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繁森的人生观_孔繁森论文

论孔繁森的人生观_孔繁森论文

试论孔繁森的人生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生观论文,试论论文,孔繁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孔繁森是我们时代的英雄。他的精神震撼了亿万人民的心。一个学习孔繁森英雄事绩的热潮已经兴起。为了更好地向孔繁森学习,这里试从人生观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位英雄成长的过程。

一、孔繁森的人生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生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它决定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观点和方法,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人生观也不一样,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崇高的,也有卑下的。人生观不同,思想和行为就不一样。正确的人生观就会产生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行为。

所谓正确的人生观,概括地讲,就是树立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以人民的利益为言行的宗旨,以人民的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甘当人民群众的公仆,为人民作出无私的奉献。孔繁森的人生追求就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孔繁森的言行标准就是人民利益标准,孔繁森的人生价值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像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和焦裕禄、雷锋同志一样,党和人民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信念,始终支持着孔繁森同志,始终是孔繁森奋发前进,恪尽职守的强大动力。”孔繁森响应党的号召,两次进藏。为建设西藏,他以民为本,勤勤恳恳,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在西藏奋斗了十年。他把西藏当作自己的家乡,把西藏人民当作自己的父母,把西藏的儿童当作自己的儿女。他忘我地工作,抱病深入调查研究。他的足迹遍布了三十万平方公里的阿里高原。他用自己的津贴为藏民排忧解难,甚至为藏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是什么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为什么能这样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在支配着他。正像他自己所说:“参加工作三十年来,我对共产主义信念没有动摇过,不管是工作顺利的时候,还是我们党处在困难时期,自己都能坚持党的领导,坚信共产主义信念。”“人生什么是最大的幸福,能为人民解决困难”,“人民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干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孔繁森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贡献给了人民。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相信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革命才能胜利,建设才能成功,否则将一事无成。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告诫全党,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和衡量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功与过,得与失,苦与乐,荣与辱的根本依据。他还多次讲到,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的精神,并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他多次强调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问题,要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利益第一”。孔繁森的一生完全彻底地做到了上不愧党,下不愧民。他的言行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他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他的人生观是科学的、正确的。

二、孔繁森正确人生观形成的原因

孔繁森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新时代的骄子,领导干部的楷模,是有其各方面原因的。就其主观原因有这么三点:一是刻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掌握了处事立世的根本。正确的人生观是不能自发产生的,而是来自于对科学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来自于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最科学的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掌握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实现价值的途径、方法。孔繁森同志从青年开始就以雷锋为榜样,认真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刻地领悟马列主义的真谛,掌握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前进的方向,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二是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社会实践是人们认识的源泉,是人们认识的动力,是人们认识的目的,是检验人们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会掌握为人民服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孔繁森从青年时期就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尤其是在西藏工作生活的十年中,极端困难的生活条件,铸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了他与藏族人民深厚的感情。他常说:“越贫穷,越需要共产党人去奋斗。”由于他有这种坚强的意志,才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孜孜以求,达到了“内坚而功成”。三是强化党性意识,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列宁说过:“正因为我们要维护党性原则,从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使他们摆脱各种资产阶级的影响,使阶级界限非常明确,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力求使党性不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能见诸行动。”(《列宁全集》第16卷,第52—54页)孔繁森长期以来能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提高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处处时时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纪律来约束自己。他说:“共产党员必须时刻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为之拼搏、奋斗。”他常省己身,坚持慎独,时时刻刻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来塑造自己,从而使自己对人民的爱,对党的事业的爱达到了完全彻底的境界。当然,孔繁森人生观的形成是多维的,除了主观努力之外,党的教育培养,援藏的经历,家庭文化背景,地域文化的熏陶,英雄人物的感召等,都是孔繁森正确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条件。

三、孔繁森人生观的特点

孔繁森的人生观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1、新形势下的宗旨情怀。 孔繁森同志生活和工作的最主要时期是处在一个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期,党中央要求党员干部要过“五关”,即执政关、权力关、人情关、金钱关和美女关,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一个勤政廉洁的好干部。孔繁森响应党的号召,在新形势下,仍保持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自己的言行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四有”新人树立了又一个光辉榜样。他说:“共产党人一定要廉洁自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袭,绝不能做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他居官自律,恪尽职守。他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生死、荣誉,摆正了家属、个人、孩子、亲属等各方面的关系,做到了淡泊名利,淡泊权势,拒腐蚀,永不沾,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2、浓厚的藏族情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之间的融洽、团结、互助是振兴中华和实现党的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条件。孔繁森是个汉族干部,但是他时刻把藏族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收养西藏孤儿,亲自为西藏人民治病,为藏族同胞输血,为藏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日夜操劳,真正做到了为官一方,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建一方平安,所以他被誉为:西藏人民的公仆,同藏族同胞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好书记,藏民的“活菩萨”。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看到藏族人民的利益受到伤害,他能心疼得流下眼泪,他尤其见不得老人、妇女、儿童受苦受难。这种崇高的感情,奠定了他成为领导干部楷模的基础。他是民族的好干部,是不同民族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典范。他的精神体现了民族的优良传统,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3、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而“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人。同时,中国历史上不少英雄人物都具有忠孝仁慈,爱民重民,先忧后乐的好思想。孔繁森批判地汲取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且把这些好传统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科学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孔繁森精神,那就是顾全大局,热爱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而表现在人生观上就是:勇于牺牲,奋斗不息,抚孤恤贫,爱民胜父,爱民不扰民,修正安人。

孔繁森的成长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他成长的轨迹。那就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在学习和实践中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孔繁森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有朴素的农民感情。他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渐树立起了正确的处事立世态度,又通过不断实践,自觉磨炼自己的意志,矫正自己前进的方向,升华自己的感情和思想,逐渐地变朴素的农民感情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感情,使自己的思想、人格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老实实当人民的忠实的公仆,成为他言行的最高准则。学习孔繁森就要走孔繁森的道路,不断学习,反复实践,自觉改造世界观,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标签:;  ;  ;  

论孔繁森的人生观_孔繁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