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视角下的微课教学初探论文_, 孙迪淼

“学为中心”视角下的微课教学初探论文_, 孙迪淼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继续推进,借助多媒体等电子设备教学早已走进千万教师的课堂中。近年来,微课教学更是以一种既时髦又实用的创新型教学形式被一线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在微课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微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以及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学为中心;微课教学;9加几

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微课,很多时候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前对将学的某一知识点有较为粗略的认知。虽然这种认知看似是“低层次”的,但这能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水平,能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也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探讨,达到轻负高效的目的。

一、微课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就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需要,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同时还包含与该

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二)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间短

根据小学生的注意力品质、认知特点以及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课堂,微课可以称为“课堂片段”或“微课例”。如将《9加几》的微课时长设计为5分05秒。

(2)教学内容集中

相较于传统课堂,“微课”中主题表达、问题聚集更有针对性。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一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难点、疑点等)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

在《9加几》的微课中,以“小狗、小猫送给小兔胡萝卜”为故事背景引出数学问题:9加几。针对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采取的是“数数法”即“接着数”、“一个一个数”。这种方法确实能解决问题,也是最基础的方法,但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本节课以理解凑十法”的算理为课堂中需要突破的难点,因此在微课中用动画演示胡萝卜“凑十”的过程,同时追问学生为什么要“凑十”,学生提出疑惑时,借用小棒模型中的“一根”、“一捆”帮助其将具体化的胡萝卜转化为半抽象的“小棒”亦或是“小圆点”,这也为数学算式“9+ =?”的呈现做好铺垫。

(3)教学反馈及时

学生面对5-8分钟的微视频,享受的是一对一的学习方式,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与线上的同学、教师一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出及时调整,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9加几》的微课中有多处留白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暂停后能有充足时间进行思考、能与师生充分交流。在微课发布后不久就有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了激烈探讨,其中价值最大的提问是“数数法”能否代替“凑十法”?当然,答案肯定还是无法替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数法”与“凑十法”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虽然学生刚开始用“数数法”解决9加几问题得心应手,但随着两位大数、三位数运算的出现,“凑十法”及其衍生方法就有了更大优势。

二、学为中心

所谓“学为中心”即教学的关注点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陶行知曾说“教学即教学生学”。教有两层意义:其一,教学生如何学习,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教是为了不教”也称之为“会学”;其二,教与学是相关的,教要依据学,研究学生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基于学生的教学设计应涵盖以下几方面: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即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基于学生的学习思维,即学生是怎么想的;基于学生的学习困难,即学生会遇到哪些问题;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即学生为什么要学。

在《9加几》的微课设计中,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所积累的学习活动经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于是将“9加几”问题通过“凑十”化难为易转化成“10加几”问题。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一年级学生已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岁~12岁),该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从表象性思维中解脱出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但运算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1]因此,在微课设计中加入了动画场景、小萝卜教具、小棒演示等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环节。

此外,“20以内进位加法”是数学计算的基础,而《9加几》更是以种子课的地位存在。“凑十法”的教学,其目的不仅在于写出得数,更重要的是计算过程中渗透的转化思想,这是潜移默化的。当然,如果学生没能掌握好“凑十法”,则其口算的速度、口算的准确率将会大大降低。

三、有关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其一: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2]

课标中的这段话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在微课设计时亦要对学生的认知、问题难易程度进行预设,教师应考虑怎样的微课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设计是否符合“跳一跳,摘桃子”原理?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还是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是否恰到好处?

其二: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方法。

《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教师应鼓励学生探索,鼓励学生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是指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多种方法。学生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站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并解决。与此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方法给予肯定。

我们常说“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

维的养成,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应强调算法最优化。例如解决“9加几”时,教师无法否认用“数数法”的可操作性,但也不妨适当强调“凑十法”的优越性。于是在微课中设计了“9加9,看谁算得既快又准确”环节。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学生自然也能感受到学习“凑十法”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孙迪淼.以《找次品》的教学改进为例剖析问题解决的根源[J].试题与研究,2018(28):61-62.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 孙迪淼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学为中心”视角下的微课教学初探论文_, 孙迪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