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创造力论文,作用论文,共青团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校团委在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过程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坚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培养人的创造力,是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随着我国各个领域全面系统的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迅猛的发展和人的意识的不断进步,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这就要求我们团的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接受新事物,把握学生思想实际,从而创造出别具风格,便于学生接受的新的教育形式、方法和手段,给学生一个创造思维与能力发展的空间。
为了使学生干部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潜质,团委要求学生干部根据自己工作范围,结合团委工作思路,自己创设活动方案,这么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使团的工作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各类优秀学生的事迹报告会,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了他们自主、自强、自信的创造个性品质;《新华之子》校刊办刊思路拓宽,完善了编辑部组织机构;青年志愿者活动,变过去单纯劳动服务,为在照顾孤寡病残、老教师、老干部生活的同时,自创一些谈心、读书报和开展文艺活动,给被服务者以心灵的慰藉;华苑文学社的成立和开展活动培养了学生创造精神。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来,为选拔优秀学生成为学生干部,校团委委员,学生会干部的产生由过去推荐变为推荐竞选双向选择;初二、高一“新华聚焦”演讲赛,“共举希望”、“美膳博士帮你忙”手抄报、“迎香港回归”诗文大赛等活动,是在团委创设的竞争与合作的工作氛围中完成的,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德上起了极好的作用。
总之,中学是人的创造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团委坚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发展创造力,使学生早日成为优秀人才,创设了成长环境,发挥了团组织的作用。
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创造品质是一个人从事创造活动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它包括三个要素: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个性品质。
创造精神是创造品质的基础。一个人如没有创造精神,就不会有创造意识、动机、意志和情感,创造能力就无从讲起。
为配合学校开展创造力教育,团委要求各团支部及学生会各部,结合广大同学的思想实际,组织创设特色活动,开拓工作的新局面。
如为促进《新华之子》的发展,团委启发指导校刊编辑部就办刊思路加以创新。他们主动走访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经反复研究后,在保持原有学生文艺作品及各项活动宣传的基础上,开辟了“创造力培养”、“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等讨论专栏,还在“榜样的力量”专栏里,广泛宣传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事迹。这些内容无疑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正如学生干部、校刊主编所说的那样:校刊要继承更要发展,我从未放弃自己的努力,从未放弃对事物的探索。成立校刊记者站,开拓办刊思路,可使更多同学投身校园活动中来,大家发挥自己的才智,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我们还完善了通讯员制度,并通过招收文学、美术、计算机编辑,不断发展校刊特色。团委就他们的工作及时予以肯定,并在实施方法等具体内容上做了必要的指导。近几期校刊从质量和内容上的确有了很大提高,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我们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变意识,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工作不断感悟,并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这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具体体现。
校团委还通过组织开展青年党校、少年团校、爱国主义教育和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爱国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促使他们初步学习了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如在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中开拓了视野,在思想上为创造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准备。因为爱心、同情心,对美好事物和崇高理想的追求是创造的原动力,它们将使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创造精神,提高创造品质。
三、创设竞争与合作的工作氛围,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要与他人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就是竞争与合作。它在行为上直接影响学生自我强化和自我评价,在思维方式上影响学生求同存异或求异创新的学习工作思路。我们创设这样一个竞争与合作的环境,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每一次定期召开的团委委员和学生会例会研究工作时,团委要求各部委员、负责人结合本部特点谈自己的工作思路,并总结以往工作的成功与不足。大家争先发言,各有所长。团委根据实际情况做方向性的指导,这无疑是在学生工作中创设了一个竞争的环境,促使学生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新的感悟,发挥创造性思维潜质。
如学习部主办的“新华聚集”演讲比赛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引发了学生会初二分会开展“迎香港回归,谈社会焦点”演讲比赛的动议。校刊工作的不断完善,也促使学生会其它各部产生运用宣传资料开展活动的想法,于是,学习部出了一期“美膳博士帮你忙”的手抄报,帮助初三学生调整饮食,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迎接中考。文娱部出一期与科技知识有关的“共举希望”的手抄报和迎香港回归诗文大赛。由于各项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特长和能力的同学,学生会秘书部又建立人才档案,团委组织部为对初、高三团员进行爱校教育,增强团的意识,给每一位团员发了一封信等等。总之,在团委的鼓励和支持下,每一项活动都获得成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工作的思路,使学生思维在求异创新、灵活变换、深刻精细及对活动预见性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团委还充分利用自己的条件调节好学生工作中竞争与合作的环境氛围。我们就全校的大型活动和各部的同类活动,要求各部进行必要的合作。集体合作的意义在于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功与集体的成功紧密相连。在同一活动中,通过各自不同的努力达到集体的目标。如,校艺术节、运动会的宣传报道等大型活动都是大家通力合作完成的。
总之,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不仅感受到竞争下新思路的冲击,促其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也使他们体会到合作的巨大力量,从而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中的人际关系,在成就集体活动的同时展现和发展自己,这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努力、创新是倍受重视的,而且还知道每一个成员都应为集体的成功承担责任,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发挥在集体成功的较高境界中。
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自信水平,培养学生创造个性品质
个性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成就并定型的。人在青少年时期,正是个性形成和趋于成熟的时期,可塑性大。团委就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个性品质,对他们将来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必然有很大帮助。
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自信水平,是培养学生创造个性品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因为,教育者施加的一切教育影响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思考、认可的自我教育过程,才会产生作用,形成受教育者自己的个性品质。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其思想品德和创造力等发展过程中,自觉地运用正确的思想观点、方法对自己进行的思想转变和行为控制的过程,是创造思维和个性品质二者的综合体现,而自我教育则是他们变化的内在动因。因此,团委的教育工作逐渐把培养学生创造个性品质与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统一起来。如果忽视了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创造个性品质培养就不会有良好效果。
如我们组织召开的优秀学生典型事迹报告会、学雷锋先进个人表彰会、优秀学生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各类活动,同学们所道出的心声无不体现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自我肯定,也体现了他们自强和自信的精神,促进了他们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在每年校团委增补委员、学生会换届改选中,每个参选学生所表现出的自信、乐于奉献与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正是学生创造个性品质的具体体现吗。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不断确立自信,提高自我教育意识,也使其在独立性、自主精神、勇于实践、乐于求知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们认识到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是自身成长的需要;自觉进行创造个性品质培养,是增长自身创造力的需要。
团委在工作中逐渐体会到:我们必须用满腔的热情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评价、激励自己,确立自信。这样学生的自我教育就会形成上升式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潜在的积累,也是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创造个性品质的过程。
标签:创造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