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围术期体位护理探讨论文_殷颖

殷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围术期体位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7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使用抽签方式遵循随机准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都给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平卧位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侧卧位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进行调查,观察组的社交、自理、活动与心理等维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围术期侧卧位护理能促进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脱离;围术期;侧卧位护理;视力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273-01

视网膜脱离为临床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为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和神经上皮层之间发生分离的现象,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能减少对其他组织的伤害程度,创伤性比较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是手术均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应激与创伤作用,因此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当前玻璃体切割手术中体位对机体各器官产生的不利影响也逐渐得到重视,比如平卧位容易造成术后低血压与静脉血栓,当转为侧卧后上述症状即可减轻。本文具体探讨了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围术期体位护理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7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男52例,女2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45.99±2.19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1年,平均为45.99±2.19年;发病原因:视网膜色素变性32例,视神经炎视乳头炎继发视神经萎缩16例,不明原因视神经萎缩18例,其他6例。使用抽签方式遵循随机准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 手术与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都给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平卧位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侧卧位护理。

在护理中,由医生,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士,和眼科专家组成护理小组,围术期护理工作的详细实施过程由主管护士负责。在围术期过程中,对于患者的疑问与疑惑进行耐心的解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术前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必要时帮助睡眠。根据营养科医生的要求积极指导患者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及含粗纤维的食物,按照病情的康复状态,患者需要适当地锻炼身体,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与锻炼方法,促进机体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1)视力调查:在术前1d与术后1个月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所有患者进行矫正视力的调查;(2)生活质量调查:选择CLVOOL调查表在术后1个月进行调查,即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社交、自理、活动与心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视力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矫正视力分别为0.25±0.12和0.19±0.11,都明显高于术前1d的0.07±0.04和0.07±0.03(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术后1个月进行调查,观察组的社交、自理、活动与心理等维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视网膜脱离当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玻璃体切除术虽然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的康复与改善需要较长的时间,为此对于护理的要求比较高。

在常规玻璃体切除术中,传统采用平卧位,以此可多暴露手术视野,但采用平卧位可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的改变,而采用侧卧位对生理干扰较小[1]。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矫正视力分别为0.25±0.12和0.19±0.11,都明显高于术前1d的0.07±0.04和0.07±0.03(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术前体位护理中,要卧床体息,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并包扎双眼严格限制眼球的活动。术后的体位原则是裂孔位于最高位,可采用俯卧位、低头半卧位、侧卧位、仰卧位,也可交替采取前两种卧位。

为此保护提高术眼视力,预防对侧眼发病,在围手术期积极进行护理干预意义重大。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也得到了广泛应用[2]。在侧卧位干预中,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手术安全环境,并缓解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心理负担,是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本研究显示术后1个月进行调查,观察组的社交、自理、活动与心理等维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于患者的卧位要求,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气体完全吸收前要采取气泡顶压裂孔向上的姿势,吸收后可平卧位[3]。

总之,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围术期侧卧位护理能促进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张凌,刘勇,陈少军,等.开放性眼外伤不同时机玻璃体手术的对比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14,50(2):121-125.

[2]韩姬,王玲,刘伟仙,等.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5):502-506.

[3]张杨梅.体位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22(3):165-165.

论文作者:殷颖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围术期体位护理探讨论文_殷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