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有序的班集体的创建策略论文_詹丽枝,欧建欣

和谐有序的班集体的创建策略论文_詹丽枝,欧建欣

詹丽枝 欧建欣(1.广东省陆丰市东海龙潭中学 广东 陆丰 5165002.广东省陆丰市东海中学 广东 陆丰 516500)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22-01

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教育活动以及作为班主任的一切职责的总称,“是指以一定的价值为目标,求得具备一定要素的业务的完成。”([美]杜克主编《班级管理》)因而班级管理是班级教育的总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九条规定: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这是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与任务之一,也是班主任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构建和谐有序的班集体。

一、注意学生群体心理效能

群体是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而单独活动的个人称为个体。群体能给个体情感上的依靠。群体内各个成员在发生相互作用时彼此会产生一种“归属感”,一种“我们是同班的”“同校的”“同一足球队的”等类似的情感体验。当个体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符合群体的规范、期望和利益时,群体就会给予他赞许和鼓励,以支持其行为,从而使他的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使个体的信心增强,行为持续进行,推动其前进。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从班级、学校群体中获得肯定、鼓励和支持,以摆脱困境。班主任要善于借助学生群体心理积极一面的影响,将这些好的积极的榜样在群体内反复宣传,经常说一些“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我们班同学的集体观念最强”、“我们班同学很有礼貌”、“我们班某某同学表现最出色”等这样的话。这种长期宣传会很快在个体的心理得到内化,从而外化为行为。做好这个工作,班主任就要善于细心观察,对良好的群体行为经常加以鼓励和传播,而对于不良群体行为要及时加以批评和限制,使之消除或减弱。

二、健全和谐的班级风气

要培养班级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在班级管理里班级风气是评价一个班主任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一个班级有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无形当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班务工作开展中,首先,老师要让学生感觉可信赖,这样才能和学生真心交流。其次,老师不要太刻薄古板,和学生互动是很重要的。最后,和谐的班风建设问题还是要靠学生们自己,老师主要起到主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到班务活动中来。

三、培养班级干部

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因素,是班级发展的关键。当选的班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干部实行“定期改选,竞争上岗"制度。这样能让更多的同学尝到当“官”的快乐,打破当班干部的神秘感,增强每一个同学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还能让班干部和其他同学更容易达成沟通和理解,班级管理也会更加和谐。

四、 体现师生平等

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在制定纪律时,可以有针对教师设置“班主任”一项,并请同学监督,使学生知道,老师和同学一样,应该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

五、建立和谐的班级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地促进班级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积极上进、健康发展。班级评价要尽可能把机会、荣誉让给每个学生,落实“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理念,让不同起点,不同价值追求的学生有实现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以下原则是我们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应该把握的:1、真诚性原则。发自内心的评价才能的打动学生,使其受到感染。2、激励性原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被激发出来。3、宽容性原则。学生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肯定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最忌讳教师无限的夸大问题而忽略学生的优点,要给予一分为二的辩证的积极的肯定,有利于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4、差异性原则。 学生在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总是存在着差异,因此要求和评价不能一刀切,要研究学生的差异,分别加以鼓励,促进共同进步!

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如冬日阳光,使人倍感温暖;和谐,如沙漠里的绿洲,使人产生无限希望;和谐,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生活空间。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愿每个学生都能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的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詹丽枝,欧建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和谐有序的班集体的创建策略论文_詹丽枝,欧建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