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油化工企业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是一个地区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所以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安全占据生产活动的第一位置。2014年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强调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本文将利用墨菲定律探究小概率事故对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以及应用墨菲定律对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给排水;数字模型;管理
1.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是生产装置大型化、工艺流程复杂、装置运转的连续性强、日常维护的要求高、设备专业性强。因为以上特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极易发生事故,近几年石油化工企业发生几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石油化工企业对安全更加重视。目前,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特点包括以下几点:投入逐渐增多,2014年中石化投入资金39亿,治理隐患5622项;制度逐渐完善,中石油针对安全生产工作制定32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卫生保护、特种作业规章制度等内容,完善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5];员工的参与程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常抱侥幸心理,作为安全生产的实际操作人,以及规章制度的实际执行者,更应该提高自我安全意识,以及企业安全意识[6],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应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包括施工实际操作,自我安全防护,事故应急操作;安全技术落后,在一些企业中,安全工作只能靠目视化管理,安全标语、警示牌都很完善,员工安全意识也很强,但是企业的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更新速度慢,如毒气治理效果不好、粉尘收集率低等,安全消防防护设施陈旧,如护栏梯子不牢、报警器失灵、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设备老化,防爆装置失灵,密封不严等,使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因此目前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受资金投入、规章制度、员工意识、工艺设备等几方面的因素影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7]。企业应当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本企业的安全管理特点,对制约短板完善改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8]。
2.对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案例进行分析
根据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事故调查报告: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山东省青岛的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的东黄输油管道的原油泄露流入市政排水暗渠,泄露的原油挥发出油气,在密闭有限空间内不断积累,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一处输油管道破裂,施工人员进行破碎路面作业,作业过程中火花与泄漏的原油油气相遇导致油气爆炸。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1)中石化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同时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应急操作的培训工作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不彻底,未能发现和及时处理管线腐蚀隐患;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对泄漏原油数量没有做出正确判断,并且发生事故时,没有及时下达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2)青岛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不够彻底,未发现输油管线的腐蚀情况,没有将原油管道的质量安全情况作为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黄岛街道办事处没有及时发现厂区内的暗排水渠上违规搭建的临时工棚,导致了事故伤亡增多;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未全面贯彻落实相关安全法律法规(3)山东省油区工作办公室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够深入,存在安全生产检查走过场的情况,虽已经发现输油管道存在安全隐患,但未督促企业治理。(4)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不合理,将市政排水规划入厂区,暗渠设计存在隐患,明渠改暗渠工程也没有单独报批。事故发生区域的规划建设不合理,居民区、学校与化工企业、石油化工管道等距离过近或道路交叉,隐患未及时发现和治理。(5)青岛市及开发区管委会对事故风险判断失误。开发区管委会没有充分认识管道泄漏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危害,评级为一般突发事件,直接导致现场指挥人员未非常及时的进行协调和并组织充足的应急救援力量;对原油泄漏的发展趋势判断失误,影响群众撤离和疏散;压制、拖延事故信息报告,并谎报信息。
应用墨菲定律对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案例分析,由直接原因可以看出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是动火作业,第二个是原油泄露,当有两个因素时,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在事故的间接原因中,共有5大主体,包括中石化集团公司、青岛市人民政府、管道保护工作主管部门、开发区规划部门和开发区管委会。其中中石化集团公司主要问题有安全责任不落实、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和隐患排查不彻底;青岛市人民政府主要问题有未切实落实国家法律、安全检查不彻底和对违章搭建临失察;管道保护工作主管部门主要问题有未履行职责、走过场;开发区规划部门主要问题有审批不严格、规划建设混乱和未履行职责;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问题有对事故研判失误、应急救援不力和信息不准确。其中共有13个因素制约安全管理,使事故发生概率增大。
结论:应用墨菲定律数学模型分析,假设动火作业和原油泄露引发事故的概率均为P0,则两者共同引发事故的概率P1为1-(1-P0)(1-P0).=2P0-P0^2。因为,引发事故为小概率事件,则P0^2约等于无穷小,所以P1=2P0,说明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当有13个间接因素影响时,假设每个因素使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10%,则事故发生的概率P2=P1*(1+10%)^13=3.45P1=6.90P0。说明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案因安全管理漏洞过多,使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为原来的6.9倍。假设管道储运分公司隐患引发事故为0.1%,每天都发现一处隐患,但是没有及时处理,一年内可能发生事故的概率P1=1-(1-0.1%)^365=30.5%,当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为原来的6.9倍时,一年内可能发生事故的概率P2=1-(1-0.69%)^365=92%,说明当隐患发现及时不处理,一年内有可能会发生事故,然而,当安全管理存在各种漏洞和缺失时,由隐患不处理而引发事故将是必然事件。
参考文献:
1.王晓秋,马永红.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HSE管理现状比较与分析[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7(2):10-12.
2.黄瑞.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特点与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3,(4):152-152.
3.沈郁,于风清.石油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0):99-104.
4.陈宾雁.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月刊,2012,(2):203-203.
作者简介:程鑫,男,助理工程师,201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现从事给排水专业工作。
论文作者:程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事故论文; 概率论文; 化工企业论文; 石油论文; 隐患论文; 发生论文; 原油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