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内镜室 553001
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胃镜检查患者中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为临床诊疗和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病人6560例,统计6个年龄段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和不同性别幽门旋杆菌感染状况。结果 本次检测患者总感染率为32.89%,不同年龄组感染率有差异,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性别组,男性感染率为36.32%,女性感染率为32.91%;而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感染率亦不同,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复合性溃疡(92.78%),最低的是胃癌(67.86%),其阳性率均高于67%,平均71.12%。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男性的感染率高于女性,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癌等胃、十二指肠疾患关系密切,须重视幽门螺杆菌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13C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等首次从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分离出一种螺旋弯曲杆菌,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下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是造成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恶性肿瘤等疾病的的罪魁祸首,亦被WHO确定为诸多I类致癌原之一[1-2]。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其胃癌发病率较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高两倍左右[3]。故检测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并给与积极干预治疗,既可消除感染,又能预防包括胃癌在内的诸多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13年12月17日至2015年1月26日我院胃镜检查患者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病人6560例,分析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同时行胃镜检查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病人共656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包括腹痛、腹胀、纳差、呕血等。男性3017例,女性3543例,年龄5~85岁,平均年龄(40.6±12.3)岁。其中≤20岁1248例,21~30岁663例,31~40岁1249例,41~50岁1182例,51~60岁709例,60岁1032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经问诊与查体,完善检查前准备后,做胃镜检查,并同时采用北京华亘公司生产的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仪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为无感染,仪器自动显示DOB值,以DOB值4.0为阴,≥4.0为阳性。统计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按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胃、十二指肠疾患分别统计其HP阳性例数、阴性例数与阳性率。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4.0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统一以(±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2检验,配对资料使用t检验,检验标准取0.05,P<0.05(双侧)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HP阳性率的差异
本次检测患者总感染率为32.89%,不同年龄组感染率有差异,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60岁年龄组的感染率最高(36.24%),<20岁年龄组的感染率最低(23.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30,P<0.005),详见表1。
3 讨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认为是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的高危因素,也是细菌感染能引起恶性肿瘤的有力证明。研究发现[4],HP定植于胃黏膜表面,其合成的毒素等刺激黏膜发生炎症反应与免疫应答,使得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与胃黏膜屏障受损,经一系列机制引起胃酸分泌过多,产生破坏作用,易引起消化性溃疡。而HP长时间感染所致的慢性炎症,反复增生易引发基因突变,打破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平衡,从而诱发恶性肿瘤。资料显示[5],HP感染会升高某些特发性疾病的发生率,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荨麻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故阻断HP感染或杀灭HP对以上诸多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发现在不同年龄段HP的阳性率不同,呈现HP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年龄小于20岁感染率为23.88%,而60岁以上者感染率为36.24%,提示机体在环境中暴露时间越长HP感染可能性越高。不同性别组,男性感染率为36.32%,女性感染率为32.91%,男性高于女性,性别与HP感染率的关系国内外报道还不一致,本次统计分析与蒋斌[6]等报道一致,男性HP感染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女性的生活方式不同有关,郭智成等[7]研究提示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吸烟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故劳逸结合,戒烟是减少HP感染及相关疾病发生的有效方生活方式之一。不同胃、十二指肠疾患HP阳性率不同,复合溃疡HP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十二指肠溃疡,均在90%左右,高度提示溃疡病与HP感染有密切关联。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被认为癌前病变)HP阳性率也高于67%,验证了胃恶性肿瘤的发生与HP感染有很大联系。故在青少年中做好HP的预防工作极为重要,不仅降低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还能减少恶性肿瘤的累积效应[8]。
现普遍认为[9],HP的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粪-口传播或口-口传播。HP具有高传染力与高生存力的特性[10],借由握手、抓取食物、共用污染餐具等途径感染易感人群。因此,首先应做好HP的教育宣传工作,可开展预防HP感染的健康知识宣讲,提高对HP认识程度,树立抗菌防病的信心。其次,家庭中若有HP感染者,其余家庭成员应同时规范抗HP治疗[11],此外需预防日常接触传染,提倡饮食分餐制,减少因共用餐具导致HP传播概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注意手部清洁,饮食要注意定时定量,不进食不洁食物,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尽量保持年度健康体检,考虑HP感染快速检测,若发现HP阳性或是体检发现胃部疾患,尽早就诊,早期治疗,依照根治HP方案[12],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HP根除治疗。同时更要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对HP感染的认识,加强对病人的宣传和教育,严格掌握根除HP的适应症和根除HP的方案,规范用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组合,提高首次根除率,减少因不规范用药导致的耐药性增高而首次根除率下降的现象,并且要充分争取病人的配合,严格按医嘱服药,确保根除效果。目前基层医院不规范用药,甚至乱用药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较多需要根除HP的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也成为了一个相对长期的传染源。在胃镜下常常发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在复查时溃疡已完全愈合,但HP仍呈强阳性的现象,故说明在HP的治疗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培训,规范HP的治疗。人们若生活中自觉出现胃部不适,或是胃痛胃胀、反酸嗳气等HP感染疑似情况,需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胃镜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胃癌等恶性肿瘤扼杀在早期。对于HP的检测更应该纳入体检项目在普通人群中进行筛查,对于阳性患者根据其是否有消化道一般性症状或消化系统报警症状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改善预后有着极为重要意义。不过,目前HP在我国有较高的感染率,根据目前根除HP的共识意见也不是对所有阳性病例都需要根除,故加强人们对其正确认识,不必因HP感染引起过大的心理负担和恐慌。
综上所述,虽然各个国家、各地区检测HP阳性率有所差异,但HP的致病性已是公认,因此,须重视幽门螺杆菌的预防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饮食,饭前便后洗手可以减少HP感染,检测发现有HP感染者应积极规范治疗,避免传播扩散。
参考文献:
[1]张俊峰.98例胃溃疡患者临床及胃镜特点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3):423-424.
[2]汪荷.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5):734-735.
[3]晁宏军.胃溃疡的病因及防治概述[J].临床合理用药,2012,28(5):489-490.
[4]龙春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效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5):953-954.
[5]Zhang C.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glandular atrophy and intestinal metaplasia in superficial gastritis,gastric erosion,erosive gastritis,gastric ulcer and early gastric cancer[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6):791-796.
[6]蒋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2998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869-2870.
[7]郭智成,历有名,许卓,等.胃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6(3):187-190.
[8]柯巧.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07,16(12):979—981.
[9]Francis KLC,Leung WK.Peptic-ulcer disease[J].Lancet,2002,3(60):933—941.
[10]樊慧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2):1726-1727.
[1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J].中华医学杂志,2008,1(10):652-655.
论文作者:包崇举*,周杰,谢晓芳,陈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6
标签:幽门论文; 螺杆论文; 感染率论文; 胃癌论文; 阳性论文; 胃镜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