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及其调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周期论文,新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7;F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4)02-0035-05
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周期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是以直接生产领域中的国际分工为基础、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资源的全球配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世界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和相互融合的进程。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全球化下应有所变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一)经济周期“消失论”
持此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经济周期业已消失,经济将迅猛增长,不大可能出现衰退,因为引发过去经济衰退的许多问题今天已不复存在。
(二)经济周期“缓和”论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史蒂文·韦伯认为,在生产和消费全球化环境下出现的就业和财政上的变化,减少了发达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大的经济起伏已成为过去,以往经济周期中所呈现的繁荣、过渡、衰退和复苏四大阶段“不再像从前那样明显”。
(三)“周期消失证据不足”论
杰勒德·贝克在《金融时报》撰文认为,虽然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奇迹”确实存在,但现在就说增长加快不会引起通胀,恐怕为时尚早。他认为可用“过渡经济”观点来解释美国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现象——经济周期依然存在,只是发生通胀现象的间隔可能比通常的要稍长一些;失业率下降而没有引发通胀还可用就业人口已发生变化来加以解释。
事实上,区别经济是长期的结构变迁还是短期的波动是十分困难的。一些“新经济论”者把低通胀、低失业率归结为经济结构长期变化的结果还不能够获得经验的证实,至少目前是这样的。因为要区分引起当前经济变化的因素是临时性的还是长期性的需要进行详细的经验分析,更需要多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事实上,随着一年多前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明显放慢。
二、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
传统的经济理论将经济周期划分为萧条、复苏、繁荣、衰退四个阶段,基本上客观地反映了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周期的波动显然出现了新的变化。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周期具有以下特征:
(一)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
经济周期波动发生了某些形变,危机相对温和,没有大起大落。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复苏期延长,经济持续增长;二是周期特征钝化,没有强劲的高潮,也没有明显的衰退。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伴随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
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首先是因为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实施。近几年,发达国家把通货膨胀视为经济发展的头号敌人,把低通胀率下的经济适度增长作为最主要的政策目标,积极而恰当地动用货币杠杆,随时根据经济增长和通胀率变化调整利率,对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抬头,产生了根本性的作用。其次是因为产业结构进一步软化。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有所提高,而且越来越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管理体制和生产方式变化,减少管理层次,实行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和将库存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精益生产”,提高了产业和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分散了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使经济周期变化不明显。此外,国际合作与协调机制也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和贸易环境,减少了因外部市场变化所引起的国内经济波动,减少了贸易保护主义与外汇倾销,减少了以邻为壑、最终损人不利己的对外经济政策,创造了以协商解决国际经济争端的机制和可能性,减少了世界经济危机,减弱了经济危机的深度。
(二)经济周期延长
据统计,19世纪后期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两次较长的增长期: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40年期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1%,比这个时期以前50年的年均增长率高一倍以上;从1950年到1973年是世界经济又一个黄金时期,年均增长率达4.9%。美国沃尔顿计量经济预测研究所预测,今后20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可望达到4%。历史已经证明,不同因素和环境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期的缩短或延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世界经济增长期延长是可能的。
首先,科学技术已成为全球化的火车头,科技迅猛发展正在把世界经济推向知识经济的新时期。以高新技术发展为基础的信息化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因素。信息化不仅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信息产业已成为新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影响经济周期变化的重要因素。
其次,国际组织制订的多边规则日益完善,贸易和投资日趋有序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来,主持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并达成多项重要协议。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也在有效地运转。实践表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加快了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步伐。90年代初以来,国际贸易与投资始终超前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一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程度地依赖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各种区域性的多边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区域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也在迅速发展。
再次,国际形势继续趋向缓和,国际政治和社会环境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大国间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逐渐向机制化方向发展,标志着大国关系逐步趋向稳定。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更趋突出,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明显加深。在多层次的伙伴关系中,各方都注意寻找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突出加强合作与协调的一面,这种调整有利于国际形势继续趋向缓和
(三)经济周期趋同化
知识经济是全球化、无国界经济。由于知识信息的可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新经济部门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潜质。在近些年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过渡期间,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周期波动明显趋同。从其表面看,是由于全球金融动荡造成的,实际上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知识经济虚拟化的特征,对整个经济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周期的改进不再简单地表现为物质经济和传统经济那种周期性波动。由于知识经济的力量,信息服务业大幅度增长,科技、知识含量增加,传统产业的衰退或复苏对整个周期的影响力减弱,并钝化了服务业的波动。信息网络化正从正面影响了商品流通、资金转移和劳动者的流动,大大缩小了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的不平衡,进而改变了其经济周期的波动。
经济周期趋同化,使通过此消彼长来实现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的因素减弱。如20世纪80年代拉美经济停滞,9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衰退和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等,都可以在一国经济发生困难时,通过转嫁危机,利用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而尽快得到恢复,使世界经济有惊无险。
以美国经济周期对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为例,美国经济周期与其他国家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形:第一是强相关(两国GDP的相关系数在0.7以上),包括加拿大和欧洲;第二是较强相关(相关系数在0.3~0.7之间),包括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奥地利;第三是弱相关(相关系数在0.1~0.3之间),包括澳大利亚、瑞典、法国;四是不相关或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1以下或为负数),如芬兰和南非。
表1:20世纪60-80年代末美国经济周期对其他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
GDP相关系数与美国指标的相关系数
国家
产出
消费
澳大利亚 0.25
0.13
奥地利
0.31
0.07
加拿大
0.77
0.65
芬兰
0.20
-0.01
法国
0.22
-0.18
德国
0.42
0.39
意大利
0.39
0.25
日本
0.39
0.30
南非
-0.15
-0.23
瑞典
0.27
0.25
英国
0.48
0.43
欧洲
0.70
0.46
资料来源:Backus,Kehoe and Kydland(1992).转引自秦宛顺等.中国经济周期与国际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国研网:http://www.drcnet.com.cn.
再比较多个国家之间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周期转折点出现的联系。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国和加拿大强相关以外,传统英语国家的英美、英加相关度较强,欧盟内部英法、德法、法意之间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也较强。另外,英国与美国、德国与法国、德国与意大利之间的经济常常同处衰退期或复苏期。
表2:经济增长率与经济低迷或好转的相关系数
英国
美国 加拿大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欧洲 北美洲
英国
1
美国
0.58
1
加拿大 0.54 0.74
1
法国
0.47 0.31
0.28 1
德国
0.26 0.33
0.19 0.48
1
意大利 0.24 0.22
0.26 0.55
0.29
1
英国
1
0.63
0.43 0.22
0.17
0.14
0.60
0.18
德国
0.17 0.36
0.41 0.63
10.51
资料来源:秦宛顺等.中国经济周期与国际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国研网:http://www.drcnet.com.cn.
出现经济周期趋同化现象的原因除了知识信息的可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外,还包括:西欧和日本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推动经济周期的同步化;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一个国家经济的负面消息很快会波及其他国家等等。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
1991年中国经济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九轮周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周期。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14.2%,达到本轮周期的高峰,此后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速度,但逐年下滑,近年来徘徊在7%-8%,2001年则为7.2%,2002年达到8.0%,今年则有望达到8.6%。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新的周期已经开始。到去年为止,本轮周期已持续了约12年。与以往8轮周期相比,这一轮周期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波动幅度大大减小
1953-1976年的5轮周期波动中,有3轮为“古典型”周期,即在周期的谷底,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表现为绝对下降,即负增长。从1977年到现在的4轮周期波动中,主要经济指标都未出现绝对下降,而仅表现为增长率的减缓,这就是“增长型”周期。虽然本轮经济周期还未结束,但是,在这一轮周期的以后阶段,预计主要经济指标发生负增长的可能性非常小。根据本轮周期的走势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在这一轮周期谷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有可能收缩在7%这样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二)从波动的长度看,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
从我国前8轮周期波动来看,3轮周期的扩张期与收缩期相等,3轮周期的扩张期小于收缩期,2轮周期的扩张期大于收缩期,每当经济由扩张转为收缩时,随着政府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一般而言,经济都能迅速走出低谷。而本轮周期的扩张时间仅仅持续了两年,在第三年就转为收缩,到去年为止,收缩期持续了约9年,是9轮周期中最长的一次,尽管政府不断加大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但收效并不十分明显。直到今年我国才逐渐摆脱通货紧缩。
(三)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不断增强
本轮周期,我国经济增长率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在高位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而本轮周期收缩期相对延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我国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增幅较大幅度的回落,国外需求下降,制约了国内经济增长。2000年以后,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全球经济的收缩尤其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急剧收缩,形成与中国本轮周期收缩阶段的叠加状态,使得经济增长止降转升“拐点”的出现时间相对延长。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周期的走势,笔者认为将发生以下变化:第一,中国经济周期逐渐从过去的短周期向中周期过渡,周期持续时间不断延长,波动幅度减缓,波峰和波谷的位势从“高位型”向“中位型”转变。第二,中国经济周期仍以增长型周期为主,经济增长率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不断完善,实际经济增长率难以越过潜在增长率水平实现超常增长,而会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第三,我国正式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若干年后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及放开对资本账户的管制后,我国的经济周期将越来越与世界经济周期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我国政府对经济周期调控的新趋势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周期开始由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型周期”转向“市场型周期”。20多年来又可划分为两个时期:1978-1991年为双轨运行、计划周期为主的时期,经济周期出现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局面;1991年以来为双轨运行,市场周期为主的时期,尤其1993年以后,出现市场疲软、生产全面过剩的局面。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周期并没有消失,它们对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经济周期新特征的出现及我国经济周期的转型,我国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方式、力度等也需要发生转变。
(一)经济周期调控的新目标——高谷底、低峰值、长平台
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和适度快速增长,这就要求力争塑造出一个新的经济运行形象:高谷底——在经济增长回落时不至于回落得太低,更不能是负增长;低峰值——在经济增长加快时要避免增长过猛的高峰和影响结构性效益;长平台——经济增长在适度扩张和适度收缩中保持一个相对长时期的稳定运行。“高谷底、低峰值、长平台”应是新一轮周期的最佳循环态势。
(二)经济周期的调节要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协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加强在高水平、深层次上的协调配合。目前二者在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上的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调控分工不明,责任不清。通常情况,货币政策更适合于总量调节,财政政策更适合于结构调节,但在两种政策的实际配合中,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没有发挥调节结构的作用,正是由于财政货币政策的这一“空挡”,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至今仍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缺乏充分协调。财政与货币政策中一种政策的实施,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另一种政策目标能否实现,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财政、银行之间缺乏充分的协商研究和紧密联系,使得两大政策在宏观调控中难以形成合力。三是在经济运行和体制改革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两大政策配合不够。如在公债发行、利率调整、国企改革、住房商品化等方面,均存在配合不当的问题。今后,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从制定到执行要实施多环节的全程配合,以保证它们对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向相同。
(三)经济周期的调控方式从直接的行政调整为主向以间接的经济调控为主转变,调控力度从“急刹车”向“微调”转变,调控政策从被动实施向主动实施转变
在宏观调控中,无论是运用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政策手段。运用国债、政府投资、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放弃传统的行政调控方式,使得调控手段更加灵活,这不仅可以调节经济总量,还能有效地调节经济结构,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
政府的宏观调控应以“微调”为主,力求避免使用过于“紧”或过于“松”的手段,寻求一种灵活性较强的解决办法。调控重点逐渐从总量调整向结构调整转变。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微调”不仅表现为数量上以较小的增、减幅度为主,还表现在效果上不引起经济大的波动等方面。此外,从过去我国两大政策运用的总体情况看,很多政策是被动的实施,今后要实行事前的主动实施。
(四)对外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将增强
在对外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出口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进口则是社会总供给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都关系到供需总量的平衡。在国内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出口增大就会减少供给,进口增大,就会增加供给。如果两者失当,就会影响供需总量的平衡。再者进出口的结构是否合理,也会在局部环节上影响供需平衡。或者使部分产品滞销积压,或者使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当然进出口规模适当,同时同国内供需状况相衔接,也可以弥补国内供需总量的不平衡或供需结构的不平衡。所以,控制好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是实现供需总量平衡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的国际经济协调将明显加强
由于世界经济呈现同步性,一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国内的情况,而且需要考虑整个国际大环境。一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和整个世界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其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带有一定的世界性,各国在生产、交换、消费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如果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往往会涉及到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由于世界经济周期的趋同,各国往往对经济所处周期的阶段认同比较一致,对于相应政策的采用也就趋于一致,因此,大大加强了国际间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各国政府已经发现,通过协调与合作来制定和实施对经济周期的调控政策要比各自为政、彼此独立地进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2004-01-02
标签:经济周期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