发、减发或拖欠工资,相当一批职工难以得到基本生活费,全国6.4%的国民收入分配给了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而41.8%的收入则流入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从城乡差别看,1993年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为922元,城市为2336.5元,城市为农村的2.53倍。1994年城乡居民的吉尼系数已达到0.434的贫富相当悬殊的状态。地区收入差别也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

2.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以作为社会保障体系最低层次的社会救济为衡量指标,中国排名第43位,即倒数第4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化”,而基本上以“单位制”的形式存在,企业及国家的负担都很沉重。随着我国劳动力人口的进一步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种传统的统筹型社会保障体制将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另一个缺陷是覆盖面窄,没有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容纳进来,农民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自己保障”,以家庭为单位,缺乏其应有的稳定性。

(三)教育的竞争力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我国总结多年的经验教训得出的认识。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教育是我国国民素质相对薄弱、竞争力相对缺乏的主要原因。在教育结构10个指标中,有8个排在35位之后,其中有4个排名40位之后。入学率很低,初等教育入学率为51%,排名37位;高等教育入学率只2%,排名45位,不仅大大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还落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从总体水平看,总体文化水平偏低,存在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人口。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为26.7%,排名第45位。全国1993年公共教育支出人均水平仅9美元,排名第45位,与排名第一的瑞典2287美元的水平相去甚远。虽然自1991年以来我国人均教育支出在逐年增长,但即使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比较起来,差距也还是明显的。

教育结构方面,中国教育体系排名第39位,不适应竞争社会的需要。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对教育体系是否满足竞争性经济发展需要这一指标,我国的专家调查评价得分仅为2.10分,而新加坡的得分为7.62分。表4显示,1995年我国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共有约207.9万人,普通高中毕业生为201.6万人,两者比例几乎为1:1。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对中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需求情况,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的数量明显偏少,在职培训方面,在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我国这一指标排名第40位,是不利于劳动者素质国际竞争提高的因素。此外,“应试教育”普遍存在,各级各类学校培训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很难适应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农村儿童入学率出现降低势头;电脑的使用和资源交换不普遍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还都有待于我们去认真解决。

三、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如何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如何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将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1.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首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管理体制和管理法规。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用工制度的改革虽已起步,但企业经营者的用工自主权仍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劳动力流动受到政策、体制因素的制约,限制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户籍制度有待改变,应根据人员自由流动的要求,制定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规则。其次是解决好劳动就业问题。针对我国近几年日益提高的失业率,除继续坚决执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政策外,还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合理选择那些使用劳动力多、资本少的技术进行生产,加快人口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第三产业。最后,应促使企业重视职工在职培训。政府要实施相关政策以提供在职培训的动因,加快在职培训的立法工作,制订有利于加快在职培训的法规、规章。韩国早在1979年就通过了《职业培训特别法》,要求企业按批准的计划向职工提供6个月的培训,台湾早在《工厂法》中,就制订了有关艺徒的规定,1983年,又颁布了《艺徒训练条例》,1984年实施《劳动标准法》。这两个法令明确要求雇主必须在雇用工人时进行培训。实践证明,这些国家(地区)的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大大增强了国家(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2.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投入结构,提高教育效益。发展经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教育是根本。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普及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基础教育。改善教育资金投入,把重点放在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上,防止因预算过多投入高等教育而造成的对基础教育的损害。因此,我们应参照先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教育投资结构,使我国的人力资源同经济发展水平一定阶段相适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切实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中小学教师工资的提高。继续开展“希望工程”,鼓励社会办学,企业办学,个人办学,并给予政策上更多的优惠。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及时调整教科书的结构、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投资效率。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的竞争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着我国改革向纵深的发展。目前,人们对社会保障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大缺陷。从个人角度讲,我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尚未对广大劳动者造成大的冲击,个人风险意识不足。从企业角度讲,许多企业把社会保障当作经济负担,而不是认识到社会保险对于自身卸下经济负担的作用。这种片面的认识对于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一定消极影响。因此,我们首先应从观念上改变人们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继续深入改革,遵循权利与义务统一、城乡有别的原则,建立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在城镇,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并继续发挥家庭在养老功能中的作用;扩大失业保险范围,使之覆盖所有城镇职工。在农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以农民自我保险为主,因地制宜,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保险基金的管理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等。

展望21世纪,人们已把极大的注意力投入人力资源的较量上。我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如何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认真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通过提高国民素质带动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们将会以更强劲的国际竞争力迈进21世纪。

标签:;  ;  ;  ;  ;  ;  ;  

国际竞争力视角下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