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第一医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摘要】 目的:探讨直肠癌MRI分期对临床进一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12月—2018年9月期间入院的60例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治疗前进行了直肠核磁共振(MRI)诊断,并将手术患者影像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统计MRI诊断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核磁共振术前T1期、T2期、T3期、T4期的诊断符合率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MRI直肠癌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直肠癌中应用核磁共振,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诊断有效性,这对于临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大积极指导意义。
【关键词】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放化疗;核磁共振;CT;T分期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259-02
直肠癌作为肿瘤科一种常见性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具有复杂的解剖关系,若在术前未经准确有效的诊断与筛查,难以彻底清除肿瘤组织,术后复发可能性较高[1]。当前尚未确定该肿瘤疾病的发病机理,其发生多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各方面因素存在紧密联系。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惯产生诸多变化,直肠癌的患病率呈不断上涨趋势,备受医学界关注。在目前主要以手术+放化疗综合方式进行治疗。有资料指出,术前T1期、T2期在行外科手术后,可有效控制复发率,延缓寿命[2]。但对于T3期、T4期患者则需辅以术前或术后放化疗,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根治率。因此,直肠癌的定位及分期工作可方便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探讨直肠癌MRI分期对临床进一步治疗的指导意义。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于2017年12月—2018年9月期间入院的60例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39:21;年龄区间31~70岁,平均年龄(50.87±19.60)岁;肿瘤直径2~8cm,平均肿瘤直径(5.23±2.19)cm;肿瘤部位:11例直肠上段、21例直肠中段、28例直肠下段。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应用核磁共振(MRI)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2)均在术前未进行化疗与放疗,且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3)肿瘤距肛缘在7厘米及以上;(4)均已知情同意。剔除标准:(1)术前进行化疗与放疗者;(2)无法耐受者;(3)存在核磁共振禁忌症者;(4)术后复发者;(5)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6)淋巴结总数目超过12个。
1.2 诊断方法
在诊断前2天以流食为主,以防因产生粪便较多而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在诊断前1天,给予番泻叶颗粒,清理肠道粪便。在诊断前6个小时,给予生理盐水进行灌肠清洁。在诊断前1个小时,给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肌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应用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诊断,尽量减少活动量,保持呼吸均匀、稳定;取仰卧位,对其盆腔进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扫描。设定扫描参数为T1WI:400msTR、8msTE;T2WI:3500msTR、137msTE;DWI:4000ms、97msTE;矩阵320×288;层间距为1mm、层厚为4mm;FOV200×200。待平扫结束后给予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mol/kg,静脉推注,随后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扫描,将平均扫描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1.3 直肠癌T分期
由两名诊断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观察并分析出核磁共振的图像特征与表现,根据核磁共振直肠癌T分期标准:T1期:直肠癌病灶信号在黏膜及下层部位,保持完整性的固有肌层,同邻近肌层对比,存在低信号。T2期:直肠癌病灶信号不仅可见于黏膜及下层部位,还延伸到了直肠肌层,随后在肌层界面、黏膜下层逐渐消失。T3期:直肠癌病灶信号出现在黏膜及下层部位、直肠肌层、直肠周围脂肪组织,并呈现出结节形或者是圆形。T4期:直肠癌病灶信号出现在黏膜及下层部位、直肠肌层、直肠周围脂肪组织、脏层腹膜、直肠周围脏器。
1.4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应用核磁共振(MRI)诊断,并将手术患者影像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统计MRI诊断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
1.5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x-±s)记录计量资料,t检验,(%)记录数据率,χ2检验, 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核磁共振与病理诊断对比
核磁共振术前T1期、T2期、T3期、T4期的诊断符合率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核磁共振与病理诊断对比[n(%)]
3.讨论
直肠癌多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相关,目前常用外科根治术进行治疗,主要目的就在于一方面可切除肿瘤组织,另一方面可延缓生存期限[3]。但是直肠的解剖结构具有一定特殊性,在手术过程中难以将全部肿瘤组织彻底除净,从而容易增加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如何大幅提升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改善转归与预后已成为目前广大医者所需亟待思考并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术者应当对直肠及其邻近器官组织之间的解剖关系进行精确辨识,借助诊断检查技术下,观察直肠癌肿瘤病灶的各项特征,再结合临床实际病情特征等进行综合评判,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比如下段直肠癌不能保肛,或者评价上中断病变与直肠系膜、系膜筋膜,环周切缘的关系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4]。
有研究曾表明,常规CT难以清晰显示出直肠壁层次,因此对于病理分期的确诊性相对较低,难以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权威性参考依据[5]。但多层螺旋CT可提高术前分期的确诊性,且具有较高分辨率,有助于清楚显示出直肠癌解剖结构[6]。随着检查技术日渐改进与成熟,核磁共振诊断开始不断得到推广与应用。核磁共振属于断层成像技术的一种,对于软组织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并且多方位成像(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可清楚显现出直肠癌与邻近组织的实际情况,同时不会产生辐射损伤,安全性较高[7]。有研究者指出,核磁共振对于软组织具有较高对比度,可很好呈现出直肠壁层次结构,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手段。核磁共振在借助相控阵表面线圈下,获取到直肠黏膜下层、直肠壁黏膜层、直肠肌层的结构图像,从而便于影像学医师能够很好观察到直肠邻近器官组织受累情况以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利于进一步确保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精确程度[8]。通过对直肠肌层受累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能够有效地区分出为T1期还是T2期;若直肠肌层的低信号发现有中断现象则可初判为T2期。但T1、T2期的患者均能够通过进行外科根治术进行治疗,因此,对于区别这两种分期的意义不大[9]。而T2、T3期在选择治疗方式上具有较大差异性,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意义重大。通过观察肿瘤组织和其邻近器官间脂肪间隙有无消失的现象来区别出T3、T4期,若患者的肿瘤细胞浸润深度较浅或者是出现了肿瘤炎性反应增生现象,则可增加阅片难度[10];手术前后辅助放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总之,核磁共振检查技术有利于临床更好的开展直肠癌的定位及分期工作,方便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对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提供可靠有用的影像学资料。
本研究表明,核磁共振术前T1期、T2期、T3期、T4期的诊断符合率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提示核磁共振检查技术与术后病理组织的诊断结果基本相似;MRI直肠癌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得到明显提高,提示核磁共振检查技术可提高灵敏性、特异性,这样一来就避免出现漏诊、误诊现象。同时还可提高诊断符合率,确保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直肠癌中应用核磁共振,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诊断有效性,这对于临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大积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金晶,陆文明,茹翱,等.直肠癌术前CEUS与MRI检查对T分期的诊断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05-108.
[2]欧阳芬,朱新进,廖秋玲,等.影像学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4):2412-2414.
[3]克拉热·阿合买提,郑超,马乐,等.结直肠癌前病变及肿瘤患者血清代谢物的差异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9):1421-1426.
[4]梁家宁.TMR对直肠癌诊断、分期及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8):7-9.
[5]付静,赵怀,蒋耀煌,等.超声应变弹性成像在直肠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33(9):1425-1427.
[6]朱时锵.MRI与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2):83-84.
[7]王海彬.MRI与CT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价值[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9(4):333-335.
[8]徐俊,陆沈琴,XuJun,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9):2897-2900.
[9]王达.CT、MRI成像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2):350-351.
[10]程蓉,窦卫涛.MRI DWI及DCE-MRI综合使用对直肠癌临床分期与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0):1851-1854.
论文作者:韩美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直肠癌论文; 核磁共振论文; 直肠论文; 术前论文; 肿瘤论文; 患者论文; 病理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4期论文;