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建构理论的日本学派为什么逆势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派论文,日本论文,逆势论文,理论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大国的崛起往往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日本企业的实践在八、九十年代对企业战略理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即是典型的例子。众所周知,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理论(RBV)——九十年代之后的主流战略理论之一——的创始者们在其代表作中大量地援引了日本企业的实践。[1]实际上,在日本企业为西方的战略学者提供极具特色的实践经验的同时,日本学术界也在这一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仅就世界级的理论建树而言,我们就可以举出伊丹敬之的无形资产论和野中裕次郎的知识管理论。[2][3]①相对地,在大国经济的相对停滞期,与该国实践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也往往归于沉寂。比如,在美国企业面临来自日本企业的巨大压力的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美国学术界中很少有人对当时美国企业的实践给予肯定并对其进行理论化,而是积极地从日本企业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即使在21世纪初期对日本企业的战略选择极力进行抨击的战略理论大家波特在当时也不例外。[4][5]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近10余年来,尽管日本企业竞争力相对衰落,但是在日本管理学界,产品建构理论却呈现出极度的繁荣,形成了可以与产品建构理论的美国学派(以下简称美国学派)相提并论的产品建构理论的日本学派(以下简称日本学派)。 在战后的长期发展中,日本的企业管理理论涉及了所有制、劳资关系、下请制或企业间关系、现场管理、银企关系、政企关系、战略理论和企业史等诸多研究方向。但是,近10余年来,日本学者关于产品建构理论的研究快速发展,俨然成为日本企业管理理论的统合者和新主流。②在此仅举3例。 第一,在被公认为收录了日本管理学界的最高研究成果的新版《日本的企业系统》中,日本学派的研究成果占据了重要位置。[7]这意味着日本学派的研究受到了日本管理学界的高度肯定。另外,东京大学制造业经营研究中心的百余篇日文工作论文的质量很高,其中的相当部分达到了在英文期刊发表的水准。客观地说,如果不是因为语言的限制,日本学派将在国际学术界产生更大的影响。第二,在日本管理学的三大重镇中,日本学派已经产生了关键影响:除藤本隆宏、新宅纯一朗等人领导的东京大学团队之外,一桥大学和神户大学也有重要学者加入相关领域的研究。[8][9]第三,随着藤本隆宏先后出任日本组织学会和日本演化经济学会会长、其研究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连续入选文部省指定的卓越研究中心(COE),日本学派在日本管理学界的地位日益巩固。总的来看,如果说宇野弘藏的政治经济学、丸山真男的政治学、大冢久雄的经济史是战后日本社会科学在八十年代之前的三大贡献的话,[10]那么日本学派正在呈现出和比较制度分析一起成为日本社会科学在八十年代之后的两大理论贡献的势头。 关于日本学派逆势发展的原因,在逻辑上存在两个潜在的研究路径:一个研究路径从经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理解日本学派的发展;另一个研究路径从管理学学理的角度来把握日本学派的兴起。在日本学派出现的同时,相对保守的社会思潮物造主义(Monozukuri)在日本出现,而日本学派与这种思潮多有唱和。③因此,一个便捷的思路是将日本学派的兴起归因为日本学界的学术倾向的保守化。针对这种观点,笔者认为,物造主义和日本学派确有重合,但是两者重合的部分并非日本学派的理论建树的主体。因此,将两者等同有简单化之嫌。本文的分析表明,产品建构理论的内在结构为日本学派的发展预留了理论空间;模块化的深层逻辑和日本企业竞争力的形态为日本学派提供了丰富的实证研究对象;注重生产现场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为日本学派注入了发展动力;具有保守倾向的经济意识形态放大了日本学派的影响,但不是日本学派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日本学派的双重贡献 产品建构理论之所以被认为是近年来企业战略学界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进展之一,一方面是因为这一理论有效地回应了九十年代之后以ICT产业群兴起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学界的企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础问题。 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是企业战略理论的关键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企业战略理论内部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是,对于具有不同技术特征的产业之中的竞争优势或竞争力的形成机制是否有所不同这一重要问题,这些流派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换言之,尽管竞争力的技术基础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但是这一问题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而是处于悬置的状态。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二:第一,缺乏一个可以对为数众多的产业进行有效分类的清晰的技术标准;第二,缺乏可以将技术与组织——竞争力或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变量——联系起来的分析工具。④ 产品建构理论的主要理论家大多来自生产管理或创新管理领域。他们将产品建构——产品设计中的基础性概念——引入战略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九十年代之后产业格局的变化并讨论了竞争力的技术基础问题,从而确立了产品建构理论在企业战略理论中的地位。一般而言,产品建构指产品部件与产品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或产品部件之间的关系。依据这样的定义,产品可以被区分为开放模块型、封闭模块型和封闭集成型,产品建构从集成型向模块型的变动就是所谓模块化。这一学派的研究者指出产品建构与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13]因此,产品建构的变化不但与特定企业竞争力的变化有关,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采取特定组织形态的企业群的兴衰。在产品建构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中,美国ICT产业群的兴起即是模块化导向的技术变化与硅谷地区的产业组织形态之间的互动的产物。 产品建构理论的早期发展主要由美国学者推动,被广泛引用的文献也大多出自美国学者之手。[14]因此,产品建构理论往往被归类为美国学术界的贡献。在我国,这种倾向尤为明显:尽管产品建构理论已经被引入我国,但是日本学派的贡献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上述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障碍以及日本学派起步较晚。实际上,产品建构理论内部存在美国学派和日本学派两个流派,后者的贡献被国际学术界严重忽视。 日本学派对于产品建构理论的贡献可以区分为基础性贡献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前者指在产品建构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或基础理论问题方面的贡献,后者指在具体研究议题方面的贡献。 (一)产品建构理论的内在结构与日本学派的基础性贡献 日本学派在基础理论方面的贡献有二:第一,解决了阻碍产品建构理论持续发展的关键理论问题;第二,完善并扩展了产品建构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美国学派在依据产品建构将产业区分为不同集群的基础上,以技术—组织互补性为中心展开研究。[13][14]但是,在现实的应用中,这样的理论出发点尚需完善。首先,美国学派提出了依据产品建构来区分产业群的思路,但是并没有提出定义并测量不同产品的建构特征的计量方法。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果不能在统计学的意义上有效地对不同产品的建构特征进行刻画,那么产品建构理论将和大多数企业战略理论一样,只具有笼统的指导意义,其应用前景也将受到限制。其次,美国学派的代表作比较明确地将产品建构的模块化和产业组织形态的模块化并列,体现了通过抽象出技术和组织的共同项来落实技术—组织互补性原理的意图。[13]这样的思路意味着这些学者认为建构这一概念可以应用到关于组织的分析之中。但是,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对组织的建构类型进行区分的方法。针对上述两个关键问题,日本学派都做出了直接而正面的回应。 关于产品建构的测量,藤本隆宏做出了两个具有原创性的贡献。第一,制造业的产品可以区分为由部件组成的产品和不是由部件组成的产品两类。由于产品建构可以被定义为产品结构和产品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由部件构成的产品。但是,诸如钢铁、化工制品等不是由部件构成的产品在制造业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如果不能对这类产品进行有效的分析,那么产品建构理论的应用范围将有明显的局限。针对这一问题,藤本指出,不是由部件构成的产品基本是经由不同工序加工完成的。针对这类产品,可以通过工序与产品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对其产品建构进行定义。[15]第二,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藤本隆宏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开发出了计算产品建构特征(集成度或模块度)的计量方法并运用日本的国际贸易数据对这一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16]类似地,关于组织建构的类型问题,日本学者明确地给出了区分企业内组织建构和企业间组织建构的类型的方法,为技术——组织互补性原理的应用提供了基础。[17]⑤ 如上所述,技术—组织互补性原理在产品建构理论之中占有核心地位。因此,日本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值得高度评价。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学者没有止步于此,他们在借鉴管理学家西蒙关于建构的原创性论述[18]的基础上,将这一范畴引入商业模式领域,提炼出商业模式建构的概念,极大地拓展了产品建构理论的前沿。[19]在这一思路之下,新宅等人提出了企业依据产品建构的变化连续地改变战略定位的分析框架,并围绕技术标准等问题验证了这一分析框架的有效性,[20]其他日本学者则将产品建构理论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服务业。[19] 总的来说,美国学派的相关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方面存在需要完善的部分,而日本学派的研究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考虑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日本学派的相关工作评价为对产品建构理论的关键性完善当不为过。 (二)模块化的深层逻辑、日本企业竞争力的形态与日本学派的实证研究 如前所述,开放模块型、封闭模块型和封闭集成型是产品建构的3个典型类型。但是,美国学派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开放模块型产业。⑥相对地,日本学派的实证研究则集中于具有封闭集成型和封闭模块型特征的产业。可以说,正是由于日本学派的工作,产品建构理论的实证对象才覆盖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制造业部门。 美国学派的实证研究之所以主要集中在开放模块型产业,是因为在九十年代之后大量的制造业经历了产品建构的开放化和模块化。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模块化的影响不是没有边界的;模块化的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块化在开放模块型和封闭模块型产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如果说美国学派关于模块化的发生机制等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涉及的是模块化的表层逻辑的话,那么上述三点则可以称为模块化的深层逻辑。相对而言,美国学派对于模块化的深层逻辑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首先,日本学者发现,在ICT产业群,模块化的影响是关键性的;但是,模块化在汽车等产业中的影响却是有限的,这些产品的建构仍然维持着集成型的特征。[23]在这类产业中,日本企业仍然保持着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在2008年之后,除受自然因素影响的2011年之外,丰田连续位居世界汽车产业首位这一事实即说明了这一点。美国汽车企业的衰退是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实际上,在成本结构等广为人知的原因之外,这种衰退在相当程度上缘于日本企业竞争力的持续上升。 类似地,模块化在产品建构和关键部件建构上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复杂产品来说,其关键部件的技术逻辑往往也是复杂的。因此,对于这类产品,需要区分产品层面的建构和关键部件层面的建构。这里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品层面的模块化往往是以关键部件层面的集成化为条件的。以ICT产业群为例,九十年代以来,这些产品的建构在整体上确实向模块化的方向变动,但是其关键部件的集成型特征无一例外都在强化。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认为,模块化不是没有边界的。实际上,在ICT产业群中,尽管日本企业擅长的集成型组织形态无法在终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维持竞争优势,但是这种组织形态在集成型关键部件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仍然具有经济价值,日本企业在一些关键部件领域得以维持竞争优势的原因正在于此。 其次,在相当多的产业中,模块化确实是九十年代以来的主流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模块化的趋势不能发生逆转。实证研究表明,计算机硬盘等产品的建构具有在集成型和模块型之间不断转换的特征。日本学者和美国学者一起,以日本企业的实践为基础,对产品建构的这种变化进行了理论化,提出了模块化的动态模型。[8]这样的研究丰富了我们对于模块化的认识,为产品建构理论真正成为动态化的理论提供了基础。 第三,作为封闭模块型产品的代表,机床类产品的技术特点与具有典型的开放模块型特征的ICT产品有所不同。尽管这类产品的部件和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模块型的,但是部件的通用性很低。因此,模块化对机床类产品和ICT产品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机床产业中,日本企业仍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日本学者以日本机床企业的实践为基础,深入地分析了封闭模块型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揭示了模块化对于两种模块型产业所产生的影响的差异,证明了日本企业并非无法在封闭模块型产业维持竞争力。[24] 如上文所述,模块化的演变具有表层逻辑和深层逻辑。因为日本企业竞争力的维持与模块化的深层逻辑密切相关,所以日本学界关于日本企业为什么在一些产业仍然能够维持竞争力的研究深化了我们关于模块化的深层逻辑的理解。 三、日本学派的学术基因和传播机制 (一)实证主义的研究传统:日本学派的学术基因 上文的综述表明,美国学派和日本学派的研究都由理论推衍和实证研究两部分构成。相对而言,如果说美国学派更擅长依据理论推衍来进行实证研究的话,那么日本学派则更多地从实证研究出发并将研究的结论抽象为一般理论。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坚实的实证研究是日本学派的特色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特色的形成与日本管理学界注重实证研究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换言之,日本管理学界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构成了日本学派的学术基因并推动其发展。日本学派的上述特点在其领军学者藤本隆宏的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藤本的相关研究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更多地具有实证研究的色彩,而第二阶段的研究则以第一阶段的研究为基础,明显地具有将第一阶段的实证研究理论化的倾向。在第一阶段中,藤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汽车企业的产品开发和丰田生产体系的演变。在这些研究中,尽管他也试图对这些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理论化,[21][25]但是这些研究的主体都是实证研究,基本没有涉及产品建构理论。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管理学界关于汽车产业的先行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而实证主义也是这些研究的核心特征。藤本的第一阶段的相关研究正是在借鉴了这些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在产品开发的组织形态和对丰田生产体系的系统化把握方面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因此,藤本这一阶段的研究是对日本管理学界的研究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九十年代末期以来,藤本的研究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藤本主要致力于产品建构理论的基础性研究。但是,几乎无一例外,这一阶段的研究都是以第一阶段的研究为基础的,是对第一阶段的研究的扩展和理论总结。[15][19][26]换言之,这一阶段的研究并非单纯的理论推衍,而是对第一阶段的研究的理论化。 实际上,不仅是藤本的研究,本文第二节提及的日本学派的理论贡献几乎都是在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如果缺乏这种坚实的实证主义传统,这些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根本无法出现。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我们认为,作为学术基因的实证主义传统推动了日本学派的发展。 (二)与社会思潮的共振:日本学派的传播机制 客观地说,日本学派在日本的影响不但大大地超出了管理学界,而且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界。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但与日本学派的研究质量有关,⑦而且涉及日本学派与社会思潮的共振。 随着日本经济进入长期的调整阶段,日本的社会思潮开始活跃起来。在经济方面,这一时期的日本主要存在两种思潮。一种思潮以日本经济竞争力的下降为背景,主张在经济制度和企业组织形态方面全面转向实质上是“美国标准”的“国际标准”;另一种思潮则主张在全面地总结战后日本经济社会体制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发掘日本经济社会传统之中仍然具有正面意义的制度安排和企业组织形态的经济价值。 第二种思潮具有经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企业管理学3个不同的理论来源。首先,在一些经济社会学家看来,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日本各界过度地丧失了自信,日本的经济社会体制之中一些具有正面意义的制度安排的价值被忽视。[27]其次,部分文化人类学者试图通过挖掘并论证日本传统的正面影响来反击全盘美国化的思路。前文提及的物造主义的部分推动者即采取这种立场。第三,本文讨论的日本学派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指出尽管日本企业在总部层面的战略选择方面存在改善的空间,但是在部分产业之中,日本企业的现场管理和组织形态仍然是竞争力的源泉。[15] 客观地说,上述3种理论来源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保守主义的倾向,即对于简单地否定日本传统的思路持反对或保留态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学派和持类似立场的经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之间形成了共振,而这种共振为日本学派的传播提供了空间,扩大了日本学派的影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经济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具有比较明显的经济意识形态的色彩,而日本学派的主要部分则是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因此,不宜将三者等同。换言之,日本学派的传播确实和日本社会的经济意识形态有关,但是正如本文第二节的总结所表明的那样,日本学派的主要内容是中性的。 四、小结和讨论 近10余年来,尽管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日本管理学者的企业战略理论却在逆势发展。在这一领域,日本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产品建构理论展开,形成了事实上的日本学派。日本学派的研究以日本企业的实践为基础,完善了产品建构理论的分析框架,深入地刻画了模块化的全貌。 针对日本学派的逆势发展这一特殊现象,本文从产品建构理论的内在结构、模块化的深层逻辑、日本企业竞争力的形态以及社会科学理论的发生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日本学派的兴起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管理学基础,不能将其简单地归因于日本社会的保守化倾向。 在上述管理学意义之外,本文的分析还间接地涉及一般意义上的日本经济或日本企业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众所周知,在日本经济的巅峰期,日本学界基于日本企业的实践所进行的研究曾经推动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发展,在国际学术界获得了高度评价。但是,随着日本企业竞争力的下降,这些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因此,如何评价在日本经济的巅峰期形成的相关理论就成为一个关键且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的一位作者曾经以日本经济模式论为例,指出日本经济学界并没有回避上述问题,而是结合日本经济竞争力的演变规律,在保持基本逻辑的连续性的基础上,对原有理论进行了修正和深化。[28]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文的分析表明,日本管理学界同样没有回避这一问题。这些管理学者以日本式的产品建构理论为工具,在全面分析日本企业竞争力的现状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技术变化的特征的基础上,在实质上论证了日本管理学界在战后提出的日本企业模式论的核心部分在部分产业仍然成立这一关键命题。考虑到关于日本企业的简单化评价充斥于舆论界的事实,日本学派的上述研究的理论意义显然是重大的。 注释: ①在企业战略理论权威明茨伯格被广泛使用的教科书中,伊丹的无形资产论是唯一一个受到重视的非西方理论;野中则被公认为知识管理学的创立者。 ②本文所说的日本学派并非以研究者的国籍划界。尽管日本学派的主要研究者来自日本,但是由于分析视角的不同,国岭二郎等学者的研究更接近美国学派,而不是日本学派。[6] ③物造主义指关于日本制造业传统的优势的经济意识形态。[11] ④在产品建构理论出现之前,有学者从生产技术的角度对产业进行过分类,但是没有成功地将这样的分类标准和竞争力的形成联系起来。[12] ⑤藤本隆宏对于组织建构和组织能力进行了区分,指出所谓技术——组织互补性实际上指的是产品的建构特征和企业组织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16] ⑥美国学派的代表性学者克拉克在九十年代中期曾经和藤本隆宏一起进行过关于集成型产品的研究。[21][22]但是,他的研究重点随后转向模块型产业。相对而言,美国学派的其他学者也更多地关注模块型产业。 ⑦日本学派影响力的上升与日本学派和比较制度分析——日本经济研究中的主流学派——之间的相互呼应密不可分。正是两者之间的这种呼应使得日本学派的影响越出了管理学界,进入了经济学界。标签:经济学派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逻辑分析法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企业竞争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