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辅导论文,启示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2)02-0103-04
一、邀请模式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心理辅导被视为学校教育中的辅助性活动,由少数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承担,与其他教师关系不大。心理辅导的对象是那些存在特殊需要的少数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形式也局限在个别辅导、诊断和咨询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中小学出现了要求扩大心理辅导工作范围,把全体学生纳入心理辅导工作对象的改革趋势。在这一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颇凯(William W.Purkey)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教育改革实验——“邀请教育(Invitational Education)研究”[1]。20世纪80年代后期邀请教育理论被引入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形成学校心理辅导邀请模式(Invitational Approach)[2]。邀请模式的出现顺应了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教育改革要求,因而得以在美国和其他15个国家的众多中小学推广,成为当代欧美最有影响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之一[3]。
邀请模式要求学校充分利用人员、物质条件、规章制度、教育政策、各种教育计划和教育过程等因素,把学校变成对每个人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这里,所有的人都感到自己是受欢迎、受尊重、被接受和被欣赏的。学校鼓励教师和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价值。学校对学生实施的心理辅导不是被动的或生硬的,而是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教育活动[4]。
邀请模式的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邀请模式认为充分尊重人与人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切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邀请模式提出了4个基本理念:(1)尊重:人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感的,因而应该受到相应的对待和尊敬。(2)信任:教育是各方面共同协作和合作的活动,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学生应相互尊重彼此在教育活动中的做法和态度。(3)乐观:教师积极乐观地对待学生将有助于学生各种潜能的发挥。(4)有意性:教育者有意识地对教育环境、教育政策以及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专门的设计,使教育具有亲和力,可以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平等、尊重、宽容的关系,促进学生心理潜能的发挥[4]。
邀请模式的心理学基础是知觉心理学和自我概念理论。知觉心理学将行为视为个体感知世界的功能。个体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对周围世界进行认识、思考、解释并采取行动的有意识的人。自我概念包括个体对自我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体系,个体通过接受符合其预想的感知,排斥不符合其预想的感知来保持统一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既是个体调节自我行为的中介,又是对行为结果的总结,自我概念在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变化和发展。学校作为学生感知外界最直接、最频繁的环境因素,它的自然环境、教学环境、人际氛围等对学生的知觉并通过知觉对其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邀请教育的基本原理就是按照心理辅导工作的目的去改变这些因素,帮助学生在自我与外界之间建立更加协调一致的联系,发展统一的自我概念和积极的行为,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邀请模式的实施要求
邀请模式的目标是将学校建成对每个师生最具吸引力的教育场所。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必须对教育活动中的5类因素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颇凯称其为5P因素,即教育者(people)、教育环境(places)、教育政策(policies)、教育计划(programs)和教育过程(process)[5]。
(一)对教育者的要求 管理者、心理辅导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是决定邀请模式成败的关键。管理者的作用在于以邀请模式为基础设立一系列明确的管理目标,对教育活动和过程实施管理和控制。管理者自身应该在与学校人员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向教师和学生传递示范性行为。心理辅导教师在学校中所起的作用是为其他教师和学生提供直接的邀请服务,在学校范围内创设人性化的氛围,使学生、教师可以从中体验到价值感、能力感和责任感。心理辅导教师自身必须具有真心实意的邀请态度,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他们的生活必须是真诚和丰富的。
(二)对教育环境的要求 邀请模式要求学校应该成为一种对学生具有邀请性、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场所。学校环境应该体现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应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应该充分维护学生的尊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做到这些,除了在物质环境上美化校园,改善办学物质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改变学校的管理指导思想和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创设出一种亲和的人文环境。邀请模式要求学校就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因为学校具有的自我确认和自我强化的特征对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学校卫生条件很差,教室凌乱,墙壁脱落,窗户破损,学生便会感到学校对他们并不关心,于是相应形成一种对学校和他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在心理环境方面,如果学校的气氛缺乏友善、关爱和尊重,甚至令人生畏,学生就会变得冷漠和压抑。相反,如果学生每天都在一个整齐、卫生、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处处感到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就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学习经历就会变得有意义和令人难忘。
(三)对教育政策的要求 实施邀请模式必须对学校的管理规章作必要的调整,学校不能仅从维护学校的利益和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规章制度,还要考虑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和尊严。规章的制定应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教育活动,避免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产生猜疑和误解。具体的措施包括:以尊重学生和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前提,修改管理规章中涉及到学生行为的内容,如学生行为准则、奖惩制度;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促进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和交流;向社会和社区传递一种自信、友好、有价值和有责任感的信息,重塑学校的形象等。
(四)对教育计划的要求 邀请模式并非一种独立的教育计划,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辅导思想和相应的教育措施。学校应将邀请模式结合到教育计划中,学科任课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可以依据教育计划落实邀请模式的各项要求,如在学生中建立同伴咨询关系、对特殊学生实施教师指导制等。教育计划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考虑少数学生的要求,应充分考虑心理发展诸多因素的需要而不仅仅考虑某一因素的需要。因此,这样的教育计划通常是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合作完成的。
(五)对教育过程的要求 教育过程是实施邀请模式的关键环节。所有任课教师都是邀请教育的实施者,心理辅导教师必须指导任课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邀请模式的教育理念,如何在教学情景中向学生传达“邀请”的信息。从实施邀请模式的角度讲,他们不仅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出邀请态度,而且应改变那些可能使学生感到不被尊重或有损于自尊心和价值感的教学形式和手段。邀请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交往中表现出的态度与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同等重要。
三、邀请教育态度的建立与评价
(一)邀请教育态度的建立
教育者在其教育活动中所持的邀请态度是实施邀请教育的关键,为了帮助教育者掌握邀请模式的要点,颇凯提出教育者应从4个维度学习掌握邀请态度,这4个维度是:对自身的个人邀请;对他人的个人邀请;对自身的专业邀请和对他人的专业邀请[4]。
对自身的个人邀请是指教育者作为普通人所具备的品质,如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肯定自己的价值;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开放,建立自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关系。对他人的个人邀请是指教师充分认知他人的情感和愿望,积极参与交往活动,善于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友好信息,悦纳他人。教育者尊重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这种态度是作为普通个体而不是作为教育者表现出来的。对自身的专业邀请是指从职业角度去确立邀请态度。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充分认识和相信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特长,在职业活动中尝试新的工作方法和技能。如通过在职进修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最大限度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者的新要求。对他人的专业邀请是指教育者在职业活动中对他人所持的邀请态度。包括在工作中密切关注学校的方针政策和教育计划,关注学生的发展;反对那些违背教育原则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如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等;重视与同事的合作,遵守道德法纪,对工作保持乐观主观的态度。
简言之,在实施邀请模式的过程中,每个教育者分别扮演普通人和职业人(教育工作者)这两种角色,既要改变对待自己的邀请态度,肯定自我的价值,又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确立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尊重他人的价值。邀请模式成功的标志之一便是使学校环境中的所有人都接受并确立邀请态度,在学校中形成一种积极互动的人际氛围。
(二)邀请教育态度的评价
为了评价教育者的邀请教育态度,颇凯将教育者的邀请教育态度分为4种水平[6]。
水平1:有意识不邀请。这是最消极的水平。教育者有意识地使学生感到无能、没有价值和不负责任。教育者制定的教学管理方针、教学方法和措施被用来有意贬低学生的价值,阻碍学生潜能的发挥。例如,有的教育者故意侮辱学生的人格,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有意识制造一些令学生不愉快的环境。
水平2:无意识不邀请。教育者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他们不是傲慢专制的人,也没有有意伤害他人的自尊。但是他们缺少一种邀请的意识,没有建立信任观念,他们的教育方法与意愿产生矛盾,他们通过贴标签、非言语信号或者其他方式不自觉地向学生传递消极的信息,在客观上使学生受到伤害。
水平3:无意识邀请。教师的行为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特点及其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在正常的教育情景中他们的行动是有效的,但是,他们无法解释教育行动成功的原因,他们并不清楚邀请行为发挥作用的机制,在教育过程中缺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致的和可靠的教育行为模式,这是他们最根本的弱点。在某些特殊问题情景中,当常用的教育行为失去效果时,他们往往不能确定失效的原因,也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
水平4:有意识邀请。教育者坚定自觉地使用邀请理论的假设,他们鼓励学生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注重与学生交流,能较好地处理来自他人的排斥,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控制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对能力。他们鼓励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良好情绪,促进身体发展。他们不仅努力去建立有意邀请的态度,而且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的品质和能力,去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互动。这是邀请模式所要达到的理想水平。
有意识邀请并不需要刻意营造形式化的教育活动和气氛。邀请模式的教育价值在于它的含蓄性和潜在性。教育工作者在努力创设邀请环境的同时应该保持教育活动的自然一致。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必须付出努力,但这些努力不应带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这样一种精心设计,充满教育艺术和精炼技巧的教育计划自然流畅地渗透到所有教育环节中,渗透到每个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中,使教育活动在一种自然平和的状态下达到其预定目的。
四、邀请模式对我国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
(一)对邀请模式的简要评价
首先,邀请模式将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颇凯认为,辅导工作不应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扮演配角,而应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之一。要体现这种中心工作地位,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就必须重新认识心理辅导的作用和意义:心理辅导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心理辅导不是单纯的课程教育,而应体现在学校各项工作、体现在学校内外部环境、教育氛围和人际关系中。其次,邀请模式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进一步渗透到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邀请模式强调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全面体现对人的尊严、人性和人的潜能的尊重,体现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思想。心理辅导的任务不仅是矫正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而更应该是积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单向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应该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信任的合作关系和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第三,邀请模式强调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强调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在传统辅导模式中,心理辅导工作是一种个体性和封闭性的活动,心理辅导与其他教育者和学校其他教育活动之间缺乏协调。而邀请模式则强调学校整体教育资源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作用,学校中的所有教育资源都是辅导工作可以利用的条件。一种开放、亲和、尊重、平等、有吸引力的学校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促进因素。同时,邀请模式还特别强调教师集体协作在辅导工作中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学校之间进行合作的重要性。第四,邀请模式强调教师的身心健康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特殊重要意义。教师是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实施心理辅导的主体,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和能力决定了心理辅导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教师也是被“邀请”的对象,邀请模式对学校的工作环境、学校领导者对教师的态度、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和信任,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实施邀请模式的先决条件。
(二)邀请模式对我国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
首先,重视和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是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我国中小学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已经体现出的重视心理辅导的改革方向应该得到肯定。但是,在大多数教育者的认识中心理辅导还仅仅是一项辅助性的教育工作。我们认为必须改变这种观念,应该确立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学校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心理辅导的总体要求,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不仅局限在通过咨询等具体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问题,而且还包括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为学校各项管理和教育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教师按照心理辅导的要求设计和改进教学工作。
其次,应正确认识心理辅导工作的作用和性质。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对待心理辅导工作性质的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一是将心理辅导等同于其他教育活动,忽视心理辅导工作的特殊性;二是将心理辅导职能专一化,把心理辅导视为特定专业教师承担的工作。诚然,那些涉及到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的工作必须强调专业性和严肃性,但是,还有大量的心理辅导工作是由学校中的每个教育者在其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辅导不仅是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更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职责。
第三,我们应充分认识心理辅导过程含蓄化和潜在化的特征,避免将心理辅导工作单纯形式化的倾向。在我国,心理辅导一直被认为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教育活动,在许多人看来,心理辅导工作无非就是开设辅导课程,成立心理咨询中心,举办心理辅导讲座等。这些活动当然是有益的,而且是心理辅导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忽视了更重要的一点:构建一种内化在教育者行为中的教育态度和固化在学校环境里的教育氛围。心理辅导不仅是一项专门的教育活动,更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蕴涵在教育活动全过程中的积极影响作用。我国学校教育工作长期忽视教育态度和教育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许多学校缺乏平等、宽松、尊重的人际氛围,教育专制、师道尊严、封建等级观念、官本位等陈腐思想依旧存在于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并处处体现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与教学活动中。学校在设计建设教学与生活设施时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如卫生设施条件严重落后,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这些因素共同形成的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极大的。邀请教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学校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工作态度和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赋予“教书育人”、“环境育人”以心理辅导的全新涵义,在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对教育活动中的所有因素进行全面改革,营造全新的学校教育氛围。教育者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构建平等、民主、尊重、开放的师生关系,在学校环境中形成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积极的影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