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中处处充满美。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美育教育,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教师具体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教师要向学生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向学生融贯数学之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创造数学之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发掘数学之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关键词:美育;数学教学;教师;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只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教育。数学中处处充满美,有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等等。但有不少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反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具体方法如下:1.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方法引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接近黄金分割的身材是很美的。2.教师可以经常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故事。比如,无理数的发现过程。3.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强的数学问题。比如,能否用尺规作图三等分任意一个角等等。
二、融贯数学之美,加深知识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前后比较、归纳总结,揭示内在规律,形成有序结构体系,并教给学生通过归纳整理的手段融贯数学之美。这样,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能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把两圆通过移动,让它们变成外切、相交、内切、内含等多种形式,并让学生画图形、分析比较,区别异同。这些优美对称的图形使学生看到美的形象,领略到美的神韵。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中建立起“知识链”,形成知识的有序结构和解题的方法体系,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创造数学之美,培养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青少年“好想”“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题多解(证)、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解等数学的奇异美,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标新立异,让学生找出最优方法。数学美的诱发力能够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活动,经过观察、分析、联想,有的学生可以给出一些新颖的证法。这样,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数学的奇异之美,陶醉在创造数学美的愉悦之中。这对学生来说,可视为创造性发现。此时,师生情感交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独创性等诸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发掘数学之美,陶冶思想情操
数学中的审美教育同文学艺术一样,具有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不过,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对缺乏数学素养的人来讲,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受阅历、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局限,对数学的美不可能像对文学艺术的美那样轻易地感受和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美学修养,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发掘和精心提炼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其审美能力,培养其审美意识。美育的核心是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开启心灵,以自己的知、意、情去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善、美,引起学生精神上的升华,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起到美化学生心灵、净化学生感情、陶冶学生情操的效果。美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完美的世界观也能起到积极作用。例如,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最新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既激励了他们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努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也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和现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数学美的严谨性可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高尚品德;寻觅数学结论完美和解题方法最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勇于探索、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把握数学美的特征,掌握渗透美育的机会,就能发挥美育的功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受到美的熏陶。
论文作者:敖南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美育论文; 教师论文; 之美论文; 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