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亟待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论文,制造业论文,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三大产业的产能看,第一产业表示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源及初级产品的能力,第二产业反映对所获物质资源、初级产品及其各后续环节中间产品的转化能力,第三产业则指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的能力。从中不难看出,第一、第二产业是先导性产业,作为为之服务的第三产业是随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跟进性产业。除一些以特殊旅游资源等为特色的中小城市或小型城市国家外,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大城市的第三产业,是不可能孤立和超前发展的。而对大多数农业和采掘业比重不大的大都市而言,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就必然构成其经济实力的基石,成为其竞争力的中坚和经济腾飞的发动机。只有制造业的充分和超前发展,才能引致服务业亦即第三产业的繁荣,从而也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整个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深圳产业结构的缺陷与隐忧
令人忧虑的是,深圳的产业结构正日益呈现出“重服务、轻制造”的倾向,其未来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一从历史看,深圳的产业结构经历了跨越式演变,导致制造业先天发育不足。西方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初期、中期、中后期和后期四个阶段,工业化的一般次序是从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开始,然后过渡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阶段,再到深加工工业阶段,最后到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可逾越性。即使在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某个特定区域可能借助区域分工实现某种程度的跨越,这种跨越式发展仍会留下一些早熟的痕迹或先天的不足。
深圳80年代以“三来一补”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遵循了一些工业化进程中的“初期”发展阶段,经济开始腾飞。90年代以后,深圳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政策,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从1990年至2001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1%提高到42.3%,第三产业也同时得到快速发展。这样,深圳的工业化就直接从以轻工业为主的“初期”阶段,跨越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中期”阶段,直接进入到了以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中后期”阶段,并进而加速向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迈进。这种跨越是深圳寻求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同时也造成了其产业结构的早熟和先天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结构单一、重型化不足、制造业稚弱、第三产业增长空间狭小等。
——从现状看,深圳的制造业竞争力呈下降趋势,整体经济开始暴露出结构性缺陷。制造业占深圳工业总量的90%以上,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工业经济来观察深圳的制造业状况:一是增长速度减缓。1980-1999年,深圳工业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49%,2000年为22.8%,2001年为17.4%,2002年1-9月为19%,增长速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工业仍是深圳经济增长的龙头和经济发展的主动力。2002年1-9月的统计数字表明,有8个大中城市的工业增长速度高于深圳,尤其苏州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深圳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显示深圳在全国工业实力排名中已开始出现跌落的趋势,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是效益不稳定。2002年1-5月份深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9.4%,比2001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50.9%,是深圳工业的主体,但产值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增加值率三项经济指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市13个主要产业中排列第八位,工业增加值率只排第十一位。这种状况表明工业主体附加值偏低,大部分属于后序加工和来件装配,在国内产业趋同性增强、国外厂商冲击也越来越大的压力下,处于市场竞争劣势。三是名牌产品较少。不论是与拥有青啤、海尔、海信、三星、奥柯玛等民族名牌的“青岛造”相比,还是与拥有桑塔纳、别克、帕萨特、三菱、理光、施乐、贝尔阿尔卡特等众多洋品牌的“上海造”相比,“深圳造”的知名度和名牌数量都相形见绌。四是国际化水平较低。不论从引进外来大型制造业跨国公司的成绩看,还是从本土制造业公司的规模和走出去的绩效看,深圳恐怕都要落后于上海、苏州、广州等竞争对手。
——从前景看,由于深圳的产业定位仍偏重服务业,未来产业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堪虞。进入新世纪,深圳市在十五计划中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和物流业确立为三大支柱产业,并制定了优先发展的方针和全方位的扶持政策。如此产业定位凸显了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用用,名为“三分天下有其二”,实为“三分天下有其二点五”——因为高新技术产业还可划分为高新技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这预示着深圳的产业格局将进一步呈现出“类香港化”特征,深圳将加速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由于服务业的涉入门槛相对较低,上述产业定位实际上已在实践中产生“放大”效应:近三年1-6月全市基本建设投资分别增长2.0%、2.3%、0.1%,而房地产投资却分别增长21.2%、16.0%、20.9%。也就是说最近几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要是由房地产投资贡献的,而包括工业设施与装备投资在内的基本建设投资一直呈疲软状态。这无疑将严重影响深圳工业发展的后劲。
深圳产业结构过度跳跃式发展,势在直接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导致本区域内制造业发展不充分,服务业的发展就只可能建立在依靠对外部经济服务的基础之上。可一旦区域分工体系被打破或外部经济环境发生突变或变化时,深圳经济就会随之产生大的波动并受到严重打击。近在咫尺的香港就是例证。过多倚赖服务业的香港的衰退正是因为一方面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及周边东南亚地区经济恶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了中国全面开放、其作为中国唯一开放窗口作用减退的影响。即使是已步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美国,第三产业的产出和就业人口占到其经济与就业总量的6-7成,但那也绝对是建立在极其发达的第一、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基础之上的。正如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篇题为《美国“空心公司”》的调查报告所指出的,那种以为后工业化能使美国在服务业经济的基础之上不断繁荣的想法是一种危险的神话,服务业最终还得围绕着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来进行,服务部门的繁荣终归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此过多依靠服务业来支撑经济是十分危险的。深圳制造业竞争力的下降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优化深圳产业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按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论,深圳目前应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期至中后期阶段,发展制造业仍是主导方向。深圳三次产业的劳动结构从1990年的6.08:69.7:24.16发展到1999年为3.34:48.10:48.56,而此时的GDP结构则从4.1:44.8:51.1发展到1.2:50.5:48.3。两者比较,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快于第一、第三产业,尤其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下降较多。这也说明,发展第二产业的潜力还很大,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大发展尚缺乏足够空间,时机还不成熟。因此,深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通过提升制造业来优化其产业结构。
1.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深圳目前的产业优势首先在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其中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但这个优势只是暂时和相对的,因为它已受到上海、苏州、北京甚至东莞等地的严峻挑战。深圳要继续保持这一优势,除需努力巩固和扩大在计算机、通讯设备制造等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外,尚需在IC制造、软件开发、光机电一体化以及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使高新技术产业始终成为深圳经济的亮点,使深圳真正成为全国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第一重镇。
2.继续发展优势传统制造业。深圳在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确立第三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同时,忽视了曾为深圳早期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这些产业裹足不前,升级缓慢,呈现出“高新产业一枝独秀,传统产业日薄西山”的两极分化状态。从市场空间和潜力看,传统制造业仍应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是重整优势传统制造业。钟表、珠宝及黄金饰品、服装、纺织,家具、食品、塑料制品、消费电子等占深圳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应充分发掘这些产业的潜力,使它们焕发生机和活力。二是推进传统产业的深加工。走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道路,除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外,拉长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的深加工也是一种好方式。中国土豆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当肯德基的土豆条和土豆泥出现供货危机时,中国土豆却因为品质和深加工技术问题每年错失3亿元的商机。我国每年要处理大量的陈化粮,只是将其简单加工成饲料;而美国却对它们进行功能转化性的深加工,生产出可作为汽油添加剂的汽油醇,使用起来既节能又环保。三是创造名牌和规模。没有名牌,就没有引领产业发展的旗帜。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没有自己的世界名牌,就只能为别人加工,永远受人制约和剥削。没有规模,就没有成本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要树立名牌意识,规模意识,着力培育有“深圳制造”并通过企业重组来组建深圳的制造业“航母”。深圳的钟表业占全国市场的70%,出了“飞亚达”等名牌,完全在潜力再创辉煌。
3.适度发展重型制造业。深圳产业结构的症结是结构单一、过度超前或“虚化”,因此调整的重点不在“提升产业结构”而是“充实产业结构”,亦即“扩充”、“补充”产业链,扩大我们的“产业谱”,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制造业结构,以夯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重型制造业属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呼唤投资”的乘数效应,它的联动性可以形成强大的经济增长惯性,同时又是高科技发展和运用的最强载体。因此,适度发展一些重型工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必要的。比如汽车制造业的关联性强、波及效应高、带动系数大,美、日、德、韩等国的经济腾飞就曾被喻为“在汽车轮子上实现的”。上海、天津、北京、重庆、长春、武汉,广州等大城市从90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汽车工业,如今迎来了汽车内需急剧扩张的丰收时节,成为带动其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当然,现在从头起步发展传统汽车工业已为时过晚,但从制造业发展的方向看,开发或引进新一代绿色汽车、环保汽车、新能源汽车仍不失为一条赶超的捷径。还有装备工业(资本资料制造业)、石化工业以及属第一产业的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捕捞、养殖、采掘等)等,也都有发展的必要与可能。
4.大力引进跨国制造业。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给一个地区高起点发展制造业提供了可能。我们也可以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同时,更多地利用国际资源来加快发展。当前,我们应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向外转移传统产业、重型加工业甚至部分劳动相对密集型新兴制造业的机会,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吸引力和劳动成本优势,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在引进外资问题上,如果我们继续囿于高新、金融、物流三大产业定位,就会失去很多机遇。因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要诱因是我们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在这方面,上海引进通用汽车、大众汽车和三菱电梯,广州引进宝洁日化和本田汽车,惠州引进壳牌石化等大型传统工业项目对当地经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当然,在高新技术制造业领域我们更应加快引进并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台湾的IT制造业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紧密合作并为之大规模代工生产的经验,就颇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5.全力推进制造业研发。深圳的制造业尤需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值得注意的是,与自身的产业格局及产业定位相适应,深圳目前的研发力量较多倾向于金融、物流、房地产等服务业领域,高等教育及培训也多集中于上述领域及管理、营销、财经、法律等方面,而真正的科技尤其是工业应用技术的研发、教育力量十分薄弱。须知,不论是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还是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光谷等等,都无一不是依托周边的工科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展起来的。台湾的新竹科学园不仅毗邻著名的理工学府“清华”、“交大”,更依托着专事制造业应用技术研发的“工业技术研究院”。正是从这里,“孵化”了台积电、台联电、宏基电脑等一大批全球知名的IT制造业巨擘,及其“舵主”张忠谋、曹兴诚、施振荣等。他们均有工研院服务经历,张忠谋还曾任工研院院长。我们何不也照此组建甚至“克隆”出一所深圳的“工研院”?
在全球经济发展继续放缓的今天,保持经济“一支独秀”的中国正在加速成为“世界工厂”。如果我们仍陶醉于往日的成就与辉煌而不猛醒,就会错过千载难逢的机遇而被这个“全球制造中心”边缘化。在南有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北有中国金融中心上海的格局下,未来的深圳不必奢望成为第三个金融中心。在近有香港物流中心(其形成有独特的地理、历史、政治等原因),且如今全国各地大兴物流热的趋势下,深圳也无必要把争做全国物流中心作为首选目标。从区域分工和互补性看,再造的应是制造业中心。未来的深圳应在“世界工厂”或“全球制造中心”占有一席之地,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以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导的制造业重镇,届时金融、物流及整个第三产业自然会全面繁荣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