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体制下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困境与协调发展_wto论文

WTO体制下我国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处境与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处境论文,体制论文,我国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对收入差距的研究中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具有随着经济增长先逐渐增大、后逐渐缩小的规律。如果以收入差异为纵坐标,以人均收入为横坐标,则两者之间呈现倒∪形关系,该曲线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KC)。粗略地观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也同样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的格鲁斯曼(Gene Grossman)和克鲁格(Alan Krueger)在对66个国家的不同地区。14种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物质12年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中发现,大多数污染物质的变动趋势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趋势间呈倒U形关系,即污染程度随人均收入增长先增加,后下降。污染程度的峰值大约位于中等收入水平阶段。据此,他们在1995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假说。

WTO在其一列协议和条款中,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进入国际市场,许多国家正积极实施相应的国家标准,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从而在贸易过程中出现了绿色壁垒,它是技术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某些国家(或地区)采用了环境保护措施阻碍某些产品的进口,是一种相对隐蔽的非关税措施,这对于要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个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能否跨越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模式,缩小环境倒∪型曲线的两难区间,从而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环境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已经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家统计局2003年2月28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得到了逐步提高,地表水水质也有所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加大,全国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82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314个;全国自然保护区达到175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3295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3.2%。但由于我国是一个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公众参与意识不高,所以环保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从总体上讲,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急剧地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扩大,程度在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

(1)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我国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发展趋势。在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例行监测的110个国控重点河段中,水质低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体的河段已占39%,城市附近水域污染尤为严重。

(2)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亟待解决。我国大气属于煤烟型污染,其中以烟尘和酸雨(SO[,2])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71.5分贝,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工业固体废物产量(未含乡镇工业)达到每年6.5亿吨,累计堆存量66.4亿吨,占地5.5万公顷,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6%~7%的速度增加,形成围城局面。

(3)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乡镇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近30%,环境污染呈现由城市向农村急速蔓延的趋势。

(4)森林破坏加剧,土地荒漠化严重。我国森林资源相对较少,但森林破坏严重,特别是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大幅度减少,导致森林资源结构严重失衡,生态功能退化;我国已是全球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二、WTO体制对环保的要求

在国际贸易上。保护环境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准则。1995年1月1日正式运行的世界贸易组织十分重视环境问题,它在建立协定的前言中表明:“成员国应按照可持续增长的目标,考虑优化使用自然资源,努力保护环境,并通过与各国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上需要和关注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环保手段,凡是不符合环境标准的物品不能进口和出口。”如珍稀野生动植物、有害物质、含量过高的农副产品和各种饮料、食品以及有碍环境或污染的工业产品等,已在国际上受到严格限制,于是绿色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许多国家陆续推出更为严厉的环保法规,使非环保产品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使用指南)和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理、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两项环保标准。WTO历届谈判中所签订的多边贸易协议,与环保有关的也越来越多,如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签订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农业协议》、《卫生与植物检疫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服务贸易总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并包括冒牌产品贸易协议》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这些协议中都有与环保有关的内容。另外,还有一些贸易协议中也涉及到了环境问题,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际热带木材协定》等等。这些表明,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提高,难度加大,绿包产品将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而不符合环保认证的产品将不受欢迎并将淘汰出国际市场。无疑,这将对各国企业的经营方针、方向和营销策略产生重大影响。

三、我国仍处于环境与经济两难区间

1.我国的两难区间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应使用一国长期的时间序列数据来检验,但这方面资料十分缺乏。本文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综合情况》(1986~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989~2000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公报》、《中国统计摘要》等有关数据整理出了我国近十五年来的一些典型污染指标值及相应年份的人均收入值,如表1所示,并以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纵坐标、人均收入为横坐标编制出了我国近十五年来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有关污染指标的库兹涅茨曲线

由表1中所列数据及图1中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可得,近十五年来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还表现为倒U型的左侧,即上升阶段。这实质上是与我国当前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处于工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相匹配的。十五年来的快速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开发强度日益加大,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加大,这一切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目前我国还处于环保与经济两难之间。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型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今后一段时间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上必然表现为倒∪型的水平阶段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表1 近十五年来我国有关污染指标及人均收入变化状况

2.我国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后发优势。

环保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不可能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和保护,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远小于发达国家水平。但与这些发达国家的前期发展条件相比,我国在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后来者在同一发展过程中,可以不必完全重复先行者的发展历史,而且尽可能地采用先行者改进了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从而使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较之先行者得到相应的改善。与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后发优势有:

第一,可以引进发达国家已经改进了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来促进环保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已经证明,走“先污染,后保护;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路径是得不偿失的,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技术、产品、人才、市场等各个方面努力同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学习、借鉴、移植,把人家好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从而跨越传统的环保模式,促进环保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二,可以通过参与制定国际能源环境贸易规则,解决环保问题。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多边贸易体制也是建立在规则或法制的基础上。由于WTO主持下的谈判合同实际上是制定国际贸易博弈规则的过程,因此,入世后我们可以参加谈判,利用外资、贷款开展中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和DOE项目进程,争取平等的贸易地位,维护国家的能源环境安全。

第三,顺应环保产业大发展这个全球性的历史潮流,加快环保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发达国家在原有的基础上肯定还会有新的大动作和新的大突破,中国环保产业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重新设计企业能源环境保护体系,发展新兴能源环境产业。

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WTO体制的要求下,根据我国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发展现状和所处阶段,我国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后发优势,少走或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实现生态建设与保护的跨越式发展。

1.政府进行合理调控

在当前经济水平刚性约束下,政府要充分利用政策发挥作用的弹性区间,进行合理调控环保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一,政府要通过制定符合WTO体制要求的环境政策和法规,规范企业、公民、法人和有关部门的环境行为,鼓励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对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约束和惩治;第二,加强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督促企事业单位全面履行环境职责;第三,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在符合WTO体制的要求下,制定有利于环境的收费、税收、价格、投入、融资等经济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第四,政府是环境保护的投资主体之一,主要投向公共产品;第五,培育和规范环保市场。

2.将环保产业市场化

根据WTO市场化的要求,我国可以突破环保产业体制性的障碍,实现环保产业市场化。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被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由政府立项、投资和组织实施、运营。在这种行政管理体制下,政府财力紧张,管理运行效率低下。为此,我国可使环保走产业化道路,建立起市场化的运作机制,用市场来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可将环境污染治理企业市场化,为环保设备制造业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环保设备制造企业的产业化。对于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环境污染治理企业来说,要实现市场化经营,必须实施污染者付费、治理者有偿的原则。

3.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

要进一步做好公众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使公众意识到: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改善环境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心工程;环境保护不仅仅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环境并不是没有价值可以计量,它同样遵循市场规律,实行污染者付费、治理者有偿的原则;只有人人承担义务,才能把保护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近些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将其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社会对环境保护也有了广泛的共识。

4.鼓励搞可持续发展地方试点

由于受到资金、技术条件和人们认识水平等多方面限制,完全依靠现有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全面推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是困难的。因此我们可在某些行业、某些地区进行可持续发展具体模式的实验和探索,使这部分行业和地区率先走上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并逐步向面上推广,以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了成功的尝试,这就是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国家和地方都在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工作,通过实验区的滚动发展,必将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标签:;  ;  ;  ;  ;  ;  ;  ;  

WTO体制下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困境与协调发展_wto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