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5kV以下变电检修的研究论文_卿力槐

基于35kV以下变电检修的研究论文_卿力槐

(国网四川汶川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汶川 623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变电设备运行压力逐渐加大。在长期的工作状态下,难免会出现运行故障,影响变电设备系统的平稳运行。因此,加强变电检修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35kv以下变电检修为基本出发点,指出了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整改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变电检修的效率,确保变电检修的质量。

关键词:35kV以下变电检修;现状及问题;策略

在我国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35kv变电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满足了我国居民用电需求,提高了我国电网供电的质量,推动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平稳发展。但是受传统变电检修模式的长期影响,使得我国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变电检修目标不够明确、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工作素质有待提升以及变电检修方案缺乏合理性等问题最为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35kV以下变电检修效率和质量低下,变电检修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效用。因此,创新35kV以下变电检修模式、明确变电检修的目标、改进变电检修方案以及提高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应尽快落实。

1、35kV以下变电检修现状及问题

受传统事后检修模式的影响,使得我国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变得十分被动,只是在电力设备出现故障后才进行检修,具有很大的滞后性。虽然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这种检修模式是在电力系统或设备已经出现故障的前提下进行,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并不一定完全达到预计的维修效果。一旦检修不够及时,继续运行的故障设备其危险性将急剧加大,对整个变电系统的运行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基于传统的变电检修模式有如此多的缺陷,变电企业应加快35kV以下变电检修维修模式的创新脚步,寻求更先进、快捷、有效的检修模式,以最大限度的消除变电设备运行隐患。

1.1 变电检修目标模糊

变电站检修是一项科技含量极高的工作, 但是由于我国变电站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检修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35kV以下变电检修经验的缺乏,使得检修人员在进行检修工作时没有明确的标准,绕了许多的弯路,降低了35kV以下变电检修的效率,更无法保障变电检修的质量。

1.2 变电检修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变电站的发展时间较晚,尤其是智能变电站发展才刚刚起步,导致这方面的专业检修人员匮乏。变电检修的工作人员大都是从传统的变电站转换过来的,对35kV以下变电检修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所掌握的检修技术无法与时代接轨。在遇到设备故障问题时只是依靠传统的方法进行检修维护,无法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不断的出现,大大降低了35kV以下变电站的运行效率,35kV以下变电站运行仍然存在较大的潜在安全隐患.

1.3 变电检修方案不尽合理

合理完善的变电检修方案应包括检修的内容、检修的重点、检修的方法、检修的周期等内容。但是在传统事后变电检修工作模式的影响下,使得检修人员过度的重视检修的过程和检修的结果,而对检修之前的准备工作缺乏重视,只是在问题发生后才急冲冲的赶制检修方案,使得变电检修方案与实际工作需求严重脱节,无法对变电检修工作作出有效的指导,降低了变电检修的效率,不利于变电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2. 结合某案例提出变电站检修对策

某35KV变电站发生了仪器母线避雷器爆炸事故,该变电站采用的是三圈变压器,据变电站值班人员反映,该35KV系统在发生了几次接地信号后直接就出现母线避雷器爆炸事故。通过检查与分析排除了产品质量和运行不当等因素。最后确定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35KV线路接地系统揩振过电压,再加上该型号的氧化锌避雷器其额定电压和持续运行电压取值比较低,进而引发的了爆炸事故。因此,技术维修人员选用了额定电压为51KV的避雷器来替代原有的避雷器,并采取了各种措施以避免除系统谐振,消除了系统过电压过高而对设备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该事故案例得到了一定的启示,提出了几条加强35KV变电站检修管理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实际的检修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5kV以下变电检修策略

3.1 明确变电检修目标

在开展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前应明确检修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了解变电检修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的。有序的开展变电检修工作,避免变电检修的盲目性,少走弯路,有效提高35kV以下变电检修的效率,尽快实现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变电企业或单位经济效益,促进变电事业的长效发展。

3.2全面提升变电检修人员综合素质

为了确保变电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应加强对变电检修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引入国外先进变电维修理论,不断补充和丰富维修工作人员理论知识体系,使其熟练的掌握各种变电检修知识,并在具体的检修时间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变电检修技术能力,切实解决各种变电设备突发故障问题,保证变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行。此外变电检修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不断交流经验,取别人之长弥补自身缺陷,逐步提升变电检修效率和质量。

3.3 改进和优化变电检修方案

工作人员应根据变电站的运行情况,适当的增加巡检的次数,并制定完善检修计划,缩短变电检修的时间,提高检修的效率。在巡检之前应明确检查的内容、巡检工具以及巡检路线等,最后由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巡检小组,认真检查变电站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同时弄清楚故障发生的原因,做好现场记录,为后续维修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此外,在巡检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光线的充足性,以免忽略细节部分检查,给变电站运行留下安全隐患。

3.4 创新变电检修工作模式

目前,我国35kV以下变电检修模式不够科学,直接导致变电检修效率和质量低下,变电设备故障问题层出不穷,给变电企业生产运营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创新35kV以下变电检修模式显得十分重要。应力争建立起灵活的变电设备检修机构,对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分工,明确每一个人员的工作职责,保障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技术部门应及时掌握和更新变电检修技术体系,确保检修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变电设备故障问题;还应增设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对变电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重点检查变电现场各种重要元件,比如,集中器、避雷器等,利用现代光纤技术、无线扩频技术等及时发现问题,并与检修维护部门做好工作交接,以减少因变电设备损坏或变电故障所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切实确保整个变电站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检修维护部门负责对电厂设备的检修工作,与安全监察部门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此外,变电企业还应积极引入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对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测,及时发现故障问题,为维修工作提供充足的时间。并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在线监测工作,做好相关监测数据的统计,并对监测的数据按照月、周、日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制出数据曲线,认真分析、研究绘制的数据曲线,分析不同时间段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对设备监测结果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实现电力设备状态的可视化监控,变被动为主动,弥补以往事后检修模式的缺陷,。

3、结语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科技手段日新月异,逐渐改善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变电企业或单位更应该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积极引入新型变电检修技术,逐步形成完善的变电检修技术体系,为变电检修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以提高变电检修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了在线状态检测的重要性,因此,变电检修人员或机构应加大学习力度,尽快掌握在线状态监测技术,对变电设备实施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故障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变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崔红刚,于志强. 基于35kV以下变电检修的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4,(07):280.

[2]邓文韬. 关于35kV以下变电检修的研究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0):201-202.

[3]王向伟. 基于35kV以下变电检修的探究[J]. 电子测试,2014,(S2):175-177.

[4]杜斌奎. 基于35kV以下变电检修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179.

[5]宋媛,赵镭,田贵. 基于35kV及以下变电检修方法的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16,(04):129.

论文作者:卿力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基于35kV以下变电检修的研究论文_卿力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