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平台,构建“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论文_蒋礼荣

蒋礼荣(广西商业学校 广西 柳州 450200)

摘 要:针对学科教育下课程体系的弊端,笔者提出了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平台、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的课程设计思路。

关键词:校企深度合作 构建 “三阶”递进式 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的社会使命。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建设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特点的课程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中职学生年龄小,文化基础弱,如何构建既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又使学生“学得对、学得会”,实现中职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有效对接,是值得每一位中等职业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我校一直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进行不断的实践和研究,在各专业课程改革上,探索出了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平台、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的模式,确保把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职业素养与岗位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基础、具备一定岗位转换适应能力的劳动者。

一、原有课程体系的弊端

源于学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大都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就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而言,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必不可少,但不可避免地以理论为主。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专业课一般会开设“市场营销基础”、“推销技巧”、“消费心理学”、“营销策划”、“网络营销”等。课程教学以学科理论为主;课程与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相互分离,相互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理论课比例高,与实训课相互分离;学生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运作不相符。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主要在于学校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不一致、实训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不一致、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不一致。这样的课程体系实施后,毕业生就业时适应周期长,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的内涵

所谓“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是指在课改中遵循职业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与企业深度合作,校企双方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我们按照“职业认知——岗位任务实训——预就业综合训练”的三阶段递进思路设计课程,形成了以行业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帮助学生胜任职业任务为目标的递进式课程体系。

三、构建“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的具体实践

我校在示范校专业建设中,重点对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实施了课程改革。下面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阐述“三阶”递进式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

1.校企深度合作,结合行业需求进行培养目标精准定位

学校每年均举办校企论坛会,邀请行业管理者、企业家、教育专家为我校建设献计献策;并举办专业建设论证会,深入调查论证行业人才需求以及相应岗位能力要求;此外还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调研,进行充分的市场人才分析研究,保证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

经过与行业专家及合作企业如广西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柳州老邻居连锁超市及江苏中和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反复论证,结合学生特点及学校自身条件和优势,我们将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商贸企业一线工作的技能型商品经营人才,即初就业可胜任营业员(导购)、收银员、推销员、库管员等直接业务操作岗位,就业后短期内可成长到课长、组长以及便利店、中小超市、品牌专卖店店长等。我校已与江苏中和贸易有限公司等几家单位签订了店长培养协议,形成了市场营销企业冠名班,如“中和店长班”等。

2.遵循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构建“三阶”递进课程体系

与企业深度“订单”式合作,校企双方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按照“职业认知——岗位任务实训——预就业综合实训”三阶段递进思路设计课程,形成了以行业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帮助学生胜任职业任务为目标的“三阶”递进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与课程体系构成如上图所示。

第一阶:职业认知课程模块

刚踏进中职校门的新生大部分是应试教育的受伤者,普遍具有学习自觉性较差、社会能力较弱的特点,如以自我为中心,不习惯新的学习方法,不习惯独立的校园生活,思念父母、家乡等。因此,我校在第一学期,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职业认同教育,包括认同自我、认知职业等。开设课程除了国家规定课程模块外,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阳光心态培养)”、“企业文化与发展(企业考察)”、“职业生涯规划”(性格与职业测评、规划)、“哲学与人生”(价值观树立)、“商务礼仪”(职业形象塑造)、“商品学基础”、“营销口才训练”等。

除了通过邀请企业骨干到校宣讲,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感受未来工作环境外,还组织学生到相应行业的合作企业进行职业体验,把课堂设在企业现场,把企业作为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基础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通过企业行家、专兼职教师的言传身教完成部分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了什么是行业、企业和职业等职业基本知识,了解了行业、企业和职业的行为规范、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要求等。

通过职业认知课程模块教学实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意识,明确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懂得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明确努力方向,为职业认同阶段的角色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基于岗位任务的实训课程模块

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设置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实训课程模块,以保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合作企业进行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调研,参与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熟悉企业营销工作流程。通过与营销领域实践专家合作,按照岗位工作流程梳理出营销职业岗位的主要实际工作任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由企业实践专家、课程专家、学校教师共同对调研分析出的主要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整合出营销工作过程中所应完成的完整的、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将营销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实训课程。如我校“中和店长班”的岗位实训课程按照递进式人才培养目标“导购员——收银员——店长”的岗位任务设置,具体包括“门店销售”、“商品陈列”、“收银规范训练”、“企业购销存实训”、“推销技巧”、“店长实务”、“客户管理实务”、“电话营销实训”等。

第三阶:预就业阶段课程模块

经过两年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职业通用能力与专门能力训练,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进入第五学期,他们已面临就业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职业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在顶岗实习前,我们借助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为主导,由企业经理、一线营销骨干人员和校内骨干教师组成教学管理团队,结合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内容,校企合作实施预就业阶段综合实训。实训项目主要包括“商务模拟综合实训”(沙盘演练)、“SYB创业训练”、“团队精神训练”等。之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相应企业的顶岗实习岗位,并按照相应的顶岗实习课程的要求轮岗完成实习任务。实施校企双主体的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实行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通过预就业阶段课程模块的教学,使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达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使学生的职业化程度得到质的提高。

四、实施与效果

“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在教学实施中突出了“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围绕职业化人才培养要求,坚持开放式校企共育教学。

学校常组织教师深入合作企业,参与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熟悉企业营销工作流程;以营销典型工作任务开发相应的教学项目为载体,通过校内任务实训,学生获取和掌握营销基础知识,养成职业基本素养;组织学生到企业见习感受企业文化与真实的经营场景;邀请企业经理、一线营销骨干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开发第二、三课堂,根据学生的职业倾向,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践,如促销策划与实施、产品推介、商品陈列、超市堆头设计等,使学生在完成企业实际任务中巩固知识和提升职业技能,获得了职业成就感。

第三年的顶岗实习中,实施校企双主体的实习指导和管理,职业实习与职业资格鉴定同步进行,使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达到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学生的职业化程度得到了质的提高,从而逐步实现了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换。

实践证明,构建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平台、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的“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职业素养与岗位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能达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实现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李怀斌《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新玲 柯明 耿锡润《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学习指导书》.2005。

[3]李书文《创业者笔记》.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4]黄琨 张坚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措施.江汉石油学报(社科版),2002.

[5]《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2005.

[6]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刘太刚 李金桥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冶金教育,2009,(1).

论文作者:蒋礼荣

论文发表刊物:《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6

标签:;  ;  ;  ;  ;  ;  ;  ;  

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平台,构建“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论文_蒋礼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