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一场游戏一场梦
比特币作为“金融创新”注定是失败的,但是它在技术层面的影响仅仅只露出了冰山一角。
王政坤
本刊特约撰稿人
点评2
Comment
牛顿有一句名言:“我可以计算出天体的运动,却无法揣摩人类的疯狂。”那个让牛顿损失两万英镑,喊出如此绝望话语的南海公司,创造了历史上颇为经典的泡沫。
乔十二郎道:“没什么诀窍,用心专一罢了。整天想的就是这些,爆炸,燃烧;怎么才炸得厉害,怎么才烧得持久。”
诞生之后的第十个年头,2017 年 12 月 16 日,比特币价格达到了巅峰——19650 美元,所有比特币的总价值逼近阿里巴巴的市值。这是多么可怕的存在。
然而,比特币似乎并没有创造什么价值,仅存的交易价值,也远没有支付宝、微信好用,当然黑产欢迎它,因为它可以隐匿交易行为。比特币总量控制导致的稀缺性,让大家对它趋之若鹜,而这种狂热的背后,是人性的贪婪。这一切与价值无关,更与“金融创新”无关。
比特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早在201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就发文明确,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相关业务。
有人誉之为“金融创新”。的确,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更是一次大胆尝试。
三百年后,行业中又有一个叫“比特币”的神奇发明,却再一次经历了与南海公司如出一辙的泡沫曲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警觉性和辨别能力,似乎世界上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却忽略了孩子心灵的纯度和亮度。孩子本是一张洁净的白纸,浸染在什么里面,久而久之,就会具备这种特质。今天,幸亏有孩子宽容的提醒。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原因在于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母体”,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只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比特币,如果真是一种“金融创新”,缺乏的恰恰是这一点。
这个诞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货币”,原本有着非常朴素的情怀。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买卖,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它意图创造一种不受政府或者其他中心控制、永不超发的“货币”,以期摆脱噩梦一般的金融危机周期律。
货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比特币并不具备。它既不能保持币值的稳定,供应规模也不能随着经济发展而稳定增长。它的本意是要提供一种新的定价标准、新的支付手段,进而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发展,而实际上却不能服务于实体经济,反而成为黑产的帮凶、投机的温床,甚至扰乱金融秩序,进而危及宏观经济稳定。
崔:旋律声部的概念人人都在提及,但将这样简单而直接的思维方式归为方法论后,却是如此有效,令人惊讶!您在与帕内拉教授学习之后,还曾与阿尔多·齐科里尼学习演奏,可否为我们介绍相应情况?
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比特币就是在自弹自唱,终究是镜花水月,一场游戏一场梦。梦醒了,比特币已经一路狂跌,让许多人损失惨重。
学生是课本剧的主体,教师却是课本剧的引领者。教师对课本剧的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表演、剧情的开展、学生的表达、场边情况、道具准备情况多方面对课本剧进行整体分析,让学生从大方向正确理解每一次课本剧的真实情况,从而让学生查缺补漏,在课本剧中全面成长。
如果说比特币对实体经济毫无用处,那也不符合客观实际。当年,中本聪为定义比特币运用的底层技术,后来被归纳总结为“区块链”技术。人们惊喜发现,这项技术才是货真价实的宝贝,稍加改造即可应用到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对整个互联网发展形态可能会产生深远影响。
正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区块链,或许是比特币对实体经济的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