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检修运维管理的模式创新论文_安舒瑶

配电网检修运维管理的模式创新论文_安舒瑶

(国网临汾供电公司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当今智能电网的发展也更加完善。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更高,为了能够提升配电网运行性能,就必须要做好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工作,保证配电网的运行效率、稳定性。但是,在配电网实际运行中,检修管理还存在着些许问题,这就需要针对现有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强化。

关键词:配电网;检修;运维管理

1配电运维管理现状分析

1.1配电网结构布局不合理

目前,配电网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显著的设计不科学、不合理现象,严重制约了配电网的运行效率。比如断路器布置不到位,甚至部分电力企业为了进一步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增加断路器间距。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配电网中的断路器数量不够,极容易导致电网在发生故障的时候,断路器无法在第一时间内相应,进而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2运维管理模式问题

在具体的配电网管理中,仍然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落后的、陈旧的电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电网的管理需求,并且暴露出大量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一方面,在配电网的缺陷管理中,诸如电线杆裂纹、瓷瓶劣化等缺陷,均是采用集中解决的方式进行,这就导致缺陷管理丧失了有效的监管性;另一方面,在配电网的检修管理中,由于电力技术和电力设备不断更新和发展,以至于部分检修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无法准确掌握新设备的性能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配电网的检修难度;最后,配电网检修人员在具体检修过程中,仍是采用传统的检修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电网的需求。同时,在检修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频频出现违背检修规范的现象。

1.3设备问题

在配电网运维管理中,配电设备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方面,设备老化。虽然我国电网正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一些陈旧的设备、老化的设备仍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换,以至于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超负荷的现象,进而引发了多种故障;另一方面,在电网运维管理中,相关的工作人员由于对更新的设备不甚了解,在对其进行检修的过程中,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操作技术,甚至对其处理不当,不仅无法解决新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甚至还会因为处理不当,诱发其他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4安全管理问题

首先,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以至于其在具体的安全管理中,频频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这就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并未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甚至仍然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体制,进而制约了电网运维安全管理水平;最后,在安全管理中,电力企业并未将其作为一种规范,并进行有效地落实,以至于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其效力。

1.5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目前,我国电网运维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有限,缺乏能够熟练掌握多岗位专业技术的综合性人才,还有个别运维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严重影响了运维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配电网检修运维管理的措施分析

2.1提高检测力度、保证工作的稳定开展

整个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一定要进行适当的检测运行工作,这样便于工作人员及时了解线路的运行状态,一旦供电过程中出现任何安全隐患都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快速给预处理,将一些小的风险进行科学管控,提高整个线路的正常运行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工作人员要想充分保证整个检测工作的开展质量,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基本工作:

2.2.1日常养护维修工作需要充分落实。目前我国配电线路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因此一般来说工作人员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养护工作,这就给我国的配电线路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为此相关部门一定要极强对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定期根据不同的地区进行检查,掌握整个线路的运行状态,根据标准的记录进行详细检查。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均需要进行上报,便于领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解决。

2.2.2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想更好地实现维修与养护工作,相关部门需要重点加强对检测人员的重视度,养护人员是整个线路中最主要的一份主体人员,因此需要保证这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够顺利的开展养护工作。从事电路养护的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极大的影响着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公司内部一定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工作,不断强化学习知识的能力,丰富员工的思想水平,保证高效的操作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体的维修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下去。

2.2.3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检测力度。电力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技术水平,提高监测工作的力度,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整体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工作人员获得更加精准的相关检测数据内容,同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应用,排除常见的故障问题。

2.2 应对雷击故障

经调查显示,雷击这一不可抗的因素引发的故障往往较为严重,轻则导致电路跳闸,重则会引发电力系统的瘫痪;而一旦遇到了雷击导致的电力系统瘫痪,很难在短时间内使电力系统恢复运行。虽然雷电的产生无法避免,但只需防止雷电直接击中电力系统设备就可以避免电力系统受到影响。以下方法可以对故障排除有所帮助:第一,考量施工地点的气候环境及地理位置,采取合适的防雷击措施建设输电设备;第二,在输电设备附近可以安装避雷针来引雷,避免电塔受雷电直击而造成损害;第三,维护人员应关注天气变化,在雷雨到来之前对线路进行检测排查,以应对即将来临的雷电天气,确保输配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2.3技术方面

在技术层面上,需要改善消弧线圈,可以在消弧线圈当中加入大功率阻尼电阻,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脱谐度。在过去的消弧线圈检修管理当中,为了能够提升稳定性,通常都是采用小电流方案,并显示配网运行参数信息,但是传统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实际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电容电流展开合理分析预算,对所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酌情对点弧线圈进行调整,将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对需要调整的点弧线圈自动发出调整命令。再者,为了抑制谐振过电压的出现,可以在中性点上接入消弧线圈,这样即可破坏谐振条件,从而满足配电网发展需求。配电网管理部门不仅要保证配电网安全、平稳运行,还需要不断加强专业化技术的研究工作,将先进技术引入配电网检修管理中,让电网发展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象在电压保护器建设中,过去避雷器参数都存在着一定问题,对高压电动机绝缘接地保护的作用不明显,这就提升了检修管理难度。对电压保护器进行完善,可以在电机位置安装新型电压保护器(特定、带间隙的四端星型设备),可以自动对过电压控制。

3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为了能够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需要针对配电网检修管理中的现有问题,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通过不断完善配电网运行设备体系,对检修管理人员资源体系进行优化,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引入先进的检修方法和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够从多个层面加强配电网检修管理质量,保证配电网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高芳军,高予军,赵晖,张宏宇.10kV配电运维风险及检修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63-64.

[2]李明.对配电设备运维与检修技术的几点探讨[J].低碳世界,2017(13):43-44.

[3]薛立新.浅析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167.

论文作者:安舒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配电网检修运维管理的模式创新论文_安舒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