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途径论文_刘亚婧

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途径论文_刘亚婧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255200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得以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以其快速、涉及范围广的形式渗透进各个领域,推动各领域技术改革,促进各领域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多媒体课堂早已身先士卒,走进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阶段各种层次的学校十余年,为广大学生营造了形象、生动、犹如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学课堂融合度越来越大,实现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学生提供一堂优质、高效的课程,是课堂改革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 高效

随着教育行业的改革,教育形式逐渐呈现趣味化和多元化,大大减轻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但是在高中校园,学生们将面临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考试——高考,这使他们仍然背负来自家长老师的巨大压力,承受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实现一课一研,能够使学生课上高效学习,课中探讨交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扎实地完成学习任务,将来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信息技术进入高中课堂的发展现状

1.由娱乐设施转化为教学设施。电子产品作为信息的载体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在广大高中生群体中也已经司空见惯。在人们的意识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仅仅是传递消息、玩游戏、听音乐和浏览网页的作用。其实,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学习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抛开手机、电脑的娱乐性质,观看教学视频、模拟化学实验、建立互动信息平台等模式也让人们对电脑、手机有了新的认识。信息技术不仅仅服务于人们的娱乐生活,更是课堂学习的有力帮手。

2.逐渐融入到课堂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对于信息化教学并不陌生,早在小学时期,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就使他们开始接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当时,可以通过投影仪播放课程的PPT、播放背景音乐和朗读课文,现如今,课堂上信息技术的掌控权已经不单单在老师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听和看。以化学课为例,上课一开始,学生可以拿出手机登录教学平台签到,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场景,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起实际操作,模拟实验更加安全,节省了大量实验器材。

二、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1.开拓视野,增强画面感。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不出课堂就能观看到生物书中所讲的内容,听到各种声音,以最直观的方式将生物知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视觉听觉的共同配合,加深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在脑中形成了强烈的画面感,这种画面感可以使学生保持长时间记忆生物的知识点。同时,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刺激要求学生时刻集中注意力,保证了课堂的高效性。

2.积极互动,增加课堂趣味。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轻松实现生物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发现问题,可以随时提问不懂的生物问题,互相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同时,老师可以针对教学任务,设置各种游戏或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提高生物课堂趣味性,抓住学生们的眼球。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投入,杜绝了注意力不集中情况的发生。比在,游戏和竞赛具有趣味性,起到放松学生心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目的。

3.提高老师的讲课速度。教师对讲课速度的把握决定年度教学任务能否完成,若讲课速度过快,将影响板书,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生物课本内容,使整体听课效率偏低;若每节课都做板书,会使上课速度变得缓慢,教学时间延长,学生没有了吸收和消化生物知识的时间。信息技术的应用,老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提前制作电子板书,再在课堂上根据讲课需要对板书进行重点标注,板书可以多次利用,大大节省了老师的备课时间,提高了讲课效率。

三、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1.充分利用网络上发布的资源。网络上存在很多很多的教学资源,和以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比,网络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教师讲课的整个过程中,可以使用网络来拓展一些知识,在老师备课的过程中同样可以使用网络来搜索图片、信息等,使课上内容更加直观被学生所消化吸收。

2.网络教学反馈。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反馈教师上课过程中不足的地方,老师能够及时地收集学生们的信息,争取下次上课的时候改正不足之处,这样就能达到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目的,并且学生能够对课上所学的知识查缺补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寻找自己对知识理解的不足之处,查缺补漏,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3.高效复习。老师可以通过制作PPT的方式将复习大纲给学生看,这样复习起来一目了然,十分省力气,且能达到高效的目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形成大体的框架,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易于使学生考高分。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有利于高效率课堂的形成,顺应了教育体制改革潮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金兰 以有效提问促进高效课堂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45-46。

[2]俞林 培养优秀群体促进高效课堂[J].体育师友,2016,39,(6),10-11。

论文作者:刘亚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途径论文_刘亚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