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中医医院 2716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通过降压药物的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加强健康教育等,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结果9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经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控制高血压应以预防为主,加强预防保健、心理护理为重点,减少老年高血压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体验;体会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2012—2013年共收治高血压患者216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出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诱发高血压的主要与社会环境的应激、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心理负担有关。笔者运用应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l2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其中男61例,女29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60岁;合并脑梗死26例,脑出血2例,冠心病20例,肾衰3例。经过积极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患者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高血压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服用药物均为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B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以及其他扩血管剂等药物。可以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采用单剂或联合应用,降压治疗的效益非常明显,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事件及致残率,现今降压药物以能使90% 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降到正常,对于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或伴糖病或伴肾功能不全者应尽可能将血压降到正常(<130/85/mHg)或理想水平(120/80 mm Hg),对于老年人应降至140/90mm Hgo2 护理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经验与体会
2.1 指导患者科学用药
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均需口服降压药,降压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持稳定的血压,切不可血压一降就停药,血压上升又服药,使血压反复波动,对健康极为不利。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缓慢、温和、适度降压,药用量从青壮年的1/3~1/2开始,于数周内逐渐加量,2—3个月达到目标血压值;②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由于体液量减少,肝肾功能减退,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密切观察;
2.2 生活方式指导
2.2.1 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紧张和疲劳,以保持轻松、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
2.2.2 给予低盐饮食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3—5 d。控制钠盐的饮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可用小勺量出具体盐量,这样患者就容易理解接受,自觉使用不含钠盐量较多的食物、腌制品,鼓励患者多吃植物油,尽量不吃动物油。
2.3 心理护理
2.3.1 心理疏导 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待患者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
2.3.2 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活性增加,血压升高,因此,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2.4健康指导
2.4.1 疾病知识指导 向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3.小结
老年高血压病号睛绪紧张、环境不良刺激等因素有关,孤独、焦虑、抑郁所致负性情绪影响躯体疾病的临床康复和预后。针对老年患者焦躁、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以诚 相待,消除他们的陌生感,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学会自我调节,提高承受能力,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以维持血压的稳定。对于易激动的老年患者应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他们对人对事有一颗宽容的心,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云开,王梦洪,郑泽琪,等.科素压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对照研究.高血压杂志,1996,7(4):293-295.
[2] 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0,8(15):590.
论文作者:李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血压论文; 老年论文; 心理论文; 病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